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伟彬专利>正文

一种分纸机的压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8317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分纸机的压线装置,包括上压线轮安装座、活动安装在上压线轮安装座上的上压线轮、与上压线轮配对设置的下压线轮、下压线轮安装座及对上压线轮进行上下高度控制的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线轮安装座的前、后端分别安装有上压线轮及高度调节机构,该上压线轮可互换安装在上压线轮安装座的左右两侧;与其对应的下压线轮安装座的前、后端相应设有可左右互换安装的下压线轮。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为一微形汽缸,安装在上压线轮的上方,汽缸的活塞杆端部与上压线轮连接,汽缸活塞杆的上下运动对上压线轮进行高度调节。采用该结构的分纸机压线装置结构合理、高效低成本、压线效果好、压线精度高且压线间距可零距离调节。(*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
,涉及一种分纸机,具体涉及一种分 纸机的压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瓦楞纸板生产线中薄刀分纸机的压线装釁,主要由上压线轮 安装座、安装在上压线轮安装座上的上压线轮及下压线轮安装座、安装在下 压线轮安装座上的下压线轮组成,上、下压线轮安装座安装在机架横梁的导轨上,分别由PLC或单片机、电机、旋转编码器、齿轮、传动丝杆及限位开 关等部件组成的伺服系统控制其左右移动,以适应纸板所需要的压线距离, 其中,在上压线轮上连接一组由压线摇臂、汽缸等零部件组成的高度调节机 构,通过高度调节机构控制上压线轮的上、下高度,对紙板进行压线。现有 的压线装置其每组压线轮安装座上只设有一个压线轮,因压线轮和压线板均 需占有一定的空间位置,故每两组之间的最小距离通常都在130mm左右,因 此,在生产中纸板压线的最低间距只能在130咖以上,如果需要低于130mm 的压线距离就只能采用一套附加的手动调节轮压线机构或用两台机前后两次 压线来实现。显然,手动调节轮压线机构不能够实现电脑的自动控制,每一 次换单生产都需要重新进行调整,费时,且精确度较差。采用两台机分两次 进行压线,其线与线的间距虽可互换调节,但前后两压线轮的距离较长,纸 板容易发生位移,以致产生废品,采用两台机其生产成本也较高。在生产过 程中,对于一些较厚纸板的压线,通常需两次压线, 一次浅压, 一次深压, 如果采用一次压线,纸板容易出现裂纹,用两台机压线,前一台机浅压,后 一个机深压,虽然压线较果较好,但两台机压线重合度较差,.同样容易产生 废品。另外,现有的高度调节机构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需多个传动部件联 动控制,占用空间大,控制精度低,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分纸机存在的缺点,设计出一种结构合理、高效低 成本、压线效果好、压线精度高且压线间距可零距离调节的分纸机压线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分纸机的压线装置,包括上压线 轮安装座、活动安装在上压线轮安装座上的上压线轮、与上压线轮配对设置 的下压线轮、下压线轮安装座及对上压线轮进行上下高度控制的高度调节机 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线轮安装座的前、后端分别安装有上压线轮及高 度调节机构,该上压线轮可互换安装在上压线轮安装座的左右两側;与其对 应的下压线轮安装座的前、后端相应设有可左右互换安装的下压线轮。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为一微形汽缸,安装在上压线轮的上方,汽缸的活塞 杆端部与上压线轮连接,汽缸活塞杆的上下运动对上压线轮进行高度调节。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为一微形液压油缸,安装在上压线轮的上方,液压油 缸的活塞杆端部与上压线轮连接,液压油缸活塞杆的上下运动对上压线轮进 行高度调节。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为一微形电机控制的丝杆升降机构,安装在上压线轮 的上方,丝杆的升降运动对上压线轮进行高度调节。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上压线轮安装座的前后端分别安装一上压线 轮及高度调节机构,该上压线轮可互换安装在上压线轮安装座的左右两侧, 与其对应的下压线轮安装座前、后端同样设有可左右互换安装的下压线轮, 当前、后端的上压线轮位于同侧时,对于一些较厚纸板的压线,前端上压线 轮可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进行浅压,后端上压线轮进行深压,这样就能在一台 机上实现厚纸板的深压线,且纸板不会出现裂纹,线条重合度高,有效降低 废品的产生,与目前采用两台分纸机进行深压线作对比,能有效降低生产成 本。