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碱玻璃纤维SMC纱成膜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98458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9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碱玻璃纤维SMC纱成膜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混合单体的步骤,混合单体包含功能性单体、醋酸乙烯单体与丙烯酸单体;制备交联剂溶液的步骤,相对于所述单体总量,交联剂含量为1~4质量%;种子乳液聚合反应的步骤,将10质量%的所述混合单体溶液与10质量%的所述交联剂溶液,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以单独滴定的方式进行种子乳液反应;乳液聚合反应步骤,将90质量%的所述混合单体溶液与90质量%的所述交联剂溶液,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以单独滴定的方式进行乳液聚合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碱玻璃纤维SMC纱成膜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碱玻璃纤维SMC纱专用成膜剂的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制备的成膜剂。
技术介绍
玻璃纤维新品种的开发关键在于浸润剂技术,浸润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护作用,增加原丝的润滑性和耐磨性,提高拉伸强度,减少飞毛断丝,满足拉丝及后工序集束成股、短切、纺织等作业要求;另一方面是赋予玻璃纤维与基体材料的相容性,使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提高。成膜剂是浸润剂中的关键组分,也是决定浸润剂性能、分类的依据。它在浸润剂中用量最大,不仅对原丝起集束、粘结作用,还决定玻纤在成型时的工艺性能。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作为浸润剂的成膜剂能赋予玻纤纱优异的硬度,但目前国内的PVAc乳液绝大多数属于阴离子型,与玻纤浸润剂中的阳离子型润滑剂、抗静电剂匹配性很不好,严重影响浸润剂的稳定性,并直接影响玻纤纱或毡的质量,所有常见的PVAc乳液都不能适用于玻纤浸润剂。因此,开发能赋予玻纤良好的硬挺性、集束性、切割性、抗静电性和浸透性且价格适中的非离子型PVAc乳液在经济和技术上都很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碱玻璃纤维SMC纱用成膜剂的制备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碱玻璃纤维SMC纱成膜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混合单体的步骤,混合单体包含功能性单体、醋酸乙烯单体与丙烯酸单体;????制备交联剂溶液的步骤,相对于所述单体总量,交联剂含量为1~4质量%;种子乳液聚合反应的步骤,将10质量%的所述混合单体溶液与10质量%的所述交联剂溶液,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以单独滴定的方式进行种子乳液聚合反应;乳液聚合反应步骤,将90质量%的所述混合单体溶液与90质量%的所述交联剂溶液,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以单独滴定的方式进行乳液聚合反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碱玻璃纤维SMC纱成膜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混合单体溶液的步骤,该步骤使用选自由三水合醋酸钠、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碳酸氢钠、十水碳酸氢钠组成的群中至少一种化合物的电解质,选自由聚氧乙烯醚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碳原子数在10~25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组成的群中至少一种化合物的乳化剂,混合单体包含功能性单体、醋酸乙烯单体与丙烯酸单体,所述功能性单体为含有C=C双键的有机硅化合物;制备交联剂溶液的步骤,所述交联剂选自N-正丁氧甲基丙烯酰胺、N-异丁氧甲基丙烯酰胺、N-苯甲氧甲基丙烯酰胺、羟甲基丙烯酰胺的氮羟类化合物,相对于所述单体总量,交联剂含量为1~4质量%;种子乳液聚合反应的步骤,将10质量%的所述混合单体溶液,10质量%的所述交联剂溶液,在氧化-还原引发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军胡丽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方亚科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王国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