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柳本旺专利>正文

一种分体式直线往复供墨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3263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直线往复供墨调整装置,是料斗体底座上设有垂直墨斗辊的通透调节孔,调节孔分为不同直径的两段,一调节孔内设有滑动轴,滑动轴一端接触料斗体下底面弹性下底面,带有凸台的另一端位于另一调节孔内,弹簧套在滑动轴上凸台与调节孔内壁间,调节孔内壁与调节杆螺纹连接,调节杆的内端顶住滑动轴的凸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调整灵敏、精度高、给墨稳定、结构简单紧凑、加工装配方便、使用成本低的特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属于印刷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分体式直线往复供墨调整装置。二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凸版印刷,包括铅印、铜锌版、树脂版等印刷机以及平板印刷机中,墨斗组的结构多种多样,墨斗板的调整螺钉多是与墨斗板底面直接接触,由于螺钉孔的加工精度不同,是螺钉在旋转过程中跳动,这就造成了供墨量调解困难,墨层调整失去了稳定性,增加了调整难度,很难达到供墨要求,要想达到供墨要求,必须提高螺钉孔的加工精度,往往很难实现。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调整灵敏、精度高、给墨稳定、结构简单紧凑、加工装配方便、使用成本低的分体式直线往复供墨调整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分体式直线往复供墨调整装置,是由墨斗辊和料斗体组成,其特点是料斗体底座上设有垂直墨斗辊的通透调节孔,调节孔分为不同直径的两段,靠近墨斗辊的一段调节孔的直径小于另一段调节孔,一调节孔内设有滑动轴,滑动轴一端接触料斗体下底面弹性下底面,带有凸台的另一端位于另一调节孔内,弹簧套在滑动轴上凸台与调节孔内壁间,调节孔内壁与调节杆螺纹连接,调节杆的内端顶住滑动轴的凸台。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可以是滑动轴与调节孔无缝隙紧密接触且可以滑动。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采用在料斗体底座上设有垂直墨斗辊的通透调节孔,靠近墨斗辊的一段调节孔的直径小于另一段调节孔,一调节孔内设有滑动轴,滑动轴一端接触料斗体弹性下底面,弹簧套在滑动轴上凸台与调节孔内壁间,另一调节孔内壁与调节杆螺纹连接,调节杆的内端顶住滑动轴的凸台,这样只需保证调节孔的位置,基本上就可以保证调节精度,降低了加工难度,装配方便,通过旋转调节杆,就可以调整滑动轴顶住料斗体弹性下底面的力,达到调整墨斗辊与料斗体间的间隙,实现调整出墨量的目的;滑动轴与调节孔无缝隙紧密接触且可以滑动,使滑动轴保持直线运动,提高了调整精度。四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1,一种分体式直线往复供墨调整装置,参照图1,是在普通现有印刷机的基础上,料斗体2与墨斗辊1并排接触安装,在料斗体2底座3上设有垂直墨斗辊1轴向的通透调节孔4,调节孔4分为不同直径的两段,靠近墨斗辊1的一段调节孔5的直径小于另一段调节孔6的直径,调节孔5内设有滑动轴7,滑动轴7一端接触料斗体2下底面弹性下底面8,滑动轴7带有凸台的另一端位于调节孔6内,弹簧9套在滑动轴7上凸台与调节孔6内壁间,调节孔6内壁与调节杆10螺纹连接,调节杆10的内端顶住滑动轴7的凸台,在一台印刷机上可以采用多套本调节装置,本实施例采用5套上述调整装置均匀分布在料斗体2的底座3上,这构成本技术的一种结构。实施例2,一种分体式直线往复供墨调整装置,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滑动轴7与调节孔5无缝隙紧密接触且可以滑动,本实施例采用3套上述调整装置均匀分布在料斗体2的底座3上,其他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使用本技术时,通过调整调节杆10螺纹旋入调节孔6的长度,由调节杆10推动滑动轴7前进,使料斗体2弹性底面8变形,增大弹性底面8与墨斗辊1着墨面接触的压力,从而降低墨斗辊1在印刷过程中的墨层厚度,相反当调节杆10旋出时,滑动轴7失去推力,就会在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后退,弹性底面8也失去推力恢复变形,减少了弹性底面8与墨斗辊1着墨面接触的压力,从而加大墨斗辊1在印刷过程中的墨层厚度,调节孔5起导向作用,保证了滑动轴7作直线往复运动。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式直线往复供墨调整装置,是由墨斗辊(1)和料斗体(2)组成,其特征是料斗体(2)底座(3)上设有垂直墨斗辊(1)的通透调节孔(4),调节孔(4)分为不同直径的两段,靠近墨斗辊(1)的一段调节孔(5)的直径小于另一段调节孔(6),调节孔(5)内设有滑动轴(7),滑动轴(7)一端接触料斗体(2)下底面弹性下底面(8),带有凸台的另一端位于调节孔(6)内,弹簧(9)套在滑动轴(7)上凸台与调节孔(6)内壁间,调节孔(6)内壁与调节杆(10)螺纹连接,调节杆(10)的内端顶住滑动轴(7)的凸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直线往复供墨调整装置,其特征是滑动轴(7)与调节孔(5)无缝隙紧密接触且可以滑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直线往复供墨调整装置,是料斗体底座上设有垂直墨斗辊的通透调节孔,调节孔分为不同直径的两段,一调节孔内设有滑动轴,滑动轴一端接触料斗体下底面弹性下底面,带有凸台的另一端位于另一调节孔内,弹簧套在滑动轴上凸台与调节孔内壁间,调节孔内壁与调节杆螺纹连接,调节杆的内端顶住滑动轴的凸台,本技术具有调整灵敏、精度高、给墨稳定、结构简单紧凑、加工装配方便、使用成本低的特点。文档编号B41F31/00GK2931112SQ20062008638公开日2007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3日专利技术者韩鹰, 应华, 姚生建, 贺树良 申请人:柳本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直线往复供墨调整装置,是由墨斗辊(1)和料斗体(2)组成,其特征是料斗体(2)底座(3)上设有垂直墨斗辊(1)的通透调节孔(4),调节孔(4)分为不同直径的两段,靠近墨斗辊(1)的一段调节孔(5)的直径小于另一段调节孔(6),调节孔(5)内设有滑动轴(7),滑动轴(7)一端接触料斗体(2)下底面弹性下底面(8),带有凸台的另一端位于调节孔(6)内,弹簧(9)套在滑动轴(7)上凸台与调节孔(6)内壁间,调节孔(6)内壁与调节杆(10)螺纹连接,调节杆(10)的内端顶住滑动轴(7)的凸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鹰应华姚生建贺树良
申请(专利权)人:柳本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