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的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9905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机清洁装置,它包括清洁布(2)和一个用于卷绕清洁布(2)的卷绕轴(5),其中,卷绕轴(5)具有纵向槽(6)和至少一个可调节地支承在纵向槽(6)中的用于使卷绕轴(5)横截面改变的夹持杆(8)。在夹持杆(8)与清洁布(2)之间安置一个中间衬垫(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机清洁装置,它包括一块清洁布和一个用于卷起清洁布的卷绕轴,其中,卷绕轴具有一个纵向槽和一个可调节地支承在纵向槽中的用于使卷绕轴改变横截面的夹持杆。
技术介绍
这种清洁装置在EP 0 795 402 B1和DE 10 2005 034 041 A1中有说明。在后一个所述现有技术(DE 10 2005 034 041 A1)中令人满意地解决了由于清洁布的干燥和绷紧使清洁布与卷绕轴之间摩擦力增大的问题。该解决方案在于一个夹持杆,该夹持杆在第一位置中由卷绕轴伸出较多,在第二位置中伸出较少。在第一位置中夹持杆可以说由内部将由清洁布构成的布卷夹紧在卷绕轴上。通过夹持杆由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在夹持杆与布卷的内卷层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使布卷可以顺畅地由卷绕轴上轴向拉下。但这里仍未解决夹持杆与内卷层之间存在摩擦的问题。该摩擦可非常大,以致夹持杆仅很费力地才能被转动以便使布卷松开。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在该清洁装置中夹持杆能顺畅地调节。该任务通过具有本专利技术基本特征的清洁装置来解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印刷机清洁装置包括一块清洁布和一个用于卷起清洁布的卷绕轴,其中,该卷绕轴具有一个纵向槽和一个用于使卷绕轴横截面改变的可调节地支承在纵向槽中的夹持杆,其特征在于,在夹持杆与清洁布之间安置一个中间衬垫。由此,夹持杆不再与清洁布直接接触,而是间接地通过中间衬垫。夹持杆与中间衬垫之间的摩擦的摩擦系数可比夹持杆与清洁布直接接触时这两者之间的摩擦系数小。因此尽管由夹持杆在清洁布上施加大的夹紧力,在松开时仍可顺畅地移动夹持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清洁装置可以不同地进一步构造。例如可设有两个夹持杆取代唯一的夹持杆。该夹持杆或每个夹持杆可具有偏心的轮廓,该轮廓在该夹持杆或每个夹持杆转动时通过中间衬垫的变形使卷绕轴横截面改变。也可考虑,该夹持杆或每个夹持杆在相对于卷绕轴成轴向的方向上受拉,以便通过中间衬垫的变形和/或移动改变卷绕轴的横截面。在两种情况下,即夹持杆可转动及夹持杆可拉动,中间衬垫可以是一个薄片。借助该夹持杆或这些夹持杆可使由卷绕轴与中间衬垫共同构成的横截面在清洁布被接收在卷绕轴上之前增大,其方式是,使该夹持杆或每个夹持杆转动或移动到相应的位置中。当清洁布卷绕到卷绕轴和中间衬垫上后,清洁布绷紧地贴靠在这两者上。为了能够将由清洁布构成的布卷不费力地侧向由卷绕轴上拉下,可以将该夹持杆或每个夹持杆转动或拉动到另一位置,使得由卷绕轴和中间衬垫构成的横截面减小并且在卷绕轴与布卷之间形成间隙。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其它的进一步构型。在一个进一步构型中,中间衬垫可通过夹持杆的移动而变形。在另一进一步构型中,中间衬垫可通过夹持杆的移动而移动。在另一进一步构型中,中间衬垫这样安置,使得当夹持杆移动时它被径向移动。在另一进一步构型中,除所述夹持杆外具有另一个同样的夹持杆,后者设置在同一纵向槽中,这两个夹持杆具有彼此面对的杆端部,这些杆端部彼此不连接。该进一步构型在清洁装置设置用于大印刷规格宽度时特别有利,因为两个夹持杆可以构造得比较短,以致它们便于操作。附图说明由下面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及附图中可得知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在结构上和功能上有利的进一步构型。在这些附图中示出图1 一个清洁装置,图2a图1中的清洁装置的一个卷绕轴,图2b图2a中的卷绕轴的侧视图,图3a图2b中卷绕轴带有细节,其中布卷绷紧在卷绕轴上,图3b图3a中的卷绕轴,其中布卷是放松的,及图4a+4b 图2a中的卷绕轴的另一实施例。