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环保型青鱼饲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935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型青鱼饲料,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下列组分组成:高筋面粉、白鱼粉、血粉、豆粕、菜籽粕、棉籽粕、鱼油、豆油、植酸酶、磷酸二氢钙、食盐、包膜赖氨酸、包膜蛋氨酸、添加剂;所述添加剂为鱼用维生素预混料和矿物质预混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饲料针对青鱼,以可消化氨基酸为设计依据,可提高青鱼对饲料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养殖效益,同时降低了饲料中氮和磷的流失,改善了养殖水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专用于青鱼的饲料,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青鱼饲料,特别适合于青鱼养殖水质的改善和养殖尾水达标排放。
技术介绍
青鱼,又称“螺蛳青”,体型呈圆筒型,尾部侧扁,腹部圆;体背及体侧上半部青黑色,腹部乳白色,是我国的四大家鱼之一,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然而,水产养殖过程中会产生水污染问题。我国的水污染问题相当严重,据有关部门对全国13.46万公里河流和322座水库进行的水质评价,近40%的河水受到了严重污染。全国七大水系412个监测断面中,劣V类的水占27.9%,即近1/3用于农业灌溉的水都不合格,90%的城市的地下水已经被污染。在部分地区和流域,水污染已经明显呈现出从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陆地向海洋发展的趋势。张维理等研究指出,中国水污染的核心问题是氮(N)、磷(P)富营养化。一般来说,无机氮和总磷分别为300毫克/立方米和20毫克/立方米,就可以认为水体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而根据中科院南京地理湖泊研究所的观测,目前整个太湖平均N、P含量分别高于标准10倍以上。因此,削减N、P流入是水域污染治理的关键。从N、P污染来源看,就太湖而言,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中,来自农田流入太湖的养分贡献率占20%,来自水产、畜禽养殖占40%,来自城镇生活污水和污泥占20%~30%,还有其他来源占10%~20%,说明水产养殖造成的自身污染不可小觎。最近关于海南省近岸海域水产养殖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也显示,水产养殖不仅导致近岸海洋生物数量增加,生物多样性降低,更主要的是导致水体N、P提高,藻类大量繁殖,极易暴发海水赤潮。水产养殖过程中N、P输入的源头是饲料,饲料质量的优劣对养殖污染的大小起决定性作用。饲料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投入水中未被摄食部分的污染,包括颗粒饲料中的粉尘、颗粒饲料在被摄食前营养成份的-->溶失和沉入水底的残饵。二是水产动物排泄物,包括未消化吸收随粪便排出体外的N、P及蛋白质代谢终产物氨氮等。有资料表明,在投饲过程中饲料损失约为13.87%~23.09%;水产动物对摄入体内的总氮有73%的量要作为排泄物排出体外而进入水中,对磷则有76%排出体外。因此,开发环保型饲料,进一步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鱼类对饲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了饲料中氮和磷的流失,是改善养殖水质的关键。目前,已经有部分环保型鱼类饲料面世,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0998375A公开了一种鲈鱼环保型高效配合饲料,主要由枯草芽胞杆菌0.05-0.15、植酸酶0.01-0.04、非淀粉多糖酶0.04-0.08、红鱼粉23-37、大豆粕8-25、花生麸7-18、肉骨粉3-15、乌贼内脏粉3-8、高筋面粉18-25、大豆卵磷脂1.0-2.0、豆油1.0-2.0、海鱼油2.0-3.0、氯化胆碱0.3-0.6、维生素C-磷酸酯(35%)0.05-0.1、磷酸二氢钙0.5-1.0、复合多维0.2-0.5和复合矿物盐0.5-1.5组成;其饲料系数为1.1~1.4,且N、P排泄率比普通饲料降低10~15%。然而,上述饲料的配方主要是通过添加外源酶制剂及微生态制剂来提高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成本较高,且仅仅是针对鲈鱼而言的;而目前我国对青鱼饲料的配制仍是以饲料原料中各成分的化学含量为基础,缺少对原料生物利用率的研究,使配方中营养成分的供应量与鱼类的营养需求存在较大差异,饲料中的氮、磷利用率较低,给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现阶段,我国水产养殖已基本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水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这些情况都决定了我国水产养殖业将向保水渔业发展。因此,开发环保型青鱼饲料,使之既适合于青鱼养殖,又能减少对水体的氮、磷输出,对于养殖水质的改善和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有着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型青鱼饲料,以提高饲养青鱼过程中N、P的消化吸收率和沉积率,降低饲料系数。