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养殖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02893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31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功能养殖箱,其包括多个养殖箱单体,所述养殖箱单体通过连接管连接固定,养殖箱单体外部套置隔网,每个养殖箱单体内安装有一道或一道以上的挂膜载体。通过连接管把不同数量的养殖箱单体组装成而成,养殖箱单体内设置挂膜载体,用于微生物挂膜生长,能够降解水中污染物,净化养殖水体;又能吸附水中残饵粪便,防止在池底沉积;通过挂膜载体的设置,能够有助于对虾的附着,满足其生活习性;载体上附着的微生物絮凝团和残饵粪便又为对虾提供丰富的饲料。养殖箱单体外面套置一层隔网,对虾能够进出,养殖池中鱼不能进入养殖箱内,实现鱼虾混养,对虾对鱼残饵粪便的综合利用,同时实现养殖池原位水处理。(*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多功能养殖箱,其包括多个养殖箱单体,所述养殖箱单体通过连接管连接固定,养殖箱单体外部套置隔网,每个养殖箱单体内安装有一道或一道以上的挂膜载体。通过连接管把不同数量的养殖箱单体组装成而成,养殖箱单体内设置挂膜载体,用于微生物挂膜生长,能够降解水中污染物,净化养殖水体;又能吸附水中残饵粪便,防止在池底沉积;通过挂膜载体的设置,能够有助于对虾的附着,满足其生活习性;载体上附着的微生物絮凝团和残饵粪便又为对虾提供丰富的饲料。养殖箱单体外面套置一层隔网,对虾能够进出,养殖池中鱼不能进入养殖箱内,实现鱼虾混养,对虾对鱼残饵粪便的综合利用,同时实现养殖池原位水处理。【专利说明】多功能养殖箱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中一种新型多功能养殖箱,可放置于各种养殖池中,实现混合养殖,对残饵粪便综合利用,同时起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技术介绍
混养技术是眼下渔业主管部门及其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一直致力推广的技术。广东省混养技术在全国是一流的。以广东鱼虾鳖混养为例,按照主导性,该模式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以鳖为主,鱼是辅助的,二是以鱼为主,鳖是辅助的,其中虾是最次要的。虾混养一池,摄食同一饲料,如果以南美白对虾为主,这样对于混养经济价值较低的草鱼、罗非鱼来说,主要投喂价格较高的南美白对虾饲料,就会降低经济收入;如果以草鱼、罗非鱼为主,主要投喂价格较低的草鱼或罗非鱼饲料,则降低了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速度,延长了生产周期,推迟了上市时间。更为重要的是,该模式在拖网收虾的时候,鱼虾一起上网,影响虾成活率。目前鱼虾混养新技术中池塘改造技术,就是养殖池塘一角用4分网围成约100平方米的一个独立区域,鱼类由于体积较大,不能到该区域活动,而南美白对虾则能自由进出该区域。投喂时,在独立区域投喂南美白对虾饲料,在独立区域外投喂鱼饲料,收虾的时候,在独立区域采用底笼装虾。当前的鱼虾混养技术,并未充分考虑水质的原位处理,同时对残饵粪便综合利用也未进行充分考虑。为此,本装置以养殖石斑鱼等名贵鱼为混合养殖品种,结合对虾养殖,综合考虑综合利用石斑鱼的残饵粪便,同时进行原位水质处理,故设计一套新型多功能对虾养殖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养殖箱,以实现鱼虾混养。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多功能养殖箱,其包括多个养殖箱单体,所述养殖箱单体通过连接管连接固定,养殖箱单体外部套置隔网,每个养殖箱单体内安装有一道或一道以上的挂膜载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养殖箱单体内设置一道或一道以上的挂膜支架,所述挂膜支架内包括多道依次串联的折板,相邻的折板之间成波浪形,每个折板上均安装一个挂膜固件,所述挂膜载体通过挂膜固件安装在挂膜支架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折板上的挂膜固件分别位于折板的两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网包裹相邻的养殖箱单体之间的间隙。