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中示出一个印刷机的清洁装置1。该清洁装置1包括一块清洁布2,该清洁布可由第一卷绕轴3退绕并可卷绕到第二卷绕轴5上。在洁净时,清洁布2被一个压件4压在待清洁的滚筒上。图2a示出,卷绕轴5具有一个第一纵向槽6和一个第二纵向槽7。在第一纵向槽6中安置一个第一夹持杆8和一个第二夹持杆9。第一夹持杆8的内侧杆端部15和第二夹持杆9的内侧杆端部16不相互连接。在杆端部15,16之间具有相对大的距离。在第二纵向槽7中放置了一个第三夹持杆10和一个第四夹持杆11。根据一个变型方案,在第二纵向槽7中可以取代第三夹持杆10和第四夹持杆11仅放置一根唯一的夹持杆,该夹持杆基本在第二纵向槽7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并在原理上与第三和第四夹持杆10,11同样地工作。图2b中示出第二纵向槽7具有燕尾槽状的断面。图3a中示出第一纵向槽6也具有燕尾槽状的断面并且夹持杆8具有三角形的断面。夹持杆9(参见图2a)与夹持杆8相同地构成。夹持杆10具有在一个方向上比在与其垂直的另一方向上构造得更厚的断面。第四夹持杆11与第三夹持杆10同样地构成。清洁布2的一个端部被夹持在夹持杆10与第二纵向槽7的一个内壁之间,该第二纵向槽与第一纵向槽6一样在卷绕轴5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参见图2a)。夹持杆10在径向上不伸出于纵向槽7之外。在第一夹持杆8与布卷17之间布置一个中间衬垫12,该中间衬垫在径向上伸出于第一纵向槽6之外。中间衬垫12由弹簧片构成并具有角形的断面。中间衬垫12基本在纵向槽6的整个长度上延伸。中间衬垫12伸出于卷绕轴5的圆周线之外,通过此,卷绕轴5的横截面增大。如果夹持杆8插入到纵向槽6中,则夹持杆8从内部将中间衬垫12压在布卷17上。由此布卷17被卷绕轴5绷紧。为了能使夹持杆8,9更易于插入纵向槽6中并且在此能够插入到卷绕轴5与中间衬垫12之间的中间空隙中,由此使中间衬垫12径向抬起,每个夹持杆8,9在其内侧杆端部15,16上具有一个尖端18。该尖端18可以是棱锥或圆锥或截棱锥或截圆锥。为了使布卷17可在轴向上由卷绕轴5上拉下,将布端部在第二纵向槽7中的固定夹持松开并将布卷17被卷绕轴5的张紧也松开。为了松开布端部的固定夹持,使夹持杆10由其在图3a中所示的转动位置转动到与此垂直的转动位置中并且在轴向上从第二纵向槽中拉出。为了使布卷5松弛,将夹持杆8在轴向上从第一纵向槽6中拉出并在此从中间衬垫12下方的区域中运动出来。在此,夹持杆8在中间衬垫12上滑动,但是在小的摩擦下滑动,由此拉出很平滑。由于夹持杆8的拉出产生用于中间衬垫12向卷绕5的中心方向径向移动的自由空间。在移动时,中间衬垫伸入第一纵向槽6中更深,以致在中间衬垫12与布卷17的内卷层之间产生间隙,该间隙使得可以将布卷17由卷绕轴5和中间衬垫12上平滑地拉下。为了能使夹持杆8,9更容易地由卷绕轴5中拉出,由此使中间衬垫12径向下沉,每个夹持杆在其外侧杆端部上具有把手19,该外侧杆端部从卷绕轴5中伸出一些,该把手例如具有两个凹槽用于放入中指及食指。图3b中示出在从中取出夹持杆8至11后的卷绕轴5。重要的是,夹持杆8在其由纵向槽6中轴向拉出时不是在布卷17上滑动,而是在中间衬垫12上滑动。因为中间衬垫12比清洁布2光滑得多,因此在拉出夹持杆8时在该夹持杆与中间衬垫12之间引起的摩擦相对较小。在图4a及4b中示出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是图3a及3b中所示实施例的变型。在图4a及4b所示的该实施例中具有第二纵向槽7和第三夹持杆10以及第四夹持杆11,但在图中未示出。该实施例与图3a及3b中所示实施例的区别主要仅在于第一夹持杆8和第二夹持杆9的运动方式。在图4a及4b中以第一夹持杆8为例表示出,夹持杆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印刷机的清洁装置,包括清洁布(2)和一个用于卷绕清洁布(2)的卷绕轴(5),其中,卷绕轴(5)具有纵向槽(6)和至少一个可调节地支承在纵向槽(6)中的用于使卷绕轴(5)横截面改变的夹持杆(8),其特征在于:在夹持杆(8)与清洁布(2)之间安置一个中间衬垫(12)。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乌多劳滕科洛斯马库斯乌伊莱因
申请(专利权)人: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