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中的配管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96188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8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以轻量结构稳定地安装较多的配管的工程机械的配管安装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拆楼机等工程机械中的安装配管(60)的结构。该结构包括:至少一对突出部(41),通过使前动臂(25b)的侧板(25b3)的端部向上方突出而形成;架设部件(42),架设于一对突出部(41)上;以及连接部,将突出部(41)和架设部件(42)的端部连接,其中,多个配管(60)被固定在架设部件(42)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以轻量结构稳定地安装较多的配管的工程机械的配管安装结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拆楼机等工程机械中的安装配管(60)的结构。该结构包括:至少一对突出部(41),通过使前动臂(25b)的侧板(25b3)的端部向上方突出而形成;架设部件(42),架设于一对突出部(41)上;以及连接部,将突出部(41)和架设部件(42)的端部连接,其中,多个配管(60)被固定在架设部件(42)上。【专利说明】工程机械中的配管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程机械中的配管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液压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包括起伏自如地安装在主机上的动臂和以水平轴为中心转动自如地安装在该动臂顶端的斗杆。并且,多个配管被安装在动臂或斗杆的上板等上,并沿该动臂等延伸。各配管用于引导以液压驱动动臂或斗杆顶端的作业装置的工作油等。一般而言,各动臂和斗杆呈筒状。这些动臂和斗杆通过将一对侧板焊接于较长的上板及下板两侧而制造。配管固定用的块体通过焊接被固定于上板表面。配管通过螺栓紧固于固定在上板表面上的块体和安装金属件之间。由此,配管被固定在块体上。在此种配管安装结构中,要求动臂或斗杆等的上板具有强度。然而,配管固定用的块体通过焊接安装在上板上。因此,在使用工程机械时,在弯曲应力等应力作用在动臂或斗杆上的情况下,存在应力集中在块体的焊接端部的可能性。因此,动臂或斗杆的上板中的该焊接端部的周边部的疲劳强度有可能下降。特别是,在拆楼机或装卸机等工程机械中,有时使用包括较长的动臂和斗杆的附属装置。因此,从使用工程机械时的稳定性等角度出发,需要采取减小动臂或斗杆的上板等的板厚或缩小动臂或斗杆的截面积等措施,来实现轻量化。另一方面,较长的附属装置与反铲挖掘机(backhoe)等相比长,且容易被施加较大的弯曲负荷等。因此,有可能在上板的块体焊接端部发生应力集中。由此,在焊接端部的周围的动臂或斗杆的上板中可能发生龟裂。因此,存在难以实现轻量化的问题。对上述有关配管固定的问题,以往已提出如下对策。首先,专利文献I的配管固定结构为固定配管而设有较长的板状的跨越部件。跨越部件的两端设有折弯部。该跨越部件沿动臂的上板设置在该动臂的宽度方向上。该跨越部件一端的折弯部的顶端与其中一侧的动臂侧板相抵接。螺合于跨越部件另一端的折弯部的螺孔中的螺栓的顶端部按压于另一侧的动臂侧板上。由此,跨越部件被固定在动臂上侧。通过此种结构,能够在将多个配管预先固定在跨越部件上的状态下,通过该跨越部件一端的折弯部的顶端及固定在另一端的折弯部上的螺栓的顶端从两侧面夹紧动臂,由此将多个配管固定在动臂上。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配管固定结构中,通过使动臂侧板的一部分向上方延伸而形成突起。该突起中形成有多个贯穿孔。固定配管的U型螺栓等固定件的顶端部贯穿该贯穿孔。U型螺栓的顶端部用螺母予以紧固。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I所述的配管固定结构中,由跨越部件的折弯部和螺栓从两侧面夹紧动臂,借助该夹紧力将配管和跨越部件固定在动臂上。但上述的固定方法与焊接等固定方法相比不稳定。其结果,在工程机械运转时,当较大的弯曲负荷作用于动臂的情况下,跨越部件有可能偏移或从动臂脱落。此外,使用液压剪(nibbler)、破碎装置等发生较大振动的作业装置来作为安装在斗杆顶端的作业装置时,由于配管内部的工作油的脉动或在配管中传播的振动,跨越部件有可能偏离指定位置。而且,为了提高跨越部件的夹紧力,需要增大跨越部件的截面积来增强刚性。因此,跨越部件自重可能会增大。另一方面,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述的配管固定结构中,通过使动臂侧板的一部分向上方延伸而形成突起。配管通过U型螺栓等固定件紧固在突起上。在此种结构中,即便在动臂两侧的侧板分别形成有突起的情况下,能够固定在该突起上的配管的数量也以两个为限。