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远程LED高光效荧光粉发光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73640 阅读:3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3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远程LED高光效荧光粉发光薄膜和运用该荧光薄膜的LED光源,该薄膜的特征在于称取高分子树脂粉体,再混合与之质量比为0.5-5.0%的分散剂;再加入二氯甲烷使之充分溶解后,加入LED用的黄色荧光粉,均匀搅拌并同时加以超生波15-20分钟,最后倒入薄膜模具并成型,该模具置入40-60°C的烘烤环境中保温6-12小时。该LED光源包括一基板上的蓝光LED芯片,其发光路径中设透镜;该蓝光LED芯片和该透镜的外周具有反光杯,荧光薄膜置于该反光杯上开口处,该荧光薄膜与该蓝光LED芯片之间具有间隙。该荧光薄膜工艺简单,其荧光颗粒分布均匀,用其生产的LED光源在单颗的各方向光色效果还和多批次的色度特性上一致性较好,封装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用于半导体照明领域的荧光薄膜其制备方法,以及运用该薄膜制成的LED光源。
技术介绍
白光LED因其节能、高效和环保被称之为下一代固体光源而受到广泛关注并即将进入普通家庭照明。现有白光LED通过光转换法实现白光,传统的封装方法是在LED蓝光芯片表面涂覆黄色荧光粉,将荧光粉与硅树脂混合均匀后,采用点胶机在反射杯中注入混合的胶体,经加热固化后形成荧光粉层。此工艺不易控制滴胶量,从而导致荧光粉胶体所形成的荧光粉层厚度不均匀,使同批次生产的光源其色度性能一致性差;另一方面,由于荧光粉是悬浮于胶体中,在点胶以后其沉降引起浓度不均匀导致同一个LED光源在光束角的各方向上色均匀性较差,以至于发光效果具有色斑或黄圈。此外,这种点胶涂覆的方式在热性能上也具有缺陷,因为荧光粉乃是直接涂覆在芯片表面,而LED芯片本身在上长期工作的量子效率不高,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覆盖在芯片表面的荧光粉会导致LED芯片散热不佳,温升过高,从而使得荧光粉性能劣化,导致产r>品整体光效降低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远程LED高光效荧光粉发光薄膜,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混合:称取透明的高分子树脂粉体,再混合与之质量比为0.5‑5.0%的分散剂;溶解:向上述混合步骤的产物缓慢加入二氯甲烷并充分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分散:将白光LED用的黄色荧光粉加入到上述溶解步骤得到的溶液中,均匀搅拌并同时加以超生波15‑20分钟,使该荧光粉充分分散到上述的溶液中;以及塑化:将上述分散步骤的产物倒入薄膜模具并成型,再将该模具置入40‑60°C的烘烤环境中保温6‑12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远程LED高光效荧光粉发光薄膜,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混合:称取透明的高分子树脂粉体,再混合与之质量比为0.5-5.0%的分散剂;
溶解:向上述混合步骤的产物缓慢加入二氯甲烷并充分搅拌使之充分溶解;
分散:将白光LED用的黄色荧光粉加入到上述溶解步骤得到的溶液中,均匀
搅拌并同时加以超生波15-20分钟,使该荧光粉充分分散到上述的溶液中;以

塑化:将上述分散步骤的产物倒入薄膜模具并成型,再将该模具置入40-60
°C的烘烤环境中保温6-12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远程LED高光效荧光粉发光薄膜,其特征在于:
该高分子树脂粉体包括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粉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远程LED高光效荧光粉发光薄膜,其特征在于:
该分散剂为2-甲基丙烯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远程LED高光效荧光粉发光薄膜,其特征在于:
该高分子树脂粉体与该荧光粉的质量比范围为85: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兴恒隆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