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粉双调节分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15024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4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粉双调节分选器。它包括二次分离体,出口盖板,出粉口,助旋锥,助旋过渡锥,内直过渡筒体,固定端固定装置,二级调节挡板,位置指示针,调节端固定装置,固定拉杆,内导流锥体,一级调节挡板,固定拉筋,阶梯状撞击阶锥,外导流锥体,二次分离体与出口盖板及位置指示针和调节端固定装置连接,助旋过渡锥与助旋锥及内直过渡筒体连接,内导流锥体与直过渡筒体及阶梯状撞击阶锥连接,调节挡板连接在通道内,固定拉杆和固定拉筋分别与内导流锥体和外导流锥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耐磨耐用、分离效率高、煤粉均匀、操作简捷、工作环境好、安全可靠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粉双调节分选器。它包括二次分离体,出口盖板,出粉口,助旋锥,助旋过渡锥,内直过渡筒体,固定端固定装置,二级调节挡板,位置指示针,调节端固定装置,固定拉杆,内导流锥体,一级调节挡板,固定拉筋,阶梯状撞击阶锥,外导流锥体,二次分离体与出口盖板及位置指示针和调节端固定装置连接,助旋过渡锥与助旋锥及内直过渡筒体连接,内导流锥体与直过渡筒体及阶梯状撞击阶锥连接,调节挡板连接在通道内,固定拉杆和固定拉筋分别与内导流锥体和外导流锥体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耐磨耐用、分离效率高、煤粉均匀、操作简捷、工作环境好、安全可靠等优点。【专利说明】煤粉双调节分选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粉双调节分选器,特别是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的粗粉分选工况。
技术介绍
火力发电厂磨煤机磨制的煤粉需要按照粒度进行分选,将粗颗粒分离出来返回磨煤机,而把符合细度要求的煤粉送出供锅炉燃烧使用,粗粉分离器就是实现这一分选的关键设备,现在通常选用的是径向叶片型或轴向叶片型两种结构,无论轴向径向均需存在一个二次分离区,这个区是实现分离器分离效果的的关键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研制了一种煤粉双调节分选器,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耐磨耐用、分离效率高、煤粉均匀、操作简捷、工作环境好、安全可靠的煤粉双调节分选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装置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煤粉双调节分选器,包括二次分离体,出口盖板,出粉口,助旋锥,助旋过渡锥,内直过渡筒体,固定端固定装置,二级调节挡板,位置指示针,调节端固定装置,固定拉杆,内导流锥体,一级调节挡板,固定拉筋,阶梯状撞击阶锥,外导流锥体,二次分离体与出口盖板连接,位置指示针与二次分离体连接,出口盖板与出粉口连接,二次分离体与调节端固定装置连接,调节端固定装置与二级调节挡板连接,固定端固定装置与二级调节挡板连接,固定端固定装置与内直过渡筒体连接,助旋锥与助旋过渡锥连接,助旋过渡锥与内直过渡筒体连接,内直过渡筒体与内导流锥体连接,内导流锥体与阶梯状撞击阶锥连接,固定端固定装置与内导流锥体连接,固定端固定装置与一级调节挡板连接,调节端固定装置与一级调节挡板连接,调节端固定装置与外导流锥体连接,内导流锥体与固定拉杆连接,固定拉杆与外导流锥体连接,内导流锥体与固定拉筋连接,固定拉筋与外导流锥体连接,外导流锥体与二次分离体连接,内导流锥体和外导流锥体以内夹角75°内敛导流,一级挡板30件固定于内导流锥体和外导流锥体的通道内部,通过挡板角度的调节,再辅以布置在内导流椎体下方的阶梯状撞击阶锥,完成风粉混合流的重力离心和撞击一次分选,二级挡板30件固定于二次分离体和内直过渡筒体的通道内部,通过挡板角度的调节,再辅以45°升角的助旋过渡锥和23°升角的助旋锥,在二次分离区域完成风粉混合流的二次分选,如此双级分选,能有效地分选出经过通道的大颗粒煤粉,从而提高了分离效率,改善出口煤粉的均匀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调节挡板的两次不同角度调节,结合不同角度的锥体组合使得风粉混合物在分离区均可以实现加速分选,使得设备整体具备了高效的分选特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煤粉双调节分选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煤粉双调节分选器,包括二次分离体1,出口盖板2,出粉口 3,助旋锥4,助旋过渡锥5,内直过渡筒体6,固定端固定装置7,二级调节挡板8,位置指示针9,调节端固定装置10,固定拉杆11,内导流锥体12,一级调节挡板13,固定拉筋14,阶梯状撞击阶锥15,外导流锥体16,二次分离体I与出口盖板2连接,位置指示针9与二次分离体I连接,出口盖板2与出粉口 