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散过载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31060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13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散过载保护装置,包括油室、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的油室内设有油室隔板,油室隔板上设有通孔,通孔的一侧连通进油口,通孔的另一侧连通出油口;通孔的另一侧设有单向阀,单向阀的开启方向自进油口朝向出油口,单向阀包括筒状阀体,筒状阀体内设有阀芯和弹簧;筒状阀体的前部设有卸油口,阀芯在弹簧的压力下可将通孔、卸油口密封,当瞬时压力过高,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的压力差超过单向阀的设定值时,单向阀打开,油直接由进油口流向出油口,而不经过油散芯体,进而保护油散不会因瞬时压力过高而爆裂,安全性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油散过载保护装置,包括油室、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的油室内设有油室隔板,油室隔板上设有通孔,通孔的一侧连通进油口,通孔的另一侧连通出油口;通孔的另一侧设有单向阀,单向阀的开启方向自进油口朝向出油口,单向阀包括筒状阀体,筒状阀体内设有阀芯和弹簧;筒状阀体的前部设有卸油口,阀芯在弹簧的压力下可将通孔、卸油口密封,当瞬时压力过高,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的压力差超过单向阀的设定值时,单向阀打开,油直接由进油口流向出油口,而不经过油散芯体,进而保护油散不会因瞬时压力过高而爆裂,安全性高。【专利说明】一种油散过载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器,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油散过载保护装置,属于换热器

技术介绍
随着铝制散热器的发展,铝制散热器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铝制油散热器已基本取代钢制散热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芯体1、油室2、进油口 3和出油口 4,进油口 3和出油口 4之间的油室2内设有油室隔板5,液压油从进油口 3进入,在芯体I及油室2内进行热交换,从出油口 4流出。随着铝制油散热器的广泛应用,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液压系统存在很高的瞬时冲击压力,造成油散内部压力过高,可能会使油散发生爆裂的危险,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油散过载保护装置,克服现有铝制油散热器安全性差的缺陷,采用本技术的过载保护装置后,安全性高,避免了油散因瞬时压力过高而爆裂的危险。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散过载保护装置,包括油室、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的油室内设有油室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室隔板上连通有单向阀,单向阀的开启方向自进油口朝向出油口。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油室隔板上设有通孔,通孔的一侧连通进油口,通孔的另一侧连通出油口;所述单向阀设置在通孔的另一侧。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单向阀包括筒状阀体,筒状阀体内设有阀芯和弹簧;所述筒状阀体的前部设有卸油口,阀芯在弹簧的压力下可将通孔、卸油口密封。再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筒状阀体的后部设有泄压口。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当瞬时压力过高,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的压力差超过单向阀的设定值时,单向阀打开,油直接由进油口流向出油口,而不经过油散芯体,进而保护油散不会因瞬时压力过高而爆裂,安全性高。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1是现有技术中油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保护装置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保护装置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芯体,2-油室,3-进油口,4-出油口,5-油室隔板,6_单向阀,7-通孔,8_筒状阀体,9-阀芯,10-弹簧,11-卸油口,12-泄压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2所示,一种油散过载保护装置,包括芯体1、油室2、进油口 3和出油口 4,进油口 3和出油口 4之间的油室2内设有油室隔板5,油室隔板5上设有通孔7,通孔7的一侧连通进油口 3,通孔7的另一侧连通出油口 4,通孔7的另一侧设有单向阀6,单向阀6开启方向自进油口 3朝向出油口 4。单向阀6包括筒状阀体8,筒状阀体8内设有阀芯9和弹簧10,筒状阀体8的前部设有卸油口 11,筒状阀体8的后部设有泄压口 12,阀芯9在弹簧10的压力下可将通孔7、卸油口 11密封。如图3所示,当瞬时压力过高,进油口 3和出油口 4之间的压力差超过单向阀6的设定值时,弹簧10被压缩,阀芯9与通孔7脱离,通孔7与卸油口 11连通,阀芯9与筒状阀体8之间的压力经泄压口 12卸掉,单向阀6打开,油直接由进油口 3流向出油口 4,而不经过油散芯体1,进而保护油散不会因瞬时压力过高而爆裂,安全性高。以上所述为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技术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油散过载保护装置,包括油室(2)、进油口(3)和出油口(4),进油口(3)和出油口(4)之间的油室(2)内设有油室隔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室隔板(5)上连通有单向阀(6),单向阀(6)的开启方向自进油口(3)朝向出油口(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散过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室隔板(5)上设有通孔(7),通孔(7)的一侧连通进油口(3),通孔(7)的另一侧连通出油口(4); 所述单向阀(6 )设置在通孔(7 )的另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散过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6)包括筒状阀体(8),筒状阀体(8)内设有阀芯(9)和弹簧(10); 所述筒状阀体(8)的前部设有卸油口(1),阀芯(9)在弹簧(10)的压力下可将通孔(7)、卸油口(I)密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散过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阀体(8)的后部设有泄压口(12)。【文档编号】F15B20/00GK203641178SQ201320755879【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7日 【专利技术者】吴国荣, 朱振林, 李乐明, 杨涛, 张发贵, 张建军, 李雪栋, 李乾坤 申请人:潍坊恒安散热器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散过载保护装置,包括油室(2)、进油口(3)和出油口(4),进油口(3)和出油口(4)之间的油室(2)内设有油室隔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室隔板(5)上连通有单向阀(6),单向阀(6)的开启方向自进油口(3)朝向出油口(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荣朱振林李乐明杨涛张发贵张建军李雪栋李乾坤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恒安散热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