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32512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13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刀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拉刀,包括拉刀主体,所述拉刀主体上设有多个刀齿,相邻两个所述刀齿之间设有容屑槽,所述刀齿的主切削刃沿拉削方向呈内凹状,所述主切削刃呈弧形或者所述主切削刃呈V形,所述主切削刃沿拉刀主体的对称平面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在一个高的刀具使用寿命的基础上,既能减小切削力,保证加工零件的质量,又能够使切屑远离加工表面,从而加工出高精度的零件。(*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刀具
,公开了一种拉刀,包括拉刀主体,所述拉刀主体上设有多个刀齿,相邻两个所述刀齿之间设有容屑槽,所述刀齿的主切削刃沿拉削方向呈内凹状,所述主切削刃呈弧形或者所述主切削刃呈V形,所述主切削刃沿拉刀主体的对称平面对称设置。本技术能够保证在一个高的刀具使用寿命的基础上,既能减小切削力,保证加工零件的质量,又能够使切屑远离加工表面,从而加工出高精度的零件。【专利说明】—种拉刀
本技术涉及刀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拉刀。
技术介绍
直齿拉刀在切削时,由于刀刃方向与切削方向垂直,因此切削力很大,切削过程不稳定,零件加工质量不高;斜齿拉刀虽然属于斜角切削,但是切削刃上受到法向切削力的合力,迫使拉刀在拉削方向上向着与其旋向相同的方向压迫,最终导致加工出的零件对称度很低;凸形刃拉刀虽然克服了以上两种拉刀的缺陷,但是在拉削过程中刀尖处受力过大,容易磨损断裂,从而降低了刀具的寿命。另外,以上三种拉刀在拉削过程中都会出现一种缺陷,即拉削过程中产生的切屑在后续切屑的推力作用下会沿着容屑槽挤向拉刀侧面与零件侧面间的缝隙,这样既增大了拉削阻力,又使切屑容易划伤已加工表面,从而导致加工精度较低,无法满足高精度加工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保证在一个高的刀具使用寿命的基础上,既能减小切削力,保证加工零件的质量,又能够使切屑远离加工表面,从而加工出高精度的零件。(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拉刀,包括拉刀主体,所述拉刀主体上设有多个刀齿,相邻两个所述刀齿之间设有容屑槽,所述刀齿的主切削刃沿拉削方向呈内凹状。其中,所述主切削刃可以呈弧形。或者,所述主切削刃可以呈V形。其中,所述刀齿沿拉削方向倾斜一定角度。优选地,所述刀齿沿拉削方向倾斜5-10度。其中,所述主切削刃沿拉刀主体的对称平面对称设置。其中,所述容屑槽与所述刀齿的前刀面平滑过渡连接。其中,所述刀齿的后刀面呈外凸的弧形面。其中,所述拉刀主体还包括拉削底板,多个所述刀齿排成一排或多排设置在所述拉削底板上。其中,所述拉刀还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设于所述拉刀主体的端部。(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拉刀,其刀齿的主切削刃沿拉削方向呈内凹状,使得在加工中切屑从刀齿的两端流向中间区域并落入容屑槽内,从而使得切屑远离已加工表面,避免了切屑划伤已加工表面,提高了零件加工质量,保证了零件的加工精度;所述主切削刃沿拉刀主体的对称平面对称设置,这样在拉削过程中,位于对称平面两侧的刀刃所受的垂直于对称平面的力相互平衡,并且相互抵消,使得拉刀能够自我对中,从而大大提高了被加工零件的对称度;本技术的拉刀所受切削力小,刀具寿命高,刀具使用成本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种拉刀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种拉刀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一种拉刀的结构图。图中:1:刀齿;2:主切削刃;3:容屑槽;4:后刀面;5:刀齿两侧;6:对称平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拉刀,该拉刀主要用来加工键槽和平面,其包括拉刀主体,所述拉刀主体上设有多个刀齿1,相邻两个所述刀齿I之间设有容屑槽3,所述容屑槽3与所述刀齿I的前刀面平滑过渡连接,用于容纳拉削过程中所产生的切屑,所述刀齿I的主切削刃2在拉削方向上呈内凹的弧形,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为拉削方向,设计这种拉刀形式,可以 在加工过程中保证切屑从刀齿I的主切削刃2两端流向中间区域并落入所述容屑槽3内,避免切屑从刀齿两侧5流出划伤已加工表面,提高了零件加工质量,保证了零件的加工精度。为了避免拉刀在切削中由于刀齿I切进和切出而引起的振动,降低切削力,所述刀齿I沿拉削方向倾斜一定角度,从刀具加工的难易程度和受力分析上考虑,所述刀齿I沿拉削方向优选倾斜5-10度。所述主切削刃2沿拉刀主体的对称平面6对称设置,这样在拉削过程中,位于对称平面6两侧的刀刃上对称的两点所受的垂直于对称平面6的力相互平衡,并且相互抵消,使得拉刀能够自我对中,从而大大提高了被加工零件的对称度。为了保证刀齿I足够的结构强度,优选将所述刀齿I的后刀面4设置成外凸的弧形面,以弥补前刀面设置成内凹时对结构强度的削弱。所述拉刀主体还包括拉削底板,多个所述刀齿I根据加工平面的大小排成一排或多排设置在所述拉削底板上,当加工细而长的平面或键槽时,多个刀齿I可以排成一排设置在底板上,当加工宽的平面或键槽时,所述拉刀可以排成两排、三排或多排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拉刀还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设于所述拉刀主体的端部,所述夹持部用于安装在拉床上,用于对拉刀进行定位,起辅助支撑作用。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所述刀齿I的主切削刃2也可以呈内凹的V形,所述V形的开口朝向拉削方向,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为拉削方向,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合,所述主切削刃2也可以呈其他内凹的形状。本技术适合用于加工宽而精度高的特征面,适用于对称度要求较高、表面粗糙度要求较低的高精度零件的加工,而且拉刀所受切削力小,刀具寿命高,刀具使用成本低。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拉刀,包括拉刀主体,所述拉刀主体上设有多个刀齿,相邻两个所述刀齿之间设有容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齿的主切削刃沿拉削方向呈内凹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切削刃呈弧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切削刃呈V形。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齿沿拉削方向倾斜一定角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齿沿拉削方向倾斜5-10度。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切削刃沿拉刀主体的对称平面对称设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屑槽与所述刀齿的前刀面平滑过渡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齿的后刀面呈外凸的弧形面。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刀主体还包括拉削底板,多个所述刀齿排成一排或多排设置在所述拉削底板上。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拉刀,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设于所述拉刀主体的端部。【文档编号】B23D43/00GK203636081SQ201320882974【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0日 【专利技术者】郭峰 申请人: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刀,包括拉刀主体,所述拉刀主体上设有多个刀齿,相邻两个所述刀齿之间设有容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齿的主切削刃沿拉削方向呈内凹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峰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