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用健身车,包括一个主架组件、二个摆杆、二个脚踏连杆、一个转轮机构和二个踏板,二个摆杆和转轮机构分别装在主架组件上,二个摆杆的底端分别与二个脚踏连杆的一端相枢接,二个脚踏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转轮机构相连接,二个踏板则分别固定在二个脚踏连杆上;该健身车还包括一个座椅和二个斜向设置的脚蹬,所述座椅安装在主架组件上并与所述二个踏板处在相适配的位置处,所述二个脚蹬分别安装在二个脚踏连杆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原有的具有椭圆形运动轨迹脚踏的健身车上增加座椅以及脚蹬,使得该健身车具有三种使用功能,从而大大拓展了产品的功能,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用健身车,包括一个主架组件、二个摆杆、二个脚踏连杆、一个转轮机构和二个踏板,二个摆杆和转轮机构分别装在主架组件上,二个摆杆的底端分别与二个脚踏连杆的一端相枢接,二个脚踏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转轮机构相连接,二个踏板则分别固定在二个脚踏连杆上;该健身车还包括一个座椅和二个斜向设置的脚蹬,所述座椅安装在主架组件上并与所述二个踏板处在相适配的位置处,所述二个脚蹬分别安装在二个脚踏连杆的一端。本技术通过在原有的具有椭圆形运动轨迹脚踏的健身车上增加座椅以及脚蹬,使得该健身车具有三种使用功能,从而大大拓展了产品的功能,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专利说明】三用健身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体育健身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椭圆形运动轨迹脚踏的三用健身车。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大众健身活动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健身器械走入了家庭,使得人们足不出户便能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这些健身器械多种多样,脚踏运动式是其中的一个类型,以脚踏方式进行运动的就有健身车、跑步机、登山机等等。脚踏健身车其实就是自行车的翻版,传统的脚踏健身车其脚踏板的运动轨迹一般都被设计成圆形轨迹,为了改变传统脚踏健身车的单一模式,一种具有椭圆形运动轨迹脚踏的健身车便应动而生,这种具有椭圆形运动轨迹的脚踏健身车,通常包括一主架组件、二摆杆、二脚踏连杆、一转轮机构和二踏板,二摆杆和转轮机构分别装在主架组件上,二摆杆的底端分别与二脚踏连杆的一端相连接,二脚踏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转轮机构相连接,二踏板则分别固定在二脚踏连杆上。这样,当使用者的两脚踩在踏板上运动时,转轮机构转动时,带动了二脚踏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作圆周运动,而二脚踏连杆的一端则受摆杆下端的牵拉,致使固定在脚踏连杆上的踏板的运动轨迹为椭圆形。这种椭圆形运动轨迹脚踏的健身车在使用时,使用者是站立在二脚踏连杆的踏板上,进行健身运动。然而,这种健身车的功能较为单一,只能是站立进行椭圆形运动轨迹脚踏的健身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三用健身车,通过在原有的具有椭圆形运动轨迹脚踏的健身车上增加座椅以及可翻转的脚蹬,使得该健身车具有三种使用功能,从而大大拓展了产品的功能,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用健身车,包括一个主架组件、二个摆杆、二个脚踏连杆、一个转轮机构和二个踏板,二个摆杆和转轮机构分别装在主架组件上,二个摆杆的底端分别与二个脚踏连杆的一端相枢接,二个脚踏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转轮机构相连接,二个踏板则分别固定在二个脚踏连杆上;该健身车还包括一个座椅和二个斜向设置的脚蹬,所述座椅安装在主架组件上并与所述二个踏板处在相适配的位置处,所述二个脚蹬分别安装在二个脚踏连杆的一端。所述座椅设置在所述转轮机构的上方。所述脚蹬包括斜向设置的脚蹬座和脚蹬垫,所述脚蹬座的底端与对应的脚踏连杆的一端相固定,所述脚蹬垫固定在脚蹬座的顶端。所述脚蹬包括斜向设置的脚蹬座、脚蹬垫和连杆;所述脚蹬座的底端与对应的脚踏连杆的一端相枢接,所述脚蹬垫固定在脚蹬座的顶端,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对应的摆杆的底端相枢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脚蹬座的中部相枢接。