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测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38193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18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箱测漏装置,所述装置包含有检测箱(1)、转轴(2)、夹持机构(3)和旋转机构(4),转轴(2)架设于检测箱(1)的顶部,至少一个夹持机构(3)固定设置于转轴(2)上;夹持机构(3)包含有固定于转轴(2)上的夹持气缸(3.1),夹持气缸(3.1)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成锥形头部(3.2),夹持气缸(3.1)的活塞杆上套装有一密封垫圈(3.3),夹持气缸(3.1)的活塞杆上设置有一气道(3.4),旋转机构(4)的旋转气缸(4.1)的活塞杆上连接有一连杆(4.2),有一连接杆(4.4)一端与转轴(2)相连接,另一端与连杆(4.2)相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油箱测漏装置,检测效率高且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箱测漏装置,所述装置包含有检测箱(1)、转轴(2)、夹持机构(3)和旋转机构(4),转轴(2)架设于检测箱(1)的顶部,至少一个夹持机构(3)固定设置于转轴(2)上;夹持机构(3)包含有固定于转轴(2)上的夹持气缸(3.1),夹持气缸(3.1)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成锥形头部(3.2),夹持气缸(3.1)的活塞杆上套装有一密封垫圈(3.3),夹持气缸(3.1)的活塞杆上设置有一气道(3.4),旋转机构(4)的旋转气缸(4.1)的活塞杆上连接有一连杆(4.2),有一连接杆(4.4)一端与转轴(2)相连接,另一端与连杆(4.2)相铰接。本技术油箱测漏装置,检测效率高且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专利说明】油箱测漏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箱测漏装置,用于检测邮箱是否漏气,属于检测技术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在油箱吹塑成型后,需要对油箱进行气密性检测,以检出漏气的不合格产品;常规的检测方式为采用人工方式将油箱放置在水箱中,对油箱通入气压进行检测,查看是否有水泡冒出,以便直观的判别是否有漏气现象存在;但是这样一来,工作效率较低,无法适应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而且需要配备的检测人员较多,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检测效率高且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的油箱测漏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油箱测漏装置,所述装置包含有检测箱、转轴、夹持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转轴架设于检测箱的顶部,至少一个夹持机构固定设置于转轴上;所述夹持机构包含有固定于转轴上的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成锥形头部,所述夹持气缸的活塞杆上套装有一密封垫圈,该密封垫圈靠近锥形头部,所述夹持气缸的活塞杆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气道,所述旋转机构包含有设置于检测箱上的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一连杆,有一连接杆一端与转轴相连接,另一端与连杆相铰接。本技术一种油箱测漏装置,所述连杆上开有槽体一,上述连接杆与连杆相铰接的一端插入槽体一内,且连接杆插入槽体一的一端上开有槽体二,有一销轴穿接于槽体一内,且该销轴穿过槽体二。本技术一种油箱测漏装置,所述夹持气缸的活塞杆上套装一与夹持气缸相固定的连接套,通过该连接套将夹持气缸固定于转轴上。本技术一种油箱测漏装置,所述夹持气缸包含有缸体,活塞杆穿接于缸体上,所述活塞杆上套装有一活塞,该活塞杆将缸体分隔为左右两个腔体,左右两个腔体上分别设置有气嘴连接头,上述气道沿活塞杆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活塞杆的中心。本技术一种油箱测漏装置,所述装置还包含有气路系统,所述气路系统包含有一高压气源,由高压气源经三通分为两路,一路经减压器后接入气道,另一路经气体依次通入二位五通阀一和二位五通阀二,经二位五通阀一后的气体进入夹持气缸,经二位五通阀二后的气体进入旋转气缸。本技术一种油箱测漏装置,上述接入气道的气路上串接有一开关阀,该开关阀安装于检测箱上,且转轴上固定有一摆锤,该摆锤旋转时与开关阀的触头的匹配。本技术一种油箱测漏装置,气源气体直接通入二位五通阀一的I号进气口,二位五通阀一的2号通气口和4号通气口驱动夹持气缸,二位五通阀一的2号通气口与二位五通阀二的I号进气口相连,二位五通阀二的2号通气口和4号通气口驱动旋转气缸,二位五通阀二的4号通气口与二位五通阀一的2号通气口相连通,且二位五通阀二的4号通气口接入二位五通阀二的气压保持端口。