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养殖箱单体包括矩形的框架,所述框架内置有浮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养殖箱单体包括矩形的框架,所述框架下方并行设置两根支撑柱,框架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管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后将相邻的养殖箱单体安装固定,所述挂膜支架安装在框架的两道平行支架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网的孔径在f 10毫米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连接管把不同数量的养殖箱单体组装成而成,养殖箱单体内设置一道或一道以上的挂膜载体,一方面,用于微生物挂膜生长,能够降解水中污染物,净化养殖水体;同时又能吸附水中残饵粪便,防止在池底沉积;另一方面,通过挂膜载体的设置,能够有助于对虾的附着,满足其生活习性;另外,载体上附着的微生物絮凝团和残饵粪便又为对虾提供丰富的饲料。养殖箱单体外面套置一层隔网,对虾能够进出,养殖池中鱼不能进入养殖箱内,实现鱼虾混养,对虾对鱼残饵粪便的综合利用,同时实现养殖池原位水处理。【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养殖箱单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养殖箱单体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应用。参照图1?图3,多功能养殖箱,其包括多个养殖箱单体,所述养殖箱单体通过连接管I连接固定,养殖箱单体外部套置隔网2,每个养殖箱单体内安装有一道或一道以上的挂膜载体3。通过连接管I把不同数量的养殖箱单体组装成而成,养殖箱单体内设置一道或一道以上的挂膜载体3,一方面,用于微生物挂膜生长,能够降解水中污染物,净化养殖水体;同时又能吸附水中残饵粪便,防止在池底沉积;另一方面,通过挂膜载体3的设置,能够有助于对虾的附着,满足其生活习性;另外,载体上附着的微生物絮凝团和残饵粪便又为对虾提供丰富的饲料。养殖箱单体外面套置一层隔网2,对虾能够进出,养殖池中鱼不能进入养殖箱内,实现鱼虾混养,对虾对鱼残饵粪便的综合利用,同时实现养殖池原位水处理。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养殖箱单体内设置一道或一道以上的挂膜支架4,所述挂膜支架4内包括多道依次串联的折板5,相邻的折板5之间成波浪形,这样的设置能增加了挂膜载体3的面积,每个折板5上均安装一个挂膜固件6,所述挂膜载体3通过挂膜固件6安装在挂膜支架上,便于安装生物挂膜载体3,安装拆卸简便。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相邻的折板5上的挂膜固件6分别位于折板5的两侧。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隔网2包裹相邻的养殖箱单体之间的间隙。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养殖箱单体包括矩形的框架7,所述框架7内置有浮子10,以便养殖箱悬浮于养殖池中。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养殖箱单体包括矩形的框架7,所述框架7内置有浮子10,以便养殖箱悬浮于养殖池中,其下方并行设置两根支撑柱8,以便养殖箱与池底保持一定空隙,空隙高度为10?15cm为宜,框架7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安装孔9,所述连接管I安装在所述安装孔9后将相邻的养殖箱单体安装固定,所述挂膜支架4安装在框架7的两道平行支架之间。根据鱼养殖池中,根据实际养殖池的规格,选择适当数量的框架7,框架7尺寸为50cmX50cmX5cm,每个框架7上均设有一定的预留安装孔9,通过连接管I组装而成,然后利用挂膜固件6把挂膜载体3依次固定在箱体内设置的挂膜支架4上,内部结构安装完毕,在组装成的养殖箱框架外表套置一层隔网2。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隔网2的孔径在f 10毫米内,网孔大小可由客户自行选择,以大于I?10毫米为宜,适应性强。以上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多功能养殖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个养殖箱单体,所述养殖箱单体通过连接管连接固定,养殖箱单体外部套置隔网,每个养殖箱单体内安装有一道或一道以上的挂膜载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养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箱单体内设置有一道或一道以上的挂膜支架,所述挂膜支架内包括多道依次串联的折板,相邻的折板之间成波浪形,每个折板上均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养殖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个养殖箱单体,所述养殖箱单体通过连接管连接固定,养殖箱单体外部套置隔网,每个养殖箱单体内安装有一道或一道以上的挂膜载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纯厚揭亮张家松董宏标刘志军肖建彬段亚飞颉晓勇
申请(专利权)人:太阳高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