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保型青鱼饲料,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下列组分组成:高筋面粉        19~25%白鱼粉          18~25%-->血粉                1.5~2.5%豆粕                15~27%菜籽粕              5~17.2%棉籽粕              13~31%鱼油                1%豆油                1~2%植酸酶              800~1500U/kg饲料磷酸二氢钙          0~1%食盐                0.2~0.3%包膜赖氨酸          0.1~0.3%包膜蛋氨酸          0.1~0.3%添加剂              1~1.5%所述添加剂为鱼用维生素预混料和矿物质预混料。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环保型青鱼饲料,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下列组分组成:高筋面粉            19.8%白鱼粉              25%血粉                2%豆粕                15%菜籽粕              5%棉籽粕              28.5%鱼油                1%豆油                1~2%植酸酶              800~1500U/kg饲料磷酸二氢钙          0~1%食盐                0.3%包膜赖氨酸          0.3%包膜蛋氨酸          0.1%添加剂              1%所述添加剂为鱼用维生素预混料和矿物质预混料。-->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添加剂为市售的北京桑普公司生产的鱼用维生素预混料和矿物质预混料。所述包膜赖氨酸、包膜蛋氨酸为市售产品,添加量指有效含量。上述技术方案中,饲料的组分及配比是以青鱼自身的可消化氨基酸为设计依据,即根据青鱼对不同蛋白源及氨基酸的生物利用率来选取各种原料并设计配方以实现饲料氨基酸的平衡,从而保障原料中的蛋白质(氮)能被有效利用;并使用植酸酶提高饲料磷的利用效率;采用包膜赖氨酸及蛋氨酸调节饲料氨基酸的平衡;采用包膜的氨基酸剂型可以起到氨基酸的缓释作用,有利于其消化吸收。本专利技术的青鱼饲料可通过挤压膨化加工工艺制作,该方法是现有技术。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采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以青鱼的可消化氨基酸为设计依据,根据青鱼对不同原料中的蛋白源及氨基酸的生物利用率来配置原料以实现饲料氨基酸的平衡,提高了青鱼对饲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了饲料中氮和磷的流失,改善了养殖水质;试验发现,本专利技术的饲料系数低于1.1,蛋白质效率高于2.0,而市售饲料一般分别为1.4和1.7左右。2.由于植物性饲料中有大量抗营养因子,当抗营养因子含量较高时会通过各种途径对青鱼产生毒副作用,从而影响生长和抗病力,并可导致疾病;本专利技术以各组分对青鱼生长和生理机能的影响的研究结果为基础,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各种植物性饲料的交互作用及其大小,在此基础上确定添加上限,从而避免了抗营养因子的毒副作用,保证青鱼健康生长。3.由于植物性饲料中约三分之二的磷是植酸磷,不能被利用,不仅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保型青鱼饲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下列组分组成: 高筋面粉 19~25% 白鱼粉 18~25% 血粉 1.5~2.5% 豆粕 15~27% 菜籽粕 5~17.2% 棉籽粕 13~31% 鱼油 1% 豆油 1~2% 植酸酶 800~1500U/kg饲料 磷酸二氢钙 0~1% 食盐 0.2~0.3% 包膜赖氨酸 0.1~0.3% 包膜蛋氨酸 0.1~0.3% 添加剂 1~1.5% 所述添加剂为鱼用维生素预混料和矿物质预混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青鱼饲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下列组分组成:高筋面粉        19~25%白鱼粉          18~25%血粉            1.5~2.5%豆粕            15~27%菜籽粕          5~17.2%棉籽粕          13~31%鱼油            1%豆油            1~2%植酸酶          800~1500U/kg饲料磷酸二氢钙      0~1%食盐            0.2~0.3%包膜赖氨酸      0.1~0.3%包膜蛋氨酸      0.1~0.3%添加剂          1~1.5%所述添加剂为鱼用维生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春芳陈敏泉叶元土吴东峰丁瑶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湖州润丰饲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