冲压加工方法、冲切薄板及液体喷射头技术

技术编号:1014690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冲压加工方法、冲切薄板及液体喷射头,该冲压加工方法能够确保冲头的耐久性且可以形成微细的贯通孔,另外,不易产生飞边造成的不良情况。在使基材薄板(3′)的第一面即背面与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弹性垫(46)抵接的状态,用冲头(49)从与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即表面进行冲切而开设第一贯通孔(52a);在使表面与弹性垫(46)抵接的状态,在与第一贯通孔不同的区域从背面开设第二贯通孔(52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加工方法、冲切薄板及液体喷射头,尤其是涉及适合 于开设微细的贯通孔的冲压加工方法、冲压加工的冲切薄板及使用该冲切 薄板的液体喷射头。
技术介绍
例如,甩于过滤通过使压力室内的液体的压力产生变动,成液滴从 喷嘴开口排出的液体喷射头的流路内的液体过滤器,是在薄的金属板(例 如,不锈钢板)上开设多个微细径的贯通孔而构成。作为在金属板上开设 贯通孔的方法,有蚀刻法、采用金属模的冲压加工(塑性加工)法等。在上述冲压加工的场合, 一般地是将金属板作为被加工板材载置在与 开设预定的贯通孔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冲切孔的模具(阴模)上,在该载 置状态下,从金属板的表面向模具的冲切孔压入冲头(阳模)从而开设贯 通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专利文献l:特开平05-169148号公报在用这种现有的冲压加工方法形成^m级的微细的贯通孔时,难以 确保直径细的冲头的刚性,另外,因为冲头和模具之间的余隙小,所以相 对的位置精度差时,因冲头与模具接触可能会产生冲头破损等问题。另外,用现有的方法在薄金属板上实施冲压加工时,也存在因残余 应力的偏移而发生金属板翘曲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情况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冲 头的耐久性且可以形成微细的贯通孔,另外,不用设置其它的工序就能够 抑制翘曲的冲压加工方法、冲切薄板(punchingplate)及液体喷射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冲压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使用冲头相对被加工板材而形成贯通孔,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使被加工板材的第一面与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基台抵接的状态,用冲 头从与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进行冲切而开设第一贯通孔的工序;在使所述第二面与基台抵接的状态,在与所述第一贯通孔不同的区域 从第一面开设第二贯通孔的工序。根据上述构成,在使被加工板材的第一面与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基台抵 接的状态,用冲头从与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进行冲切而开设第一贯通 孔,在使第二面与基台抵接的状态,在与第一贯通孔不同的区域从第一面 开设第二贯通孔,因此不需要使用阴模(模具)。因此,能够确保冲头的 耐久性且能够容易地形成微细地贯通孔。另外,用冲头从被加工板材的两面进行冲切从而开设贯通孔,因此不 需要另外设置用于修正翘曲的工序,能够抵消作用于被加工板材的应力 (残余应力)且可以抑制被加工板材的翘曲。在该构成中,理想的是采用使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开设数量和所述第二 贯通孔的开设数量不同的结构。根据该构成,只是贯通孔的开设数量不同,就可以容易地调整被加工 板材的翘曲。另外,在上述构成中,理想的是对所述被加工板材利用所述冲头进行 冲切时,使所述被加工板材的贯通孔的周缘部与所述基台的弹性力克服且 向该基台的厚度方向的内侧压入变形,由此,在开设于所述被加工板材的 贯通孔的开口周缘部,形成越朝向开口缘越向冲切的方向翘曲而凹陷成漏 斗状的凹陷部。根据该构成,在开设于所述被加工板材的贯通孔的幵口周缘部,形成 越朝向开口缘越向冲切的方向翘曲且凹陷成漏斗状的凹陷部,因此该凹陷 部的第一面侧成为平缓的丘陵状隆起的形状,不易产生象现有的飞边那样 的脱离。其结果是可以降低飞边造成的不良情况。在该构成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凹陷部的凹陷方向和所 述第二贯通孔的凹陷部的凹陷方向相互为相反方向。另外,在上述的构成中,理想的是使所述被加工板材在进行冲切后, 使所述冲头一边克服所述基台的弹性力一边向基台的厚度方向的内侧进一步压入。另外,理想的是将用冲头进行冲切的冲裁废料残留保持在挤压形成于 基台表面的凹部内。根据该构成,使被加工板材在进行冲切后, 一边克服基台的弹性力一 边将冲头向基台的厚度方向的内侧进一步压入,由此,将用冲头进行冲切 的冲裁废料残留保持于挤压形成在基台表面上的凹部内,因此,不需要另 外设置收集冲裁废料的工序,可以简单化。