3连接,二次分离体I与调节端固定装置10连接,调节端固定装置10与二级调节挡板8连接,固定端固定装置7与二级调节挡板8连接,固定端固定装置7与内直过渡筒体6连接,助旋锥4与助旋过渡锥5连接,助旋过渡锥5与内直过渡筒体6连接,内直过渡筒体6与内导流锥体12连接,内导流锥体12与阶梯状撞击阶锥15连接,固定端固定装置7与内导流锥体12连接,固定端固定装置7与一级调节挡板13连接,调节端固定装置10与一级调节挡板13连接,调节端固定装置10与外导流锥体16连接,内导流锥体12与固定拉杆11连接,固定拉杆11与外导流锥体16连接,内导流锥体12与固定拉筋14连接,固定拉筋14与外导流锥体16连接,外导流锥体16与二次分离体I连接,内导流锥体12和外导流锥体16以内夹角75°内敛导流,一级挡板30件固定于内导流锥体12和外导流锥体16的通道内部,通过挡板角度的调节,再辅以布置在内导流椎体下方的阶梯状撞击阶锥15,完成风粉混合流的重力离心和撞击一次分选,二级挡板30件固定于二次分离体I和内直过渡筒体6的通道内部,通过挡板角度的调节,再辅以45°升角的助旋过渡锥5和23°升角的助旋锥4,在二次分离区域完成风粉混合流的二次分选,如此双级分选,能有效地分选出经过通道的大颗粒煤粉,从而提高了分离效率,改善出口煤粉的均匀性。【权利要求】1.一种煤粉双调节分选器,包括二次分离体(1),出口盖板(2),出粉口(3),助旋锥(4),助旋过渡锥(5),内直过渡筒体(6),固定端固定装置(7),二级调节挡板(8),位置指示针(9),调节端固定装置(10),固定拉杆(11),内导流锥体(12),一级调节挡板(13),固定拉筋(14),阶梯状撞击阶锥(15),外导流锥体(16),其特征在于:二次分离体(1)与出口盖板(2)连接,位置指示针(9)与二次分离体⑴连接,出口盖板⑵与出粉口(3)连接,二次分离体(1)与调节端固定装置(10)连接,调节端固定装置(10)与二级调节挡板(8)连接,固定端固定装置(7)与二级调节挡板(8)连接,固定端固定装置(7)与内直过渡筒体(6)连接,助旋锥(4)与助旋过渡锥(5)连接,助旋过渡锥(5)与内直过渡筒体(6)连接,内直过渡筒体(6)与内导流锥体(12)连接,内导流锥体(12)与阶梯状撞击阶锥(15)连接,固定端固定装置(7)与内导流锥体(12)连接,固定端固定装置(7)与一级调节挡板(13)连接,调节端固定装置(10)与一级调节挡板(13)连接,调节端固定装置(10)与外导流锥体(16)连接,内导流锥体(12)与固定拉杆(11)连接,固定拉杆(11)与外导流锥体(16)连接,内导流锥体(12)与固定拉筋(14)连接,固定拉筋(14)与外导流锥体(16)连接,外导流锥体(16)与二次分离体⑴连接,内导流锥体(12)和外导流锥体(16)以内夹角75°内敛导流,一级挡板30件固定于内导流锥体(12)和外导流锥体(16)的通道内部,通过挡板角度的调节,再辅以布置在内导流椎体下方的阶梯状撞击阶锥(15),完成风粉混合流的重力离心和撞击一次分选,二级挡板30件固定于二次分离体(1)和内直过渡筒体(6)的通道内部,通过挡板角度的调节,再辅以45°升角的助旋过渡锥(5)和23°升角的助旋锥(4),在二次分离区域完成风粉混合流的二次分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双调节分选器,其特征是:内导流锥体(12)和外导流锥体(16)以内夹角75° 内敛导流,一级挡板30件固定于内导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粉双调节分选器,包括二次分离体(1),出口盖板(2),出粉口(3),助旋锥(4),助旋过渡锥(5),内直过渡筒体(6),固定端固定装置(7),二级调节挡板(8),位置指示针(9),调节端固定装置(10),固定拉杆(11),内导流锥体(12),一级调节挡板(13),固定拉筋(14),阶梯状撞击阶锥(15),外导流锥体(16),其特征在于:二次分离体(1)与出口盖板(2)连接,位置指示针(9)与二次分离体(1)连接,出口盖板(2)与出粉口(3)连接,二次分离体(1)与调节端固定装置(10)连接,调节端固定装置(10)与二级调节挡板(8)连接,固定端固定装置(7)与二级调节挡板(8)连接,固定端固定装置(7)与内直过渡筒体(6)连接,助旋锥(4)与助旋过渡锥(5)连接,助旋过渡锥(5)与内直过渡筒体(6)连接,内直过渡筒体(6)与内导流锥体(12)连接,内导流锥体(12)与阶梯状撞击阶锥(15)连接,固定端固定装置(7)与内导流锥体(12)连接,固定端固定装置(7)与一级调节挡板(13)连接,调节端固定装置(10)与一级调节挡板(13)连接, 调节端固定装置(10)与外导流锥体(16)连接,内导流锥体(12)与固定拉杆(11)连接,固定拉杆(11)与外导流锥体(16)连接,内导流锥体(12)与固定拉筋(14)连接,固定拉筋(14)与外导流锥体(16)连接,外导流锥体(16)与二次分离体(1)连接,内导流锥体(12)和外导流锥体(16)以内夹角75°内敛导流,一级挡板30件固定于内导流锥体(12)和外导流锥体(16)的通道内部,通过挡板角度的调节,再辅以布置在内导流椎体下方的阶梯状撞击阶锥(15),完成风粉混合流的重力离心和撞击一次分选,二级挡板30件固定于二次分离体(1)和内直过渡筒体(6)的通道内部,通过挡板角度的调节,再辅以45°升角的助旋过渡锥(5)和23°升角的助旋锥(4),在二次分离区域完成风粉混合流的二次分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祥宇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弘盛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