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蜂窝纸板制造装置的上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7571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蜂窝纸板制造装置的上胶机构,包括上胶辊(1),导胶辊(2),表面带齿的印胶辊(3)和光辊(4),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与所述印胶辊(3)相啮合的辅助上胶齿辊(9)。利用该装置可以使得制成的蜂窝纸芯的蜂窝形状规则并符合所要求的形状的上胶装置。(*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蜂窝纸板制造装置的上胶装置,该装置包括上胶辊,导胶辊,印胶辊和光辊。美国专利US3,637,448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蜂窝纸板的方法并给出了实施该方法的装置的具体结构。从中可知,其涂胶的方式是通过一个导胶辊将胶液传导到印胶辊的齿顶上,然后再由印胶辊将胶液涂印到纸带上。采用这种方法不易控制胶液涂印到纸带上的宽度,因为涂在齿顶上的胶液有一定的厚度,而在将其涂印在纸带上的时候,由于挤压会使胶液从齿顶的边缘处溢出。这种胶液溢出增加了印胶宽度,使得涂印在纸带上的胶液不规则地向外溢出,最终导致所制成的蜂窝纸板中的蜂窝形状发生变化,即破坏了蜂窝的规则形状。另外,由导胶辊涂到印胶辊上的胶液在干燥后还会堆积在印胶辊的齿顶部分的两侧。随着胶液堆积物的不断加厚,实际涂印在纸带上的胶液印迹也不断加宽。这也会直接影响蜂窝的形状。中国技术专利CN 94243049.2中也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蜂窝芯的横向胶印装置,该装置与上述美国专利US3,637,448相同,也没有给出解决上述问题的任何启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使得制成的蜂窝纸芯的蜂窝形状规则并符合所要求的形状的上胶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上胶装置中增加一个与印胶辊相啮合的辅助印胶辊,该辅助印胶辊上也设有与印胶辊相对应的齿。辅助印胶辊和印胶辊在工作状态下相互啮合。这样,在啮合的过程中,将由辅助印胶辊的齿顶将印胶辊齿顶两侧堆积的胶液向下推,使其不能在此堆积。这就可以保证印胶辊的齿顶宽度在实际印胶时保持不变。根据本专利技术,还在印胶辊的两个齿之间设置了一些沿着印胶辊的径向延伸的通孔。这些孔用于引导由辅助印胶辊从印胶辊上推下来的胶液,将其再引导回胶盒。这样就可以防止胶液在印胶辊的齿根部分堆积,同时也可以防止胶液浪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在导胶辊的圆周表面上也设置沿其轴向延伸的突起物。该突起物的顶部宽度小于或等于印胶辊齿顶的宽度,并且这些突起物是以其顶部与印胶辊的齿顶相对滚动的方式将胶液涂在印胶辊的齿顶上的。这样涂附在印胶辊的齿顶上的胶液的宽度便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在涂附的胶液宽度小于印胶辊齿顶宽的时候,印胶辊在印胶的时候即使将胶液向其齿顶的边缘推挤,也不会外溢。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其中在印胶辊和光辊之间、导胶辊和印胶辊之间、上胶辊和导胶辊之间的轴间距都是可调的。这样,便可以调整和控制胶液的厚度并适应不同黏度的胶液。此外,光辊的表面柔性材料是由柔性材料制成,例如在光辊的表面包覆一层橡胶。光辊可以是由一根金属的芯棒和套于其外的柔性材料层组成。不过,光辊也可以是完全由硬橡胶或硬塑料或类似物制成。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胶装置侧视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3是表示印胶辊和辅助印胶辊相互啮合的情况的放大局部视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胶装置包括上胶辊1,导胶辊2,印胶辊3和光辊4,这些辊都是一个对一个地相切设置。上胶辊1的一部分浸在胶盒6中,并通过旋转将胶液带起。在印胶辊3的一侧还设有一个辅助印胶辊9。该辅助印胶辊9上也设有齿10,这些齿具有与印胶辊3上的齿相对应的共轭齿面,例如渐开线齿面。所述的齿10沿着辅助印胶辊9的轴向延伸并于其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在本实施例中,辅助印胶辊9具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驱动机构。但是,也可以使印胶辊3为主动齿轮,而辅助印胶辊9是从动轮。这对于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而言并无差异。如图3所示,在印胶辊3上设有径向通孔11。这些通孔11设在印胶辊3的齿之间并沿着其轴向方向分布。在每两个齿之间至少应该设置一个径向通孔11,但设置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印胶辊3的长度,长度大则多设,反之则少。但通常在5至10之间。图3中还表示了在齿的两侧堆积胶液以后,齿顶宽度变化的情况。图中涂黑的部分表示干结在齿顶两侧的胶液。可以看出,由于胶液的堆积使得齿顶宽度变化了,即该宽度增加了。