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曲平面仿形铣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04907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31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曲平面仿形铣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铣刀、夹具和靠模头;所述夹具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和标准工件并使两者间隔设置;所述夹具以所述加工铣刀和所述靠模头为参照标准,可上下左右移动地设置,且所述夹具可靠近和远离所述加工铣刀和所述靠模头地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小型曲平面仿形铣床,加工铣刀与靠模头均固定不动,使待加工工件与标准工件同步移动,代加工工件围绕加工铣刀移动;标准工件围绕靠模头移动。靠模头在标准工件表面的移动轨迹,限定了加工铣刀在待加工工件表面的移动轨迹。因此,加工铣刀可按照标准工件表面的形状加工工件,而且,加工精度高,对工人要求低,即使普通工人也可使用,合格率高。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工工件的效率可提高十倍以上,且合格率可达到100%。(*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曲平面仿形铣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铣刀、夹具和靠模头;所述夹具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和标准工件并使两者间隔设置;所述夹具以所述加工铣刀和所述靠模头为参照标准,可上下左右移动地设置,且所述夹具可靠近和远离所述加工铣刀和所述靠模头地设置。本技术中的小型曲平面仿形铣床,加工铣刀与靠模头均固定不动,使待加工工件与标准工件同步移动,代加工工件围绕加工铣刀移动;标准工件围绕靠模头移动。靠模头在标准工件表面的移动轨迹,限定了加工铣刀在待加工工件表面的移动轨迹。因此,加工铣刀可按照标准工件表面的形状加工工件,而且,加工精度高,对工人要求低,即使普通工人也可使用,合格率高。使用本技术,加工工件的效率可提高十倍以上,且合格率可达到100%。【专利说明】小型曲平面仿形铣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型曲平面仿形铣床。
技术介绍
随着机械装置的功能不断丰富,其结构也日益复杂。完善机械装置的功能,需要各种外形的零部件。如图1和图2所示的其中一种工件1,其具有弧形表面2。该弧形表面2在两个方向上均是弧形。现有铣切装置结构复杂,只能依靠工人根据经验加工,加工精度差。在表面精度要求高的领域,即使工人经验丰富,仍然容易出错导致产品报废,不仅加工时间长,而且产品合格率低,仅有60%。现有铣切装置,一个工人每天仅能加工60个工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工效率高的小型曲平面仿形铣床。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小型曲平面仿形铣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铣刀、夹具和靠模头;所述靠模头与所述加工铣刀形状相同,所述夹具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和标准工件并使两者间隔设置;所述夹具以所述加工铣刀和所述靠模头为参照标准,可上下左右移动地设置,且所述夹具可靠近和远离所述加工铣刀和所述靠模头地设置。优选地是,还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第一移动座;所述第一移动座可移动地设置于固定底座上;所述第一移动座上设置有第二移动座,所述第二移动座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座上;所述加工夹具和所述仿形夹具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座上。优选地是,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移动座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上。优选地是,所述第一移动座上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移动座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块上。优选地是,所述第二移动座上安装有四导柱模架组;所述四导柱模架组包括上板、底板和四个导柱,所述上板与底板通过四个导柱连接;所述夹具设置于所述上板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四个导柱穿过所述夹具,所述夹具沿所述四个导柱可移动地设置。优选地是,所述上板与所述夹具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底板与所述夹具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优选地是,所述上板上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抵靠在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上端;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凸轮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夹具上;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抵靠在所述第二压缩弹簧下端;所述第二压缩弹簧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二凸轮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夹具上。优选地是,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套装于上支撑柱上;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套装于下支撑柱上。优选地是,所述上板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四个导柱上;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可转动的螺母;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穿过所述顶板与所述上板,一端与所述夹具中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螺母上安装有手柄。本技术中的小型曲平面仿形铣床,加工铣刀与靠模头均固定不动,使待加工工件与标准工件同步移动,代加工工件围绕加工铣刀移动;标准工件围绕靠模头移动。靠模头在标准工件表面的移动轨迹,限定了加工铣刀在待加工工件表面的移动轨迹。因此,加工铣刀可按照标准工件表面的形状加工工件,而且,加工精度高,对工人要求低,即使普通工人也可使用,合格率高。使用本技术,加工工件的效率可提高十倍以上,且合格率可达到 100%O【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工件俯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工件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3至图5所示,小型曲平面仿形铣床,包括固定底座10。固定底座10上设置有第一导轨11。第一导轨11上安装有第一滑块12。第一滑块12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导轨11上。第一移动座20设置于第一滑块12上。通过第一导轨11和第一滑块12,第一移动座20可移动地设置于固定底座10上。第一移动座20上设置有第二导轨21。第二导轨21上安装有第二滑块22。第二滑块22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导轨21上。第二移动座30设置于第二滑块22上。通过第二导轨21和第二滑块22,第二移动座30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移动座20上。第二移动座30上安装有四导柱模架组。四导柱模架组包括上板41、底板42和四个导柱43。上板41与底板42通过四个导柱43连接。上板41与底板42之间设置有夹具70。四个导柱43穿过夹具70。夹具70沿四个导柱43可移动地设置。上板41与夹具70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压缩弹簧45。第一压缩弹簧45套装在第一支撑柱46上。底板42与夹具70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二压缩弹簧47。第二压缩弹簧47套装于第二支撑柱48上。上板41上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一凸轮51。第一凸轮51抵靠在第一压缩弹簧45上端。第一压缩弹簧45 —端抵靠在第一凸轮51上,另一端抵靠在夹具70上。底板42上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二凸轮52。第二凸轮52抵靠在第二压缩弹簧47下端。第二压缩弹簧47 —端抵靠在第二凸轮52上,另一端抵靠在夹具70上。上板41上方设置有顶板61。顶板61设置于四个导柱43上。顶板61上设置有可转动的螺母62。螺母62螺纹连接有丝杆63。丝杆63穿过顶板61与上板41,一端与夹具70连接,另一端与螺母62螺纹连接。螺母62上安装有手柄64。夹具70包括夹具上板71、夹具底板72、两个夹具横板73和两个螺杆74 (图中示出一个)。夹具上板71和夹具底板通过两块夹具横板73连接。两个夹具横板73间隔设置。两个螺杆74穿过两个夹具横板73并可转动地设置于夹具横板73上。两个螺杆74分别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81和标准工件82。加工铣刀20与待加工工件81位置相对。靠模头40与标准工件82位置相对。如图5所示,夹具70以可上下左右移动地设置,且可靠近和远离加工铣刀和靠模头地设置。可靠近和远离加工铣刀和靠模头,即沿图3中的左右方向移动。夹具70携带标准工件82和待加工工件81分别以靠模头40和加工铣刀20为参照,上下左右移动。靠模头40在标准工件82表面的移动轨迹,限定了加工铣刀20对待加工工件81的切割路径。因此,本技术可快速地按照标准工件82的外形加工待加工工件81。本技术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小型曲平面仿形铣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铣刀、夹具和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鸿康林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高博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