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反射片上印刷油墨网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106430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1 2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反射片上印刷油墨网点的方法,首先按照设计要求的灰度调配灰色、黑色、白色三种油墨的比例,形成调和油墨;其次使用网版在反射片上需要印制油墨的网点中印刷所述的调和油墨;然后对印刷在所述网点中的油墨进行固化。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在反射片上印刷油墨网点的方式来改变反射片的局部反射特性,通过合理地调配油墨成分,使印刷网点的灰度符合设计要求,通过在油墨中加入光油和消光油墨,并使用特定规格的网版,经过特定温度条件的固化,从而使得印刷在反射片上的印刷网点附着力度强,不易脱落,能经得起摩擦、高温高湿等可靠性试验,并且避免了反射片翘曲、印刷效果不均等不良现象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首先按照设计要求的灰度调配灰色、黑色、白色三种油墨的比例,形成调和油墨;其次使用网版在反射片上需要印制油墨的网点中印刷所述的调和油墨;然后对印刷在所述网点中的油墨进行固化。本专利技术采用在反射片上印刷油墨网点的方式来改变反射片的局部反射特性,通过合理地调配油墨成分,使印刷网点的灰度符合设计要求,通过在油墨中加入光油和消光油墨,并使用特定规格的网版,经过特定温度条件的固化,从而使得印刷在反射片上的印刷网点附着力度强,不易脱落,能经得起摩擦、高温高湿等可靠性试验,并且避免了反射片翘曲、印刷效果不均等不良现象的产生。【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直下式背光照明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应用在直下式背光照明产品中反射片的设计。
技术介绍
现在的液晶显示产品,主要采用直下式LED背光技术或侧入式LED背光技术对液晶面板进行照明,以实现画面的显示。随着液晶电视产品越来越普及,用户在追求屏幕大尺寸的同时,电视产品的低价格、轻重量、薄型化也变成用户在选择产品时比较的对象。目前,为了降低液晶产品的价格、减轻液晶产品的整机重量,主要采用的技术途径是选用直下式LED背光照明技术设计背光模组,因为这种背光技术可以省去侧入式LED背光照明技术中的导光板部件。现有的直下式LED背光照明技术主要采用LED贴装透镜(lens)作为核心部件,利用透镜扩大LED光源I所发射光线的发散角度,参见图1所示。通过LED光源I发射的光线或直接照射到位于LED光源I正前方的扩散板3上,在扩散板3上发生反射和透射;或经由位于LED光源I后方和侧面的反射片2反射后,照射到扩散板3上。扩散板3对入射的光线做进一步地扩散处理后,均匀地照射到整个液晶面板4上,实现画面的显示。但是,这种直下式LED背光照明技术需要一定的混光距离D,由LED光源I与扩散板3之间形成的空气槽5提供,如图1所示,以使得光线混合均匀后再到达扩散板3,这就限制了直下式LED背光液晶产品的薄型化发展。虽然通过改变透镜lens的形状和扩散板3的制作工艺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善这一限制,但由于相邻两颗LED光源I的间距较远,若大幅缩小混光距离D,其画面显示效果将明显变劣。因此,若想进一步缩小液晶显示产品的整体厚度,必须另辟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降低局部反射片的反射率,在保证照明光线均匀化的前提下,实现背光模组的薄型化设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设计要求的灰度,调配灰色、黑色、白色三种油墨的比例,形成调和油墨; b、使用网版在反射片上需要印制油墨的网点中印刷所述的调和油墨; C、对印刷在所述网点中的油墨进行固化。为了使印刷出的油墨网点具有防刮性能,在所述调和油墨中还加入有光油。为了使印刷出的油墨网点具有哑光效果,在所述调和油墨中还加入有消光油墨。优选的,在调配灰色油墨、黑色油墨、白色油墨、光油、消光油墨,以形成所述调和油墨的过程中,灰色油墨占所述调和油墨的75% ;黑色油墨和白色油墨的总和占所述调和油墨的20%,其中,黑色油墨占5%-15%,白色油墨占15%-5% ;光油和消光油墨的总和占所述调和油墨的5%,其中,光油占2%-3%,消光油墨占3%-2%。进一步的,在制作所述网版时,根据网点在反射片上的分布位置,阻塞网版上的部分网孔,仅留出网点区域所对应的网孔。