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齿轮齿条机构的双缸比例阻尼控制的客车铰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142017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齿轮齿条机构的双缸比例阻尼控制的客车铰接系统,包括前架、后架、转盘轴承和液压缓冲装置,后架与前架相对转动,液压缓冲装置为前架与后架之间的相对转动提供阻尼,前架通过转盘轴承与后架活动连接,后架的内侧具有中心孔,液压缓冲装置包括相互啮合的齿轮和齿条,齿轮与前架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齿条与后架活动连接。采用了该结构的带齿轮齿条机构的双缸比例阻尼控制的客车铰接系统,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加工制造,齿轮齿条加工简单,并可保证高精度,齿轮齿条的使用寿命较长;前架和后架设置有环形沟槽,环形沟槽通过密封圈紧贴于前架和后架,保证液压腔良好的密封性能,有效避免漏油现象,铰接客车铰接系统的可靠性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带齿轮齿条机构的双缸比例阻尼控制的客车铰接系统,包括前架、后架、转盘轴承和液压缓冲装置,后架与前架相对转动,液压缓冲装置为前架与后架之间的相对转动提供阻尼,前架通过转盘轴承与后架活动连接,后架的内侧具有中心孔,液压缓冲装置包括相互啮合的齿轮和齿条,齿轮与前架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齿条与后架活动连接。采用了该结构的带齿轮齿条机构的双缸比例阻尼控制的客车铰接系统,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加工制造,齿轮齿条加工简单,并可保证高精度,齿轮齿条的使用寿命较长;前架和后架设置有环形沟槽,环形沟槽通过密封圈紧贴于前架和后架,保证液压腔良好的密封性能,有效避免漏油现象,铰接客车铰接系统的可靠性高。【专利说明】一种带齿轮齿条机构的双缸比例阻尼控制的客车铰接系统
本技术涉及车辆底盘
,特别涉及铰接车辆底盘
,具体是指一种带齿轮齿条机构的双缸比例阻尼控制的客车铰接系统。
技术介绍
铰接客车是载客汽车的一种形式,是由铰接装置连接两个车厢的载客汽车。由于城市人口逐渐增加,乘坐公共汽车的人越来越多,一般的城市客车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人们就采用类似火车列车的方式,把两节客车连接起来,这样,载客量就可大大增加了。铰接车辆一般由两节车厢组成,前车厢和后车厢由底盘铰接系统连接,底盘铰接系统包括前架、后架、转盘轴承和提供阻尼的液压缓冲装置,前架通过前横梁与前车厢固定连接,后架通过后横梁与后车厢固定连接。提供阻尼的液压缓冲装置对于铰接车性能十分关键,液压缓冲装置一般都设置有液压缸和相应的控制系统,这样结构的液压缓冲装置结构复杂,且长时间使用会有漏油的情况,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不易漏油、结构简单、有助于改进铰接车性能的铰接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加工简单、抗扭性强、可靠性高、避免漏油、密封性好的带齿轮齿条机构的双缸比例阻尼控制的客车铰接系统。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带齿轮齿条机构的双缸比例阻尼控制的客车铰接系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该带齿轮齿条机构的双缸比例阻尼控制的客车铰接系统,其主要特点是,包括前架、后架、转盘轴承和液压缓冲装置,所述的后架与所述的前架相对转动,所述的液压缓冲装置为所述的前架与所述的后架之间的相对转动提供阻尼,所述的前架通过转盘轴承与所述的后架活动连接,所述的后架的内侧具有中心孔,该液压缓冲装置包括相互啮合的齿轮和齿条,所述的齿轮与所述的前架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齿条与所述的后架活动连接,所述的齿条相对于所述的后架作直线运动。该带齿轮齿条机构的双缸比例阻尼控制的客车铰接系统中的后架的中心孔的两侧设置有长孔,所述的两个长孔相互平行,所述的齿条活动设置于所述的长孔内,所述的齿轮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的齿条啮合,所述的齿轮转动时带动其两侧的齿条作方向相反的直线运动。该带齿轮齿条机构的双缸比例阻尼控制的客车铰接系统中的齿条的两端设置有活塞,所述的长孔的两端固定设置有相对应的液压缸,所述的齿条的两端的活塞伸入相对应的液压缸。该带齿轮齿条机构的双缸比例阻尼控制的客车铰接系统中位于所述的前架的内侧与所述的后架的内侧形成的空间内,所述的齿轮和所述的齿条之间形成液压腔,该液压腔与外界相隔开。该带齿轮齿条机构的双缸比例阻尼控制的客车铰接系统中的转盘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的后架固定连接,所述的转盘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的前架固定连接,所述的后架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密封沟槽,该第一密封沟槽为环形,所述的第一密封沟槽的外侧壁与所述的转盘轴承的内圈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前架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密封沟槽,所述的第二密封沟槽的外侧壁与所述的转盘轴承的内圈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该带齿轮齿条机构的双缸比例阻尼控制的客车铰接系统中的齿条的一内侧面与所述的齿轮啮合,所述的齿条的另一外侧面对应于所述的长孔的内壁,该齿条的外侧面设置有耐磨条,所述的耐磨条平行于所述的齿条。