在上述构成中,理想的是从所述被加工板材表面向所述基台内的所述 冲头的压入量为被加工板材的厚度的两倍以上。根据该构成,可以使得用冲头进行冲切时的冲裁废料从加工板材完全 脱离而压入基台内。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冲压加工方法,适合于所述被加工板材是不锈钢板的 场合。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冲切薄板,其特征在于,在使被加工板材的第 一面与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基台抵接的状态,用冲头从与第一面相反侧的第 二面冲切而开设第一贯通孔,在使所述第二面与基台抵接的状态,在与所述第一贯通孔不同的区域从第一面开设第二贯通孔;对所述被加工板材利用所述冲头冲切时,使所述被加工板材的贯通孔 的周缘部一边与所述基台的弹性力克服, 一边向该基台的厚度方向的内侧 压入且变形,由此,在幵设于所述被加工板材的贯通孔的开口周缘部,形 成越朝向开口缘越向冲切的方向翘曲而凹陷成漏斗状的凹陷部。根据该构成,在使被加工板材的第一面与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基台抵接 的状态,用冲头从与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冲切而开设第一贯通孔,在使 所述第二面与基台抵接的状态,在与所述第一贯通孔不同的区域从第一面 开设第二贯通孔,因此不需要使用阴模。因此,能够确保冲头的耐久性且 能够容易地形成微细的贯通孔。另外,用冲头从被加工板材的两面进行冲切而开设贯通孔,因此,能 够抵消作用于被加工板材的应力且可以抑制被加工板材的翘曲。另外,在幵设于被加工板材的贯通孔的开口周缘部,形成越朝向开口 缘越向冲切的方向翘曲而凹陷成漏斗状的凹陷部,因此,在该内侧贯通孔的开口周缘部成为平缓的丘陵状隆起的形状,不易产生象现有的飞边那样 的脱离。其结果是可以降低飞边造成的不良情况。在该构成中,理想的是采用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开设数量和所述第二贯 通孔的开设数量不同的结构。根据该构成,只要第一贯通孔的开设数量和第二贯通孔的开设数量不 同,就可以容易地调整被加工板材的翘曲。另外,在上述构成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凹陷部的凹陷 方向和所述第二贯通孔的凹陷部的凹陷方向相互为相反方向的结构。另 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被加工板材上开设了贯通孔的冲切薄板,其特征在于,所 述贯通孔包括第一贯通孔,其在所述贯通孔的开口周缘部,具有越朝向 开口缘越弯曲的漏斗状的凹陷部;第二贯通孔,其在所述贯通孔的7f口周 缘部,具有越朝向开口缘越弯曲的漏斗状的凹陷部;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凹陷部的凹陷方向和所述第二贯通孔的凹陷部的凹陷方向相互为相反方向。 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液体喷射头,其形成从液体供给源至喷嘴开口的连 续的液体流路,通过驱动压力发生源从喷嘴开口喷射液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体流路的中途配置通过上述构成的冲压加工方法开设了多个贯 通孔的过滤器,通过该过滤器过滤流过液体流路的液体。另外,本专利技术的 液体喷射头,其形成从液体供给源至喷嘴开口的连续的液体流路,通过驱 动压力发生源使液体从喷嘴开口喷射,其特征在于,上述冲切薄板作为过 滤器配置于所述液体流路的中途,通过该过滤器过滤流过液体流路的液 体。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记录头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2是说明压力机构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3 (a) ~ (c)是说明在基材薄板上形成贯通孔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4 (a)是说明形成第一贯通孔的工序的剖面图,(b)是说明形成第 二贯通孔的工序的剖面图;图5是过滤器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1、 记录头2、 墨水导入针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压加工方法,其使用冲头对被加工板材形成贯通孔,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使被加工板材的第一面与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基台抵接的状态下,用冲头从与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进行冲切而开设第一贯通孔的工序; 在使所述第二面与基台抵接的状态下,在与所述第一贯通孔不同的区域从所述第一面开设第二贯通孔的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砺波信一斋藤成光齐藤功一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