本技术一种油箱测漏装置,所述气路系统包含有一控制器,该控制器为“上海铭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MD-S系列智能空气压力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气压检测端与经减压器检测后的气路相连通,所述控制器的时间继电器控制二位五通阀二的阀杆电磁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轻松的对油箱进行检测其是否漏油,采用机械操作的方式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方便快捷,大大加快了检测的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数量,有效的降低了油箱的生产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油箱测漏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本技术油箱测漏装置的夹持机构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油箱测漏装置的旋转机构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油箱测漏装置的气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检测箱1、转轴2、夹持机构3、旋转机构4、气路系统5 ;夹持气缸3.1、锥形头部3.2、密封垫圈3.3、气道3.4、连接套3.5 ;缸体3.1.1、活塞杆 3.1.2、活塞 3.1.3 ;旋转气缸4.1、连杆4.2、槽体一 4.3、连接杆4.4、槽体二 4.5、销轴4.6 ;减压器5.1、二位五通阀一 5.2、二位五通阀二 5.3、开关阀5.4。【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f 4,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油箱测漏装置,所述装置包含有检测箱1、转轴2、夹持机构3、旋转机构4和气路系统5,所述检测箱I为顶部开口的箱式结构,检测箱I用于盛装检测时所用的液体(如水),所述转轴2架设于检测箱I的顶部,至少一个夹持机构3固定设置于转轴2上(夹持机构3的数量可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进行设置,一个夹持机构3可夹持一个油箱进行检测);参见图2,所述夹持机构3包含有固定于转轴2上的夹持气缸3.1,所述夹持气缸3.1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成锥形头部3.2,所述夹持气缸3.1的活塞杆上套装有一密封垫圈3.3 (密封垫圈3.3由弹性材质制成,如橡胶),该密封垫圈3.3靠近锥形头部3.2,优选的,还可在夹持气缸3.1的活塞杆上套装一与夹持气缸3.1相固定的连接套3.5,通过该连接套3.5将夹持气缸3.1固定于转轴2上,所述夹持气缸3.1的活塞杆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气道3.4,用于接入高压气体进行检测;具体的讲,所述夹持气缸3.1包含有缸体3.1.1,活塞杆3.1.2穿接于缸体3.1.1上,所述活塞杆3.1.2上套装有一活塞3.1.3,该活塞杆3.1.2将缸体3.1.1分隔为左右两个腔体,左右两个腔体上分别设置有气嘴连接头,上述气道3.4沿活塞杆3.1.2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活塞杆3.1.2的中心;参见图3,所述旋转机构4包含有设置于检测箱I上的旋转气缸4.1,所述旋转气缸4.1的活塞杆上连接有一连杆4.2,有一连接杆4.4 一端与转轴2相连接,另一端与连杆4.2相铰接,具体的讲,所述连杆4.2上开有槽体一 4.3,上述连接杆4.4与连杆4.2相铰接的一端插入槽体一 4.3内,且连接杆4.4插入槽体一 4.3的一端上开有槽体二 4.5,有一销轴4.6穿接于槽体一 4.3内,且该销轴4.6穿过槽体二 4.5 ;参见图4,所述气路系统5包含有一高压气源,由高压气源经三通分为两路,一路经减压器5.1接入气道3.4(优选的,该气路上串接有一开关阀5.4,该开关阀安装于检测箱I上,且转轴2上固定有一摆锤,该摆锤转动至水平时时可击打开关阀5.4的触头,从而实现对开关阀5.4的开闭,同时,当摆锤竖向设置时,检测箱I上设置有一电磁铁吸附摆锤,起到定位固定作用),用于对夹持机构3上的油箱进行检测,另一路气体依次通入二位五通阀一5.2和二位五通阀二 5.3,同时,经二位五通阀一 5.2后的气体进入夹持气缸3.1,经二位五通阀二 5.3后的气体进入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箱测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含有检测箱(1)、转轴(2)、夹持机构(3)和旋转机构(4),所述转轴(2)架设于检测箱(1)的顶部,至少一个夹持机构(3)固定设置于转轴(2)上;所述夹持机构(3)包含有固定于转轴(2)上的夹持气缸(3.1),所述夹持气缸(3.1)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成锥形头部(3.2),所述夹持气缸(3.1)的活塞杆上套装有一密封垫圈(3.3),该密封垫圈(3.3)靠近锥形头部(3.2),所述夹持气缸(3.1)的活塞杆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气道(3.4),所述旋转机构(4)包含有设置于检测箱(1)上的旋转气缸(4.1),所述旋转气缸(4.1)的活塞杆上连接有一连杆(4.2),有一连接杆(4.4)一端与转轴(2)相连接,另一端与连杆(4.2)相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贻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农业药械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