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动物园专利>正文

野生动物远距离药物自动注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03729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31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生动物远距离药物自动注射装置,包括注射器和用于远距离发射注射器的发射器,所述注射器包括筒体和针头,所述筒体两侧分别设有用于药物输入的第一进口和用于充气的第二进口,筒体内设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活塞头指向第一进口;所述针头包括依次连接的实心针尖、空心针体和连接件,空心针体靠近实心针尖一侧表面设有出液孔;所述发射器为容纳注射器的中空圆柱结构,其两端开口;所述出液孔设有弹性密封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调节气压的结构对野生动物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了野生动物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野生动物远距离药物自动注射装置,包括注射器和用于远距离发射注射器的发射器,所述注射器包括筒体和针头,所述筒体两侧分别设有用于药物输入的第一进口和用于充气的第二进口,筒体内设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活塞头指向第一进口;所述针头包括依次连接的实心针尖、空心针体和连接件,空心针体靠近实心针尖一侧表面设有出液孔;所述发射器为容纳注射器的中空圆柱结构,其两端开口;所述出液孔设有弹性密封件。本技术可调节气压的结构对野生动物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了野生动物受到不必要的伤害。【专利说明】野生动物远距离药物自动注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物注射装置,尤其是针对野生动物的远距离自动注射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远距离注射器一般由特制的枪械射出,这些特制的枪械配合远距离注射器可以在一定的距离射中目标动物,将注射器中的药物注射进动物的身体中,这就有效地避免一些动物难以抓获,或者抓获后挣扎动作过大导致注射难的问题。但是目前的特制枪械的购买需要审批等比较多程序,维护成本也较高,并不利于廉价推广。另外,注射器的结构需要配合特制的枪械才能使用,整体的搭配缺一不可。统的发射枪械存在射击速度不可控的问题,无论目标动物的距离远还是近,发射速度是恒定的,对近距离动物就会造成较大的冲击,过大的冲击力会造成注射器损坏及针头留在动物体内的发生。尤其对于灵活度较高,研究价值较大的野生动物,这种特制的枪械并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发射速度可控的注野生动物远距离药物自动注射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野生动物远距离药物自动注射装置,包括注射器和用于远距离发射注射器的发射器,所述注射器包括筒体和针头,所述筒体两侧分别设有用于药物输入的第一进口和用于充气的第二进口,筒体内设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活塞头指向第一进口 ;所述针头包括依次连接的实心针尖、空心针体和连接件,空心针体靠近实心针尖一侧表面设有出液孔;所述发射器为容纳注射器的中空圆柱结构,其两端开口 ;所述出液孔设有弹性密封件。进一步地,所述筒体表面设有刻度尺。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密封件包括橡皮。进一步地,还包括与第二进口连接的尾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适合远程注射和近距离注射,依靠可控制的气压实现自动注射的目的。保证了注射人的安全和被注射野生动物的安全,可调节气压对野生动物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了野生动物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尾翼有助于提高注射器的稳定性,令注射器在发射过程中保持较好的注射角度。发射器结构简单,可以找到很多替代物,并不需要特制也可以使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发射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注射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包含尾翼);图不:I一注射器;11—筒体;111 一第一进口 ;112—第二进口 ;113—第一活塞;114一第二活塞;12—针头;121—实心针尖;122—空心针体;123—连接件;124一进液口 ;13—橡皮;2—发射器;3—尾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专门针对野生动物而设计。