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124853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12 15:40
一种搬运系统,使与无人搬运车之间的搬运物的交接自动化,进一步推进工厂内的自动化、省力化。装卸装置具备:待机传送带(91),其设置在通路(T3)的上方,并载置有托盘(3);折板(97),其向通路(T3)内突出,当与进入到通路(T3)的无人搬运车(2)接触时旋转;臂(96),其与折板(97)的旋转连动而旋转,与载置于待机传送带(91)的托盘(3)接触并将托盘(3)拉近至待机传送带(91)的边缘。另外,无人搬运车(2)具备联动杆(23),该联动杆(23)从无人搬运车(2)向上方延伸与待机传送带(91)上的托盘(3)的后端接触,随着无人搬运车(2)在通路(T3)内前进,将待机传送带(91)上的托盘(3)推出到无人搬运车(2)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搬运系统,使与无人搬运车之间的搬运物的交接自动化,进一步推进工厂内的自动化、省力化。装卸装置具备:待机传送带(91),其设置在通路(T3)的上方,并载置有托盘(3);折板(97),其向通路(T3)内突出,当与进入到通路(T3)的无人搬运车(2)接触时旋转;臂(96),其与折板(97)的旋转连动而旋转,与载置于待机传送带(91)的托盘(3)接触并将托盘(3)拉近至待机传送带(91)的边缘。另外,无人搬运车(2)具备联动杆(23),该联动杆(23)从无人搬运车(2)向上方延伸与待机传送带(91)上的托盘(3)的后端接触,随着无人搬运车(2)在通路(T3)内前进,将待机传送带(91)上的托盘(3)推出到无人搬运车(2)上。【专利说明】搬运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与无人搬运车之间进行搬运物的交接的搬运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工厂内的自动化、省力化,在如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托盘等的搬运物的搬运中利用了无人搬运车(AGV)。无人搬运车可以沿着由磁带、激光器等指定的轨道自主地行驶。将搬运物装载在无人搬运车上直接进行作业的情况较少,通常,由无人搬运车搬运的搬运物被转移到传送带上,利用传送带搬运到作业者附近。另外,作业结束后的搬运物利用其它的传送带被搬运到无人搬运车的轨道附近,返回到无人搬运车上。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 - 114743号公报如上所述,只要使用无人搬运车,能够推进工厂内的自动化、省力化。但是,在无人搬运车和传送带之间转移搬运物的作业依然由作业者的手工进行,还存在中进一步自动化、省力化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种技术性课题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将无人搬运车和传送带之间的搬运物的交接自动化,进一步推进工厂内的自动化、省力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搬运系统构成为包括:其构成为包括:无人搬运车;装卸装置,其内部具有所述无人搬运车通过的通路,当所述无人搬运车通过所述通路时将搬运物交给所述无人搬运车,所述装卸装置具备:待机传送带,其设置在所述通路的上方,并载置有所述搬运物;第一转动部件,其向所述通路内突出,当与进入到所述通路的所述无人搬运车接触时旋转;第二转动部件,其与所述第一转动部件的旋转连动而旋转,与载置于所述待机传送带的所述搬运物接触并将所述搬运物拉近至所述待机传送带的边缘,所述无人搬运车具备联动部件,该联动部件从所述无人搬运车向上方延伸,与所述待机传送带上的所述搬运物的后端接触,随着所述无人搬运车在所述通路内前进,将所述待机传送带上的所述搬运物推出到所述无人搬运车上。根据上述方式,无人搬运车和传送带之间的交接被自动化,能够进一步推进工厂内的自动化、省力化。另外,通过具备排列机构,能够不被挂住而顺畅地进行搬运物从装卸装置向无人搬运车的搬出,提高搬运系统的运转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搬运系统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搬运系统的俯视图;图3A是用于说明分离机构及方向转换机构的动作的图;图3B是用于说明分离机构及方向转换机构的动作的图;图3C是用于说明分离机构及方向转换机构的动作的图;图3D是用于说明分离机构及方向转换机构的动作的图;图3E是用于说明分离机构及方向转换机构的动作的图;图4是用于说明推出机构的详细部分结构的图;图5A是用于说明推出机构的动作的图;图5B是用于说明推出机构的动作的图;图6是用于说明排列机构的详细部分结构的图;图7A是用于说明排列机构的动作的图;图7B是用于说明排列机构的动作的图;图7C是用于说明排列机构的动作的图;图8A是图7A的A向视图(斜面省略);图8B是图7B的B向视图(斜面省略)。