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单电级摩擦电传感器及应用。
技术介绍
1、传统的基于电力的冷却技术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碳排放进一步引发了频繁的极端天气异常和显著的温室效应。利用被动辐射冷却(prc)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膜能通过反射太阳光(aw 0.3-2.5μm)并通过大气的透明窗口(aw 8-13μm)散发自身热量,从而避免了这种恶性循环,因而受到广泛关注。
2、但是,目前具有被动辐射冷却功能的纳米纤维膜存在制造成本昂贵、制造工艺复杂、夜间过冷、功能单一等问题。
3、例如,中国专利cn111996679b公开了一种彩色辐射制冷柔性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薄膜采用低效的静电纺丝技术,虽然具有夜间过冷的缺陷,但缺少更多的功能;中国专利cn115926235b公开了一种太阳光透过率可调的辐射冷却细菌纤维素纳米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虽然该复合薄膜具有辐射冷却性能和隔热性能,但该复合薄膜的制备过程复杂,步骤繁琐,也缺乏更多功能;wang等采用传统低效的静电纺丝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素蛋白溶液中无水氯化钙和脱胶除杂后的丝素蛋白的质量比为1:6-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素蛋白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5-20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Ms/TiO2/丝素蛋白纺丝液中TiO2的添加量为5-15wt%,PCMs的添加量为1-5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素蛋白溶液中无水氯化钙和脱胶除杂后的丝素蛋白的质量比为1:6-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素蛋白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5-20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ms/tio2/丝素蛋白纺丝液中tio2的添加量为5-15wt%,pcms的添加量为1-5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喷射纺丝技术采用的同轴纺丝针头规格为17+22g,针头内通道连接纺丝液,外通道连接气流,且尼龙接收网固定在接地金属多孔板上,针头距离接收网35-4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喷射纺丝过程中,气流压力维持在0.2-0.25mpa,辅助电场电压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清,鲁诗语,李琴,郑帅,李嘉妮,鲁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