因此,顶多在上述突起上固定构成一个往复的回路的一对配管。所以,难以固定较多的配管。一般而言,在较长的附属装置的顶端安装液压驱动的液压剪、抓斗机(grapple)等作业装置时,为了供应用于使上述作业装置工作的工作油,需要较多的配管数(例如,构成四至五个往复回路需要四、五对配管)。但在如上所述的专利文献2所述的配管结构中,难以将上述配管全部固定在突起上。专利文献1:日本技术公开公报实开昭59-168086号专利文献2:日本技术公开公报实开昭61-198352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以轻量结构稳定地安装较多的配管的工程机械的配管安装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工程机械中的配管安装结构,用于将多个配管安装于工程机械所具备的动臂和斗杆中的至少一者的外周面,其中,所述动臂起伏自如地安装在主机上,所述斗杆安装在该动臂顶端并以水平轴为中心转动自如,所述配管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对象部分,被设置在所述动臂和所述斗杆中的至少一者上,用于安装所述多个配管,所述安装对象部分具有上板、设置于从该上板向下方偏离的位置上的下板以及设置于该上板及下板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一对侧板,并且,通过使所述上板、所述下板或所述侧板的端部向外侧突出而形成有至少一对突出部;架设部件,架设于所述一对突出部之间,且固定有所述多个配管;以及连接部,将所述突出部与所述架设部件的端部连接。【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程机械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有超长附属装置的拆楼机的折叠状态的概略侧视图。图2是图1的作业附属装置的折叠状态的侧视图。图3是图1的作业附属装置的伸长状态下的上动臂周边的放大侧视图。图4是图1的作业附属装置的伸长状态下的上动臂周边的放大俯视图。图5是图1的前动臂的侧视图。图6是图5的前动臂顶端侧的配管安装部分的放大侧视图。图7是图5的前动臂顶端侧的配管安装部分的放大俯视图。图8是从前动臂基部侧观察图5的前动臂顶端侧的配管安装部分的图。图9是图5的前动臂基部侧的配管安装部分的放大侧视图。图10是图5的前动臂基部侧的配管安装部分的放大俯视图。图11是从前动臂基部侧观察图5的前动臂基部侧的配管安装部分的图。图12是图1的上动臂侧视图。图13是图12的上动臂顶端侧的配管安装部分的放大侧视图。图14是图12的上动臂顶端侧的配管安装部分的放大俯视图。图15是从上动臂基部侧观察图12的上动臂顶端侧的配管安装部分的图。图16是图1的主动臂的侧视图。图17是图16的主动臂顶端侧的配管安装部分的放大侧视图。图18是从主动臂顶端侧观察图16的主动臂顶端侧的配管安装部分的图。图19是图16的主动臂顶端侧的配管安装部分的放大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工程机械的一实施方式,与
技术介绍
的说明相对应,以带有超长附属装置的拆楼机为适用对象。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拆楼机包括主机23和作业附属装置24。主机23包括履带式下部行走体21和上部回转体22。上部回转体22搭载在该下部行走体21上,且以垂直轴为中心回转自如。作业附属装置24安装在主机23的前部。作业附属装置24包括动臂25、较短的上动臂(inter-boom) 26、斗杆27和作业装置(未图示)。动臂25起伏自如地安装在主机23上,具体而言安装在上部回转体22上。动臂25包括主动臂25a、前动臂25b和插入臂(insert boom) 25cl、25c2。上动臂26安装于该前动臂25b的顶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程机械中的配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将多个配管安装于工程机械所具备的动臂和斗杆中的至少一者的外周面,其中,所述动臂起伏自如地安装在主机上,所述斗杆安装在该动臂顶端并以水平轴为中心转动自如,所述配管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对象部分,被设置在所述动臂和所述斗杆中的至少一者上,用于安装所述多个配管,所述安装对象部分具有上板、设置于从该上板向下方偏离的位置上的下板以及设置于该上板及下板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一对侧板,并且,通过使所述上板、所述下板或所述侧板的端部向外侧突出而形成有至少一对突出部;架设部件,架设于所述一对突出部之间,且固定有所述多个配管;以及连接部,将所述突出部与所述架设部件的端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崇伸重成泰志山崎隆典
申请(专利权)人:神钢建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