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自动切带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92088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8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切带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自动切带机,包括机架,送料机构设置于承料机构和导料机构之间,横梁设置于导料机构的上方,切割部件设置于横梁的一端的下表面,送料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主送料辊和上送料辊,主送料辊的一端连接有传动轮,横梁的一端连接有驱动部件,传动轮、驱动部件和切割部件均与控制箱连接,切割部件还与激光发生器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包括并排设置的主送料辊和上送料辊的送料结构,主送料辊就能带动经过送料机构的带料向前或向后运动,从而实现带料在Y轴方向的往复运动,从而不必再设置Y横梁,进而简化了切带机的结构,体积较小,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切带机
,尤其涉及一种激光自动切带机,包括机架,送料机构设置于承料机构和导料机构之间,横梁设置于导料机构的上方,切割部件设置于横梁的一端的下表面,送料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主送料辊和上送料辊,主送料辊的一端连接有传动轮,横梁的一端连接有驱动部件,传动轮、驱动部件和切割部件均与控制箱连接,切割部件还与激光发生器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包括并排设置的主送料辊和上送料辊的送料结构,主送料辊就能带动经过送料机构的带料向前或向后运动,从而实现带料在Y轴方向的往复运动,从而不必再设置Y横梁,进而简化了切带机的结构,体积较小,降低了生产成本。【专利说明】一种激光自动切带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切带机
,尤其涉及一种激光自动切带机。
技术介绍
激光自动切带机是将激光束照射到工件表面时释放的能量来使工件融化并蒸发,以达到切割和雕刻的目的,具有精度高、切割快速、不局限于切割图案限制、自动排版节省材料、切口平滑和加工成本低等特点。具体的,它是利用从激光发生器发射出的激光束,经光路系统,聚焦成高功率密度的激光束照射条件,激光热量被工件材料吸收,工件温度急剧上升,到达沸点后,材料开始汽化并形成孔洞,伴随高压的气流,随着光束与工件相对位置的移动,最终使材料形成切缝,切缝处的熔渣被一定压力的辅助气体吹除。现有技术中的激光切割(带)机一般包括网带工作平台、位于该网带工作平台上方的X横梁、位于该网带工作平台左右两侧的Y横梁和激光切割头,其中的X横梁和Y横梁分别用于驱动网带在X轴和Y轴方向的移动,两个横梁的设置使得整台切带机的结构较为复杂,体积较大,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激光自动切带机,其巧妙的利用送料运动来实现激光切带机通常的Y向运动,从而简化了切带机的结构,体积较小,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激光自动切带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激光发生器、承料机构、送料机构、控制箱、横梁、导料机构和切割部件,所述送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承料机构和所述导料机构之间,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导料机构的上方,所述切割部件设置于所述横梁的一端的下表面,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主送料辊和上送料辊,所述主送料辊的一端连接有传动轮,所述横梁的一端连接有驱动部件,所述传动轮、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切割部件均与所述控制箱连接,所述切割部件还与所述激光发生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激光自动切带机的一种改进,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左支座和右支座,所述左支座和所述右支座平行设置,并且所述主送料辊的两端和所述上送料辊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左支座和所述右支座上。作为本专利技术激光自动切带机的一种改进,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带厚调节机构,所述带厚调节机构与所述上送料辊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激光自动切带机的一种改进,所述左支座和所述右支座均包括匹配的上支座和下支座,所述主送料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支座连接,所述上送料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支座连接,所述带厚调节机构与所述上支座螺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激光自动切带机的一种改进,所述导料机构包括挡料板、支撑板和导料块,所述导料块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所述挡料板的一端与所述导料块的一端连接,并且所述挡料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作为本专利技术激光自动切带机的一种改进,所述挡料板设置为倒U形,并且所述挡料板的两端位于所述主送料辊和所述上送料辊的两侧。