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喇叭状沉砂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07105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1 23:03
一种喇叭状沉砂池,包括沉砂池池体,沉砂池池体形状为喇叭形,沉砂池池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沉砂池池体的底部设有V型槽,污水中的泥沙沉降到V型槽的底部。V型槽底部装设有螺旋输送机,V型槽末端有积泥槽,积泥槽内设置有虹吸管或真空泵,虹吸管或真空泵与一砂水分离器相连接,且相连通,V型槽顶部垂直于水流方向均匀分布有多根格栅栅条,多根格栅栅条间距大小不一,相间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喇叭状沉砂池利用水流由急到缓自然沉砂,沉降的泥沙通过虹吸原理达到砂水分离,使用设备较少,减少了设备的使用,既节省了投资,又节约了能源。(*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喇叭状沉砂池,包括沉砂池池体,沉砂池池体形状为喇叭形,沉砂池池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沉砂池池体的底部设有V型槽,污水中的泥沙沉降到V型槽的底部。V型槽底部装设有螺旋输送机,V型槽末端有积泥槽,积泥槽内设置有虹吸管或真空泵,虹吸管或真空泵与一砂水分离器相连接,且相连通,V型槽顶部垂直于水流方向均匀分布有多根格栅栅条,多根格栅栅条间距大小不一,相间分布。本技术的喇叭状沉砂池利用水流由急到缓自然沉砂,沉降的泥沙通过虹吸原理达到砂水分离,使用设备较少,减少了设备的使用,既节省了投资,又节约了能源。【专利说明】一种喇叭状沉砂池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喇叭状沉砂池。
技术介绍
现有沉砂池(曝气沉砂池、旋流沉砂池等)设备比较复杂,设备容易损坏,维修不方便。沉砂池是污水处理的咽喉,如果维修时间较长,影响正常的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喇叭状沉砂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喇叭状沉砂池,包括沉砂池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砂池池体形状为喇叭形,沉砂池池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沉砂池池体的底部设有V型槽,污水中的泥沙沉降到V型槽的底部。V型槽底部装设有螺旋输送机,V型槽末端有积泥槽,积泥槽内设置有虹吸管或真空泵,虹吸管或真空泵与一砂水分离器相连接,且相连通,V型槽顶部垂直于水流方向均匀分布有多根格栅栅条,多根格栅栅条间距大小不一,相间分布。本技术的喇叭状沉砂池利用水流由急到缓自然沉砂,沉降的泥沙通过虹吸原理达到砂水分离,使用设备较少,减少了设备的使用,既节省了投资,又节约了能源。【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喇叭状沉砂池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喇叭状沉砂池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喇叭状沉砂池,包括沉砂池池体8,沉砂池池体8形状为喇叭形,沉砂池池体8上设有进水口 I和出水口 2,沉砂池池体8的底部设有V型槽,污水中的泥沙沉降到V型槽的底部。V型槽底部装设有螺旋输送机4,V型槽末端有积泥槽5,积泥槽5内设置有虹吸管6,虹吸管6与一砂水分离器7相连接且相连通。螺旋输送机4将沉降的泥沙推动到积泥槽5中,通过虹吸管6将积泥槽中的泥沙输送到砂水分离器7中。V型槽顶部垂直于水流方向均匀分布有多根格栅栅条3,多根格栅栅条3间距大小不一,相间分布。【权利要求】1.一种喇叭状沉砂池,包括沉砂池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砂池池体形状为喇叭形,沉砂池池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沉砂池池体的底部设有V型槽,V型槽底部装设有螺旋输送机,V型槽末端有积泥槽,积泥槽内设置有虹吸管或真空泵,虹吸管或真空泵与一砂水分离器相连接,且相连通,V型槽顶部垂直于水流方向均匀分布有多根格栅栅条,多根格栅栅条间距大小不一,相间分布。【文档编号】B01D21/02GK203609929SQ201320555658【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日 【专利技术者】高君, 李兴也 申请人:大连大孤山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君李兴也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大孤山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