进一步的,所述反射片为直下式LED背光模组中的反射片,所述网点可以分布在反射片的整个反射面上(即反射片上的光斑区域内和非光斑区域内),也可以仅分布在由LED光源投射到反射片上的分散光形成的光斑区域内。为了使通过反射片反射至扩散板的光线强度更加均匀,优选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调节反射片上不同区域的反射率: 一种是,将所述网点均匀分布,通过调节印刷在每个网点内的调和油墨的颜色深度来调节反射片不同区域的反射率,且遵循光强越高的区域、调和油墨的颜色越深,光强越弱的区域、调和油墨的颜色越浅的规律。另一种是,在每个网点中印刷相同颜色深度的调和油墨,通过调节网点的分布密度来调节反射片上不同区域的反射率,且遵循光强越高的区域、网点密度越大,光强越弱的区域、网点密度越小的规律。为了避免印刷油墨时阻塞网版的网眼,造成印刷效果不均,所述网版的网目优选设置在200目-250目之间。优选的,采用烘烤的方式对印刷在所述网点中的油墨进行固化,烘烤温度设置在350C _45°C之间,烘烤时间设置在3分钟-8分钟之间。为了使形成的油墨网点具有较重的颗粒感,以增强散射效果,在所述步骤c之后,优选执行步骤d: d、使用网版在每一个网点区域内再印刷一层磨砂油墨,并对所述磨砂油墨进行固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在反射片上印刷油墨网点的方式来改变反射片的局部反射特性,通过合理地调配油墨成分,使印刷网点的灰度符合设计要求,通过在油墨中加入光油和消光油墨,并使用特定规格的网版,经过特定温度条件的固化,从而使得印刷在反射片上的印刷网点附着力度强,不易脱落,能够经得起摩擦、高温高湿等可靠性试验,并且避免了反射片翘曲、印刷效果不均等不良现象的产生。此夕卜,通过在印刷好的反射片上二次印刷一层磨砂油墨,由此可以增强散射效果,使通过反射片反射至扩散板的光线强度更加均匀化。将由此形成的反射片应用到采用直下式LED背光照明技术设计的液晶产品中,可以在保证均匀照明效果的同时,缩短光源到扩散板的混光距离,从而减少背光模组的厚度,提高液晶产品整机外形的美观度,实现液晶产品的超薄化设计。结合附图阅读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液晶广品中背光|旲组和液晶面板的组装结构不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在反射片上印刷油墨网点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油墨网点在反射片上的其中一种分布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油墨网点在反射片上的另外一种分布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实施例针对采用直下式LED背光照明技术设计的液晶产品,提出了,通过在反射片上印刷油墨网点来改变反射片的局部反射特性,从而使得通过反射片反射至扩散板的光线强度能够更加均匀化,进而在实现LED背光源对液晶面板均匀照射的前提下,可以使得LED光源到扩散板的混光距离进一步缩短,继而有利于背光模组乃至整个液晶产品的薄型化设计。对于在反射片上印刷油墨网点这一技术,印刷网点的灰度是否合适以及油墨网点是否能够可靠地附着在反射片上,不易脱落,是网点印刷技术成败的关键。本实施例针对背光模组中所使用的反射片的材质、实际工况以及所要达到的反射效果,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油墨网点印刷方法,通过采用灰色、黑色、白色三种颜色的油墨进行合理地调配,从而解决了油墨灰度不易调节,很难满足背光模组的不同设计要求的问题;通过采用网版印刷技术将调和好灰度的油墨印刷在反射片上需要改变反射特性的网点区域内,从而解决了印刷效果不均的问题;通过对印刷后的油墨网点进行烘烤,并合理地设置烘烤温度和烘烤时间,从而提高了油墨网点的固化效果,解决了反射片在高温情况下易发生翘曲变形的问题。下面对所述油墨网点印刷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反射片上印刷油墨网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按照设计要求的灰度,调配灰色、黑色、白色三种油墨的比例,形成调和油墨;b、使用网版在反射片上需要印制油墨的网点中印刷所述的调和油墨;c、对印刷在所述网点中的油墨进行固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兵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