而在辅助印胶辊9和印胶辊3的相对应的齿相互啮合的时候,辅助印胶辊9的齿尖会将堆积于印胶辊3齿顶部分两侧的胶液向下推。被推下的胶液通过径向通孔11流回胶盒6。图2表示了另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导胶辊2的表面上也设置有突起物12。该突起物12与印胶辊3上的诸齿的齿顶相对滚动地转动,另一方面突起物12在转动中还和上胶辊1相切地滚动。这样便将胶液从上胶辊1传导到印胶辊3上。如图所示,突起物12的顶部宽度B小于或最大等于印胶辊3的齿顶宽B`。这样,由于突起物12的顶部宽度B小于印胶辊3的齿顶宽B`,所以涂到印胶辊3的齿顶部分上的胶液的宽度便小于蜂窝纸芯中需要粘接在一起的部分的宽度。在涂了胶的印胶辊3的齿顶部分与光辊4相配合压在纸带上时,便将齿顶上的胶液推散开来从而使其达到所需的宽度。这就有效地保证了涂胶宽度恒定,最终保证蜂窝形状规则。显而易见的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超出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基础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对上述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具体结构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和变化,因此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的说明,而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同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对上述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具体结构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和变化,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权利要求1.用于蜂窝纸板制造装置的上胶装置,包括上胶辊(1),导胶辊(2),表面带齿的印胶辊(3)和光辊(4),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与所述印胶辊(3)相啮合的辅助上胶齿辊(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胶辊(3)和辅助上胶辊(9)的相互啮合的齿面为共轭曲面,最好是渐开线曲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胶辊(3)上具有从其齿根部分通至其旋转轴心的径向通孔(1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通孔(11)沿印胶辊(3)的轴向方向至少设置一个,设置5至10较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两个齿之间都设置径向通孔(1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胶辊(2)的表面上设有与印胶辊(3)相对应的齿(12),且将导胶辊(2)设置成使齿(12)以其齿顶与印胶辊(3)的齿顶滚动接触。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胶辊(2)的齿(12)的齿顶宽(B)小于或等于印胶辊(3)的齿顶宽(B`)。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印胶辊(3)和光辊(4)之间、导胶辊(2)和印胶辊(3)之间、上胶辊(1)和导胶辊(2)之间的轴间距都是可调的。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辊(4)的表面为柔性材料,其芯部为硬质材料。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辊(4)由硬橡胶制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蜂窝纸板制造装置的上胶机构,包括上胶辊(1),导胶辊(2),表面带齿的印胶辊(3)和光辊(4),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与所述印胶辊(3)相啮合的辅助上胶齿辊(9)。利用该装置可以使得制成的蜂窝纸芯的蜂窝形状规则并符合所要求的形状的上胶装置。文档编号B05B1/00GK1141824SQ9610643公开日1997年2月5日 申请日期1996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蜂窝纸板制造装置的上胶装置,包括上胶辊(1),导胶辊(2),表面带齿的印胶辊(3)和光辊(4),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与所述印胶辊(3)相啮合的辅助上胶齿辊(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胶辊(3)和辅助上胶辊(9)的相互啮合的齿面为共轭曲面,最好是渐开线曲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以都董志峰姜作军刘同群蔡清元
申请(专利权)人:濮阳中原石油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