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端面磨床的料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97341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9 0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双端面磨床的料盘,包括圆盘体,所述圆盘体上设有多组工位孔,所述每组工位孔中,同组的每个工位孔与圆盘体中心的距离相等,所述圆盘体的中心设有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工位孔中设有料套,所述圆盘体侧面对应于每个工位孔的位置设有直通至工位孔的螺丝孔,一螺丝穿过所述螺丝孔将料套抵紧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双端面磨床的料盘,包括圆盘体,所述圆盘体上设有多组工位孔,所述每组工位孔中,同组的每个工位孔与圆盘体中心的距离相等,所述圆盘体的中心设有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工位孔中设有料套,所述圆盘体侧面对应于每个工位孔的位置设有直通至工位孔的螺丝孔,一螺丝穿过所述螺丝孔将料套抵紧固定。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节省成本。【专利说明】一种用于双端面磨床的料盘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磨床用料盘,尤其是一种适用于轴承套的双端面磨床用料盘。
技术介绍
轴承在生产过程中,轴承套需要进行磨削加工,以使其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达到设计要求。而轴承套的磨削一般都是在磨床上进行。目前适用于轴承套的双端面磨床中所使用的料盘为圆形,所述料盘上均匀设有多个工位孔,每个工位孔与料盘中心的距离相等,所述工位孔的大小依据所磨削的轴承套大小而定。在磨削时,轴承套是放置于工位孔中,但由于在磨削时,轴承套与料盘的工位孔之间会有很大的摩擦,这些摩擦会使工位孔很快变形,而只要工位孔稍微变形,就会使轴承套在磨削时精度不够,从而影响加工质量,这时就需要更换料盘了。由于料盘造价昂贵,经常更换料盘非常浪费,所以,后来就改进了技术方案,改为在工位孔上再安装一料套。现有技术中,料套分为内套和外套,所述内套由于加工工艺,需要内外圈经过打磨后,经过压套工序,压紧在外套中。所述外套设有侧沿,侧沿上设有多个螺丝孔一,在料盘正面的对应位置也设有多个螺丝孔二,然后通过螺丝将外套固定于料盘上。实际操作时,将轴承套放置于内套中。采用这种方案,摩擦主要作用于内套,内套更换频繁。由于内套造价相对料盘为低,所以,相对节约了成本。但是,内套制造也比较麻烦,而且需要内外圈打磨后经过压套程序压紧在外套中,安装很麻烦。另外就是外套设有外沿,且需要多个螺丝固定在料盘上,这样外套就占用了比较大的空间,且安装也比较麻烦,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简便且更换成本较低的适用于轴承套的双端面磨床用料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双端面磨床的料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上均匀设有多个工位孔,所述每个工位孔与盘体中心的距离相等,所述盘体的中心设有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工位孔中设有料套,所述盘体侧面对应于每个工位孔的位置设有直通至工位孔的螺丝孔一,螺丝一穿过所述螺丝孔一将料套抵紧固定。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点还在于:所述料套为空心圆柱体.所述料套的内外径之差为4mm-10mm。所述工位孔直径与料套外径之差为0.103mm-0.170mm。所述料套内径与所需磨削的轴承套外径之差为0.154mm-0.166mm。所述料套内圈经打磨光滑。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将原来的外套跟内套改成只需一个外套,省去了原来内套需要内外圈打磨以及将内套压进外套的过程,节省了人力和成本。2.本专利技术的料套为中空的圆柱体,与原外套相比,少了侧沿部分,可以节省材料,且减少了外套占用的空间,可以在料盘上设置工位孔时,相对以前多设置一到两个,从而提高了料盘的利用率。3.现有技术由于需要将内套压进外套中,为了节省空间,通常内套的厚度很小,在摩擦变形后,只有遗弃,而本专利技术由于少了内套,从而可以增加料套的厚度,在料套由于摩擦变形而需要更换时,可以将该料套打磨成稍大的规格继续使用,从而节省了材料和降低了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料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料套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盘体、2工位孔、3料套、4螺丝孔一、5螺丝一、6内套、7外套、71侧沿、72外套主体、73螺丝孔二、74螺丝二、8螺丝孔三、9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用于双端面磨床的料盘,包括盘体I,所述盘体I上均匀设有多个工位孔2,所述每个工位孔2与盘体中心的距离相等,所述盘体的中心设有轴孔9,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工位孔2中设有料套3,所述盘体I侧面对应于每个工位孔2的位置设有直通至工位孔的螺丝孔一 4,螺丝一 5穿过所述螺丝孔一 4将料套3抵紧固定。所述料套3为空心圆柱体,内外径之差为4mm-10mm。所述工位孔2直径与料套3外径之差为0.103mm-0.170mm。所述料套内径与所需磨削的轴承套外径之差为0.154mm-0.166mm。所述料套内圈经打磨光滑。实际使用时,将盘体的轴孔9与磨床的轴相连,将料套3的内圈打磨光滑,然后放置进工位孔2中,螺丝一 5穿过螺丝孔一 4将料套3抵紧固定。然后将轴承套放入料套中,转动盘体1,使轴承套进入打磨区进行磨削。现有技术如图2和图3所示,一般是先将外套7的内圈打磨光滑,并将内套6内外圈均打磨光滑,然后将内套6压进外套7中。外套7包括外套主体72和侧沿71,所述侧沿71上均匀设有多个螺丝孔二 73,将带有内套的外套放入工位孔中,每个工位孔的周围对应于外套侧沿的螺丝孔二部位设有螺丝孔三8,然后用螺丝二 74穿过对应的螺丝孔将外套固定于料盘的盘面上。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后,相对现有技术,可以减少一个内套,从而省去了原来内套需要内外圈打磨以及将内套压进外套的过程,而且由于少了内套,从而可以增加本专利技术料套的厚度,在料套由于摩擦变形而需要更换时,可以将该料套打磨成稍大的规格继续使用,从而节省了材料和降低了成本,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料套为中空的圆柱体,与原外套相比,少了侧沿部分,可以节省材料,且减少了外套占用的空间,可以在料盘上设置工位孔时,相对以前多设置一到两个,从而提高了料盘的利用率。【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双端面磨床的料盘,包括盘体(1),所述盘体(I)上均匀设有多个工位孔(2),所述每个工位孔与盘体中心的距离相等,所述盘体的中心设有轴孔(9),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工位孔(2)中设有料套(3),所述盘体(I)侧面对应于每个工位孔(2)的位置设有直通至工位孔(2)的螺丝孔一(4),螺丝一(5)穿过所述螺丝孔一(4)将料套(3)抵紧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端面磨床的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套(3)为空心圆柱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双端面磨床的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套(3)内外径之差为4mm-1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端面磨床的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孔(2)直径与料套(3)外径之差为0.103mm-0.17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端面磨床的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套内径与所需磨削的轴承套外径之差为0.154mm-0.166mm。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双端面磨床的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套内圈经打磨光滑。【文档编号】B24B7/17GK103817569SQ201410101298【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8日 【专利技术者】徐华林 申请人:安徽利达汽车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双端面磨床的料盘,包括盘体(1),所述盘体(1)上均匀设有多个工位孔(2),所述每个工位孔与盘体中心的距离相等,所述盘体的中心设有轴孔(9),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工位孔(2)中设有料套(3),所述盘体(1)侧面对应于每个工位孔(2)的位置设有直通至工位孔(2)的螺丝孔一(4),螺丝一(5)穿过所述螺丝孔一(4)将料套(3)抵紧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华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利达汽车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