该带齿轮齿条机构的双缸比例阻尼控制的客车铰接系统中的前架的中心设置有传感装置,该传感装置为角度传感器,所述的前架和所述的后架处于不同的相对位置时,该角度传感器为所述的液压缓冲装置提供相应的阻尼控制;该带齿轮齿条机构的双缸比例阻尼控制的客车铰接系统中,该客车铰接系统设置有角度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所述的角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的客车铰接系统中时,所述的角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的前架的中心;所述的位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的客车铰接系统中时,所述的位移传感器与任意一个所述的液压缸的端盖固定连接,所述的位移传感器伸入所述的活塞和所述的齿条内,所述的活塞和所述的齿条相对于所述的位移传感器滑动。采用了该结构的带齿轮齿条机构的双缸比例阻尼控制的客车铰接系统,结构简单且紧凑,便于加工制造,齿轮齿条加工方式较简单,并可保证较高的精度,且齿轮齿条的使用寿命较长;前架和后架设置有环形沟槽,环形沟槽通过密封圈紧贴于前架和后架,从而保证液压腔良好的密封性能,有效避免漏油现象,从而保证铰接客车铰接系统的可靠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齿轮与前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齿条安装于长孔内的结构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齿轮齿条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转盘轴承内圈与后架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前架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后架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转盘轴承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铰接系统的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剖视立体图。图10为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如下:I 前架11第二密封沟槽2 后架21中心孔22长孔23第一密封沟槽3转盘轴承4齿轮5齿条51活塞52耐磨条6角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2,该带齿轮齿条机构的双缸比例阻尼控制的客车铰接系统,包括前架1、后架2、转盘轴承3和液压缓冲装置,后架2与前架I相对转动,液压缓冲装置为前架I与后架2之间的相对转动提供阻尼,前架I通过转盘轴承3与后架2活动连接,后架2的内侧具有中心孔21,液压缓冲装置包括相互啮合的齿轮4和齿条5,齿轮4与前架I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齿条5与后架活动连接,齿条5相对于后架2作直线运动。铰接客车一般由前后两节车厢组成,铰接系统用于连接前车厢和后车厢,前架I通过前横梁与前车厢固定连接,而后架2通过后横梁与后车厢固定连接。后架2的中心孔21的两侧设置有长孔22,两个长孔22相互平行,齿条5活动设置于长孔22内,齿轮4的两侧分别与齿条5啮合,齿轮4转动时带动其两侧的齿条5作方向相反的直线运动。每个齿条5的两端均设置有活塞51,长孔22的两端固定设置有相对应的液压缸(液压缸位于长孔内部的两端处,图中未画出),长孔22所起的作用类似于缸套,用于固定液压缸,每个齿条5的两端的活塞51均伸入相对应的液压缸。位于前架I的内侧与后架2的内侧形成的空间内,齿轮4与齿条5和之间形成液压腔,该液压腔与外界相隔开。转盘轴承3的内圈与后架2固定连接,转盘轴承3的外圈与前架I固定连接,后架2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密封沟槽23,该第一密封沟槽23为环形,第一密封沟槽23的外侧壁紧贴于转盘轴承3的内圈,前架I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密封沟槽11,第二密封沟槽1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齿轮齿条机构的双缸比例阻尼控制的客车铰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架、后架、转盘轴承和液压缓冲装置,所述的后架与所述的前架相对转动,所述的液压缓冲装置为所述的前架与所述的后架之间的相对转动提供阻尼,所述的前架通过转盘轴承与所述的后架活动连接,所述的后架的内侧具有中心孔,该液压缓冲装置包括相互啮合的齿轮和齿条,所述的齿轮与所述的前架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齿条与所述的后架活动连接,所述的齿条相对于所述的后架作直线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庆军
申请(专利权)人:伊卡路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