符号说明2:无人搬运车3:托盘(搬运物)6:装卸装置31:倾斜传送带32:导轨(导向部件)23:联动杆(联动部件)41:升降传送带44:固定传送带51:推出部件52:联杆机构91:待机传送带96:臂97:折板(flap)100:搬运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搬运系统100的整体构成。搬运系统100由多个无人搬运车2和在与无人搬运车2之间进行托盘3的交接的装卸装置6构成。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了容易理解,假定无人搬运车2为一台进行说明。(无人搬运车2的构成)无人搬运车2是在由磁带、激光器等指定的轨道10上自主地移动的车辆。本实施方式的无人搬运车2被具有动力源的前引车牵引而移动,但也可以是其本身具有电动机等动力源而进行移动的结构。无人搬运车2具有箱形的车体21,在车体上面22上载置有托盘3。在托盘3上安装有三层货架4,可以装载多个未加工或加工完成的工件5。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件5是自动变速器使用的油泵。托盘3的前端形成前高后低的倾斜面,以使当无人搬运车2到达后述的分离机构30的入口时,托盘3可乘上分离机构30的倾斜传送带31。另外,车体上面22的前侧形成前低后高的倾斜面,以使当无人搬运车2进入后述的方向转换装置40下部的通路T2且与从方向转换装置40的升降传送带41向下延伸的腿部42接触时,腿部42可乘上车体上面22。车体上面22的后侧形成前高后低的倾斜面,以在无人搬运车2穿过通路T2时,腿部42沿着该倾斜面动作,使升降传送带41顺畅地下降。另外,在车体上面22的后侧,以贯通车体上面22的方式安装有联动杆23。联动杆23其一部分从车体上面22向上方突出且与托盘3的后端接触。联动杆23以图1所示的位置为最低位置,自该位置向上方可滑动地安装于车体上面22。另外,在联动杆23的下端安装有车轮24。(装卸装置6的构成)装卸装置6具有从无人搬运车2接收装载有未加工的工件5的托盘3并将其自动地搬运到作业者所在的作业传送带70的功能和将装载有加工后的工件5的托盘3自动地搬运到无人搬运车2的轨道附近,再将托盘3搬出到无人搬运车2的功能。装卸装置6大致划分为由分离机构30、方向转换机构40、推出机构50、接收传送带60、作业传送带70、返回传送带80及搬出机构90构成。下面,对各结构进行说明。分离机构30是将装载有未加工的工件5的托盘3从无人搬运车2分离的机构,其具备:固定于装卸装置6的框架上的倾斜传送带31及导轨32。分离机构30的下部形成无人搬运车2可以通过的通路Tl。倾斜传送带31是由多个辊及支承这些辊的框架构成的辊式传送带。以出口比入口更高的方式倾斜,入口高度与载置于无人搬运车2上的托盘3的前端的高度相同或比前端低。导轨32是用于与无人搬运车2的联动杆23的下端(车轮24)接触并引导联动杆23的轨道,该导轨32设置于倾斜传送带31的下方且与倾斜传送带31平行。图3A?图3D表示载置于无人搬运车2的托盘3利用分离机构30分离、托盘3向倾斜传送带31转移的情况。当无人搬运车2靠近分离机构30的入口时,如图3A所示,托盘3的前端与倾斜传送带31的处于最入口侧的辊相接触。由于联动杆23与托盘3的后端接触,因此,随着无人搬运车2进入通路Tl,托盘3被联动杆23推向前方,如图3B所示,托盘乘上倾斜传送带31。由于倾斜传送带31倾斜,无人搬运车2在通路Tl上前进期间,无人搬运车2与托盘3的上下方向的距离增大。但是,联动杆23被导轨32推上去,托盘3与联动杆23的上下方向的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搬运系统,其构成为包括:无人搬运车;装卸装置,其内部具有所述无人搬运车通过的通路,当所述无人搬运车通过所述通路时将搬运物交给所述无人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装置具备:待机传送带,其设置在所述通路的上方,并载置有所述搬运物;第一转动部件,其向所述通路内突出,当与进入到所述通路的所述无人搬运车接触时旋转;第二转动部件,其与所述第一转动部件的旋转连动而旋转,与载置于所述待机传送带的所述搬运物接触并将所述搬运物拉近至所述待机传送带的边缘,所述无人搬运车具备联动部件,该联动部件从所述无人搬运车向上方延伸,与所述待机传送带上的所述搬运物的后端接触,随着所述无人搬运车在所述通路内前进,将所述待机传送带上的所述搬运物推出到所述无人搬运车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川孝之堀井幸泰
申请(专利权)人:加特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