野生动物具有灵活性高,研究价值大等特点,如果使用发出射击声音的特制枪械将对惊动到野生动物,并不利于对野生动物的注射。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远距离药物自动注射装置包括注射器I和用于远距离发射注射器的发射器2。注射器I主要包括筒体11和针头12两大部分。其中,筒体1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口 111和第二进口 112。第一进口 111与针头12连接。第二进口 112通过打气筒将空气打入筒体内。筒体I内设有第一活塞113和第二活塞114,且第一活塞113和第二活塞114的活塞头指向第一进口 111。这里设定第一活塞113靠近第一进口 111 一侦牝第二活塞114靠近第二进口 112—侧。第一活塞113和第二活塞114的活塞头都指向第一进口 111的原因是,第一活塞113需要将注射药物注射入野生动物体内,因此必须要密封注射药物,防止其进入到第一活塞113和第二活塞114之间的空间。由于从第二进口打112气过程中,需要将外界的空气打入第一活塞113和第二活塞114之间的空间形成气压,所以第二活塞114的必须面向针头12,防止打进去的空气从第一进口 112排出。针头12由金属制成,包括依次连接的实心针尖121、空心针体122和连接件123。实心针尖121和空心针体122的连接处设有出液孔124,在出液孔124上设有防止注射液从出液口 124漏出的弹性密封件。优选地,弹性密封件包括橡皮13等弹性物品。在筒体11表面设有刻度尺可以查看输入了多少容量的注射药物。注射器的工作原理是:由于正常使用后,第一活塞113与第一进口 111抵触,第一活塞113和第二活塞114之间的空气已经被释放。再次使用时,需要使用针、细杆等物体从第一进口 111伸入筒体I内,将第一活塞113抵到相应的刻度值,可以预留多一点容量供后续排出针头12的气体使用。然后通过其它注射器将注射药物(液体)输入到第一进口 111和第一活塞113之间的空间内。接着,将针头12与第一进口 111连接。由于空心针体122中有空气,并不利于注射。通过空气压缩泵等气泵慢慢将空气从第二进口 112注入到筒体I内。此时,在筒体I的第一活塞113和第二活塞114之间的气压作用下,第一活塞113慢慢被气压挤压推动注射药物从针头的出液口 124处流出,这样就能排出空心针体122内的空气,等第一活塞113到达指定的需求的刻度时,将橡皮13从针尖121插入至出液口 124,密封出液口 124,防止注射药物继续流出。接着,继续通过气泵打气,直至第二活塞114被气压推至阻挡第二进口 112的空气继续进入筒体内。充气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而定,肌肉较多,皮肤较厚的野生动物可以充气饱满些,肌肉较少的野生动物不需要过分充气,以免压力太大,造成注射药物速度过快的现象。待充气完成后,注射器I已经可以进入发射阶段。当针尖刺入动物的肌肉,在出液口 124的橡皮13由于体积较大,在注射器I的惯性作用力下沿着空心针体122往筒体11方向移动,此时,注射药物在筒体内的气压作用下从出液口进入到野生动物体内,快速完成了注射。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发射器2为容纳注射器的中空圆柱结构,其两端开口,相当于一条长管道,其长度根据实际制定。使用时,将注射器放入发射器的一端,另一端对准野生动物。用口对着有注射器的一端快速吹气,利用空气压力就可以令注射器从发射器一端极速飞向另一端并向野生动物飞去。通过人向有注射器一端的开口吹气就可以将注射器送出发射器,通过不同的吹气量和吹气速度,可以令注射器获得不同的发射速度,操作简单易懂,而且不需要像特制的枪械严格管制,推广更容易。本技术的注射器可以用塑料、金属等材质制作,并不受限于材料的要求。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还包括与第二进口连接的尾3翼。尾翼3可以有效的提高注射器的平稳性,防止注射器被射出后头重尾轻的发生,提高注射的成功率。以上所述仅为解释本技术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野生动物远距离药物自动注射装置,包括注射器和用于远距离发射注射器的发射器,所述注射器包括筒体和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两侧分别设有用于药物输入的第一进口和用于充气的第二进口,筒体内设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活塞头指向第一进口;所述针头包括依次连接的实心针尖、空心针体和连接件,空心针体靠近实心针尖一侧表面设有出液孔;所述发射器为容纳注射器的中空圆柱结构,其两端开口;所述出液孔设有弹性密封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勉陈武彭仕明张马龙王兴金植广林单芬蔡勤辉左珂菁陈绚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动物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