作为本专利技术激光自动切带机的一种改进,所述挡料板和所述导料块均设置为偶数个,每两个所述挡料板平行设置组成一个挡料槽,每两个所述导料块平行设置组成一个导料槽。作为本专利技术激光自动切带机的一种改进,所述挡料板与所述导料块螺接,所述导料块与所述支撑板螺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激光自动切带机的一种改进,所述承料部件包括限位支架和用于支撑原料带盘的承料支架,所述承料支架和所述限位支架平行设置,所述承料支架位于所述限位支架的上方,并且所述承料支架和所述限位支架的两端均固定于所述机架上。作为本专利技术激光自动切带机的一种改进,所述切割部件的下方设置有回收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包括并排设置的主送料辊和上送料辊的送料结构,而其主送料机构还连接有传动轮,传动轮与控制箱连接,这样,主送料辊就能带动经过送料机构的带料向前或向后运动,从而实现带料在Y轴方向的往复运动,也就是说,主送料辊承担了带料在Y轴方向运动的任务,从而不必再设置Y横梁,进而简化了切带机的结构,体积较小,降低了生产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送料机构的的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送料机构的的分解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送料机构的的左视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导料机构的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导料机构的的分解图。其中,1-机架,2-激光发生器,3-承料机构,31-承料支架,32-限位支架,33-承料盘,4-送料机构,41-主送料辊,42-上送料辊,43-传动轮,44-左支座,45-右支座,46-带厚调节机构,47-上支座,48-下支座,5-控制箱,6-横梁,7-导料机构,71-挡料板,72-支撑板,73-导料块,74-条形槽,8-切割部件,9-驱动部件,10-回收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如图1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激光自动切带机,包括机架1,机架I上设置有激光发生器2、承料机构3、送料机构4、控制箱5、横梁6、导料机构7和切割部件8,送料机构4设置于承料机构3和导料机构7之间,横梁6设置于导料机构7的上方,切割部件8设置于横梁6的一端的下表面,送料机构4包括并排设置的主送料辊41和上送料辊42,主送料辊41的一端连接有传动轮43,横梁6的一端连接有驱动部件9,传动轮43、驱动部件9和切割部件8均与控制箱5连接,切割部件8还与激光发生器2连接。其中,承料机构3用来承载原料带盘33,并散料至送料机构4 ;送料机构4将带料输送到导料机构7处,并承担Y向运动任务,使带料沿Y轴方向作往复运动。导料机构7用于对带料进行导向。其中,送料机构4还包括左支座44和右支座45,左支座44和右支座45平行设置,并且主送料辊41的两端和上送料辊4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左支座44和右支座45上。送料机构4还包括带厚调节机构46,带厚调节机构46与上送料棍42连接,通过调节带厚调节机构46,可以调节主送料辊41和上送料辊42之间的间距,以使其适用于具有不同厚度的带料。左支座44和右支座45均包括匹配的上支座47和下支座48,主送料辊41的两端分别与下支座48连接,上送料辊42的两端分别与上支座47连接,带厚调节机构46与上支座47螺接。其中,下支座48上设置有U形缺口,上支座47正好嵌入该U形缺口内。导料机构7包括挡料板71、支撑板72和导料块73,导料块73设置于支撑板72的下方,挡料板71的一端与导料块73的一端连接,并且挡料板71设置于支撑板72的一侧。挡料板71设置为倒U形,并且挡料板71的两端位于主送料辊41和上送料辊42的两侧,使带料能准确的沿Y轴方向导出。挡料板71和导料块73均设置为偶数个,每两个挡料板71平行设置组成一个挡料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激光自动切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激光发生器、承料机构、送料机构、控制箱、横梁、导料机构和切割部件,所述送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承料机构和所述导料机构之间,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导料机构的上方,所述切割部件设置于所述横梁的一端的下表面,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主送料辊和上送料辊,所述主送料辊的一端连接有传动轮,所述横梁的一端连接有驱动部件,所述传动轮、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切割部件均与所述控制箱连接,所述切割部件还与所述激光发生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玉东尹德生游雪英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力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