另外,如果相邻两组压线轮分别相对地安装在压线轮安装座前、后端时, 则可以将两组压线轮之间的间距调节到较小值,甚至零距离调节。对于目前 一些小包装盒的纸板压线距离较小,加工效率低、废品率高、成本高的缺陷,该压线装置在技术上取得显著突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髙度调节机构采用微形汽缸或液压油缸 或采用微形电机控制的丝杆升降机构进行垂直高度控制,相对目前的分纸机采用汽缸、机械手臂等部件的联动控制来说,结构简单、故障率低、且占用空间较小,能有效减小两组压线轮之间的伺距,加工较小包装^:的纸板压线。 一台分纸上也可安装更多的压线组。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分纸机的压线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分纸机压线装置局部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分纸机的压线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分纸机压线装置局部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分纸机压线装置非零压线状态的局部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分纸机压线装置零压线状态的局部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分纸机的压线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 细说明。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分纸机压线装置,主要由上压线轮 安装座l、安装在上压线轮安装座1上的上压线轮2及下压线轮安装座3、安 装在下压线轮安装座3上的下压线轮4组成,上、下压线轮安装座安装在分 纸机机架5的横梁50导轨500上,分别由PLC或单片机、电机、旋转编码器、 齿轮、传动丝杆51等部件组成的伺服系统控制其左右移动(伺服系统结构因 没涉及到本技术改进,图中没给出其具体结构),以适应纸板所需要的压线距 离,其中在上压线轮1上连接一组由压线摇臂60、汽缸61组成的高度调节机 构6 (见图2),汽缸61活塞杆伸縮运动控制上压线轮2的上、下高度,对纸 板7进行压线。目前这类分纸机的压线装置,每组上压线轮安装座1上因高 度调节机构体积庞大,结构设计不合理等因素,均只安装了一个上压线轮2, 由于上压线轮安装座l、上压线轮2具有一定的厚度,这样,两组压线轮之间 的就会存在一定的间距, 一般都在130nim左右。然而,对于一些小包装盒, 可能两条压线的距离要小于该数值,甚至接近于零距离,对于这类产品的加 工就会变得非常困难,目前,对于该类产品通常采取两种方式, 一种是附设一手动调节轮压线机构,另外就是采用两台机进行流水作业,无疑,这两种 方法会降低生产效果,增加生产成本。图3-图6为本技术分纸机的压线装置结构示意图,从图上可以看出, 在上压线轮安装座1的前、后端均安装有上压线轮2,相应在下压线轮安装座 3的前、后端也安装有的下压线轮4。上压线轮2上方设有一微形汽缸8,汽 汽缸8的管路与压缩空气源连接,通过压縮空气控制汽缸8的活塞杆运动实 现对上压线轮2的高度定位调节,当活塞杆伸出时,上压线轮2压在纸板7 上,上、下压线轮处于工作状态,如图4中上压线轮20所处位置;当活塞杆 縮回时,上压线轮2与纸板7分离,压线轮处于非工作状态,如图4中上压 线轮21所处位置,当然,微型气缸8也可换成液压油缸或微形电机控制的丝 杆升降机构替换,采用液压或电动控制均属等同或类似技术方案,落入本实 用新型保护范围。下压线轮4可采用压线轮组,如图2、图4中压线轮组由三 个外圆顶部形状不同的小压线轮40、小压线轮41、小压线轮42组成,通过 一旋转定位机构9控制各小压线轮工作,可压出三种不同的线型。另外,上、 下压线轮均可互换地安装在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当上、下相邻两组压线轮 分别相对地安装在压线轮安装座前、后端时,则可以将两组压线轮之间的间 距调节到较小值,甚至零距离调节,如图5所示左边的上压线轮20位于上 压线板10后端右侧,右边的上压线轮22位于上压线板11的前端左侧,两上 压线轮相对安装,同样,下压线轮也做相应的调整,具体结构图中末给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纸机的压线装置,包括上压线轮安装座、活动安装在上压线轮安装座上的上压线轮、与上压线轮配对设置的下压线轮、下压线轮安装座及对上压线轮进行上下高度控制的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线轮安装座的前、后端分别安装有上压线轮及高度调节机构,该上压线轮可互换安装在上压线轮安装座的左右两侧;与其对应的下压线轮安装座的前、后端相应设有可左右互换安装的下压线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伟彬
申请(专利权)人:罗伟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