所述脚蹬座由斜板和二个耳片构成,二个耳片分别固定在所述斜板的底部,二个耳片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枢接孔,所述脚踏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二枢接孔,所述脚蹬座的二个耳片分别套在脚踏连杆的一端的外侧,使脚踏连杆的第二枢接孔与二个耳片的第一枢接孔相对应,通过一螺栓穿套在脚踏连杆的第二枢接孔与二个耳片的第一枢接孔之间使脚蹬座与脚踏连杆相枢接。所述二个耳片的上部分别设有第三枢接孔,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有第四枢接孔,所述脚蹬座的二个耳片分别套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的外侧,使连杆的第四枢接孔与二个耳片的第三枢接孔相对应,通过一螺栓穿套在连杆的第四枢接孔与二个耳片的第三枢接孔之间使脚蹬座与连杆的另一端相枢接。所述摆杆的底端还固接有U型件,该U型件的二个侧片处设有第五枢接孔,所述连杆的一端设有第六枢接孔,所述U型件的二个侧片分别套在所述连杆的一端的外侧,使连杆的第六枢接孔与U型件的第五枢接孔相对应,通过一螺钉穿套在连杆的第六枢接孔与U型件的的第五枢接孔之间使U型件与连杆的一端相枢接。本技术的一种三用健身车,具有三种使用功能:第一种使用功能,使用者可以站在脚踏连杆的踏板上,进行健身运动,该运动方式与原有的运动方式相同。第二种使用功能,使用者可以将脚放在脚踏连杆的踏板上,身体则坐在座椅上,进行健身运动,此时,两脚将随着脚踏连杆的运动而运动。第三种使用功能,使用者将脚放在脚蹬上,身体则坐在座椅上,进行健身运动,此时,两脚将随着脚踏连杆的运动而实现蹬踩的运动,当脚蹬采用枢接方式时,脚蹬可以翻转运动,由于可翻转的脚蹬是通过斜板呈倾斜状态,并且脚蹬是枢接在摆杆的底端与脚踏连杆的一端之间,且脚蹬座还是通过连杆与摆杆的底端相枢接,这样,在脚踏连杆的运动过程中,脚蹬可以翻转运动,保证了使用者的脚的底平面能够始终与脚蹬垫相接触,实现了舒适的运动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原有的具有椭圆形运动轨迹脚踏的健身车上增加座椅以及脚蹬,使得该健身车能够实现三种使用功能,从而大大拓展了产品的功能,特别是采用脚蹬座、脚蹬垫和连杆来构成可翻转的脚蹬,使得使用者的脚的底平面能够始终与脚蹬垫相接触,实现了舒适的运动效果;本技术在不增加太多的成本下,能够增加产品的功能,使得消费者买了一部健身车就可以实现三种健身车的使用效果,无形中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三用健身车不局限于实施例。【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脚蹬与脚踏连杆、摆杆之间连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三用健身车,包括一个主架组件1、二个摆杆2、二个脚踏连杆3、一个转轮机构4和二个踏板5,二个摆杆2和转轮机构4分别装在主架组件I上,二个摆杆2的底端分别与二个脚踏连杆3的一端相枢接,二个脚踏连杆3的另一端分别与转轮机构4相连接,二个踏板5则分别固定在二个脚踏连杆3上;该健身车还包括一个座椅6和二个斜向设置的脚蹬7,所述座椅6安装在主架组件I上并与所述二个踏板5处在相适配的位置处,所述二个脚蹬7分别安装在二个脚踏连杆3的一端。所述座椅6设置在所述转轮机构4的上方。所述脚蹬7包括斜向设置的脚蹬座71、脚蹬垫72和连杆73 ;所述脚蹬座71的底端与对应的脚踏连杆3的一端相枢接,所述脚蹬垫72固定在脚蹬座71的顶端,所述连杆73的一端与对应的摆杆2的底端相枢接,所述连杆73的另一端与脚蹬座71的中部相枢接。所述脚蹬座71由斜板711和二个耳片712构成,二个耳片712分别固定在所述斜板711的底部,二个耳片712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枢接孔713,所述脚踏连杆3的一端设有第二枢接孔31,所述脚蹬座的二个耳片712分别套在脚踏连杆3的一端的外侧,使脚踏连杆的第二枢接孔31与二个耳片的第一枢接孔713相对应,通过一螺栓81穿套在脚踏连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用健身车,包括一个主架组件、二个摆杆、二个脚踏连杆、一个转轮机构和二个踏板,二个摆杆和转轮机构分别装在主架组件上,二个摆杆的底端分别与二个脚踏连杆的一端相枢接,二个脚踏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转轮机构相连接,二个踏板则分别固定在二个脚踏连杆上;其特征在于:该健身车还包括一个座椅和二个斜向设置的脚蹬,所述座椅安装在主架组件上并与所述二个踏板处在相适配的位置处,所述二个脚蹬分别安装在二个脚踏连杆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岩卫,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奥力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