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雪芬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混纺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46835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涉及一种新型混纺纱,由棉纤维、海藻碳纤维、蚕蛹蛋白纤维和竹纤维制成,其特征是:各原料的重量份为:棉纤维10-20份、海藻碳纤维50-80份、蚕蛹蛋白纤维15-30份、竹纤维15-30份。其优点是:该混纺纱具有远红外线放射及产生负离子功效,不仅具有透气性好、吸湿性好、悬垂性好以及手感舒适等优点,还具有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同时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蜗、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的涉及一种新型混纺纱,由棉纤维、海藻碳纤维、蚕蛹蛋白纤维和竹纤维制成,其特征是:各原料的重量份为:棉纤维10-20份、海藻碳纤维50-80份、蚕蛹蛋白纤维15-30份、竹纤维15-30份。其优点是:该混纺纱具有远红外线放射及产生负离子功效,不仅具有透气性好、吸湿性好、悬垂性好以及手感舒适等优点,还具有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同时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蜗、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专利说明】一种新型混纺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纺纱,属于纺纱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混纺纱。
技术介绍
混纺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纺成的纱,由原来棉麻、棉毛、涤棉等,体现了各组分纤维的优越性,许多新纤维的特性特殊功能的织物,正逐步为人们熟悉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利用。目前市场上开发的含有海藻碳纤维的面料种类还不够全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型混纺纱。该混纺纱具有远红外线放射及产生负离子功效,不仅具有透气性好、吸湿性好、悬垂性好以及手感舒适等优点,还具有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同时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蜗、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混纺纱,由棉纤维、海藻碳纤维、蚕蛹蛋白纤维和竹纤维制成,其特征是:各原料的重量份为:棉纤维10-20份、海藻碳纤维50-80份、蚕蛹蛋白纤维15-30份、竹纤维15-30份。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混纺纱将棉纤维、海藻碳纤维、蚕蛹蛋白纤维和竹纤维特点互补,海藻炭纤维具有远红外线放射及产生负离子功效,棉纤维具有耐磨性好、回潮率高、没有静电,吸湿排汗性好;蚕蛹蛋白纤维具有透气性好、吸湿性好、悬垂性好以及手感舒适等优点,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同时又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蜗、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混纺纱可发挥四者的优点集一起。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新型混纺纱,各原料的重量份为:棉纤维10份、海藻碳纤维60份、蚕蛹蛋白纤维15份和竹纤维15份。实施例2 一种新型混纺纱,各原料的重量份为:棉纤维20份、海藻碳纤维50份、蚕蛹蛋白纤维20份和竹纤维15份。【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混纺纱,由棉纤维、海藻碳纤维、蚕蛹蛋白纤维和竹纤维制成,其特征是:各原料的重量份为:棉纤维10-20份、海藻碳纤维50-80份、蚕蛹蛋白纤维15-30份、竹纤维15-30 份。【文档编号】D02G3/04GK103882594SQ201410151240【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6日 【专利技术者】邹雪芬 申请人:邹雪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混纺纱,由棉纤维、海藻碳纤维、蚕蛹蛋白纤维和竹纤维制成,其特征是:各原料的重量份为:棉纤维10‑20份、海藻碳纤维50‑80份、蚕蛹蛋白纤维15‑30份、竹纤维15‑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雪芬
申请(专利权)人:邹雪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