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的生防菌株S07、制备生防菌剂的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0069555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3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生防菌株S07,所述防治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生防菌株S07为环状链霉菌(Streptomycesanulatus),保藏号为CGMCCNO:8630。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专门针对小麦孢囊线虫病开发的生防菌剂,由于是生物制剂,完全没有因化学农药的使用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而有利于小麦作物的无公害生产,农民可以不用或者少用其他化学农药的用量,这样不仅可以为农民节省开支,而且有利于提升粮食品质。室内和田间防治试验验证了S07菌剂对小麦孢囊线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该菌剂还有增产功能,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生防菌株S07,所述防治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生防菌株S07为环状链霉菌(Streptomycesanulatus),保藏号为CGMCCNO:8630。本专利技术是专门针对小麦孢囊线虫病开发的生防菌剂,由于是生物制剂,完全没有因化学农药的使用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而有利于小麦作物的无公害生产,农民可以不用或者少用其他化学农药的用量,这样不仅可以为农民节省开支,而且有利于提升粮食品质。室内和田间防治试验验证了S07菌剂对小麦孢囊线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该菌剂还有增产功能,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专利说明】防治小麦禾谷抱囊线虫病的生防囷株S07、制备生防囷剂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保护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治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生防菌株S07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禾谷孢囊线虫(Cereal cyst nematode, CCN)属线虫纲,垫刃线虫目,异皮线虫科,异皮线虫属,为害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禾谷类作物和牧草,目前在我国小麦上已发现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和菲利普孢囊线虫(Heteradera filipjevi)两种病原物,严重威胁着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由于目前生产上缺乏抗(耐)病品种和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植物寄生线虫的生物防治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人们在对植物寄生线虫的生防因子进行分离时发现放线菌的分离频率较高而且对蔬菜、烟草根结线虫和孢囊线虫都具有很强的寄生作用和致死作用。放线菌是产生抗生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微生物,从除虫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的代谢物中分离到的一种大环内酯化合物-阿维菌素(Avermectin),已被证明具有高效广谱的杀线虫活性并在各国开发成商品制剂。除此之外,放线菌产生的南昌霉素(Nanchangmycin)、莫比霉素(Milbemycin)、戒台霉素(Jietaicin)等也都具有很高的杀线虫活性。因此,放线菌作为植物寄生线虫的生防因子具有巨大的潜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没有对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有较高防效的生防制剂的现状,提供开发一种防治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的单一生防菌株及其菌剂,该菌剂对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室内防治效果达到60%以上,田间防治效果达到45%以上。一种防治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生防菌株S07,分类命名:环状链霉菌,拉丁文学名:Streptomycesanulatus。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简称:CGMCC,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I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3年12月23日,保藏号为 CGMCC N0.863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防治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生防菌株S07制备生防菌剂的方法,S07在PDA培养液中28°C,160rpm震荡培养48-50小时,作为种子液培养基,然后取2ml种子液培养基加入250g麦粒砂培养基中,隔天摇瓶,25°C培养8_10天,得到生防菌剂。所述的生防菌剂在防治小麦孢囊线虫病中的应用。所述的生防菌剂在小麦增产中的应用。所述PDA培养液为马铃薯200g / L,葡萄糖20g / L,琼脂粉18g / L。所述生防菌剂在防治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方面的应用方法为:将S07生防菌剂按照20-25g / m-2进行沟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是专门针对小麦孢囊线虫病开发的生防菌剂,由于是生物制剂,完全没有因化学农药的使用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而有利于小麦作物的无公害生产,农民可以不用或者少用其他化学农药的用量,这样不仅可以为农民节省开支,而且有利于提升粮食品质。室内和田间防治试验验证了 S07菌剂对小麦孢囊线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该菌剂还有增产功能,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S07生防菌剂在田间试验中对小麦鲜重的影响;图2为S07生防菌剂在田间试验中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图3为S07菌株的正面菌落特;图4为S07菌株的背面菌落特;图5为S07孢子及孢子链;图6为生防菌株S07基于16s_rRNA序列同源性的系统发育树。【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防治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生防菌株S07,分类命名:环状链霉菌,拉丁文学名:Streptomyces anulatus。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简称:CGMCC,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I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3年12月23日,保藏号为CGMCC N0.8630。所述的防治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生防菌株S07制备生防菌剂的方法,S07在PDA培养液中28°C,160rpm震荡培养48-50小时,作为种子液培养基,然后取2ml种子液培养基加入250g麦粒砂培养基中,所述麦粒砂培养基为煮熟麦粒与细砂的质量之比为3: 1,121°C高压灭菌lh,隔天摇瓶,25°C培养8-10天,得到生防菌剂。所述的生防菌剂在防治小麦孢囊线虫病中的应用。所述的生防菌剂在小麦增产中的应用。所述PDA培养液为马铃薯200g / L,葡萄糖20g / L,琼脂粉18g / L。所述生防菌剂在防治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方面的应用方法为:将S07生防菌剂按照20-25g / m-2进行沟施。菌株来源:生防菌S07,2009年7月再许昌小麦孢囊线虫病田中的孢囊上分离得到。菌株分离方法:将取来的孢囊用70%的酒精消毒3min,再用1 %的次氯酸钠消毒lmin,用无菌水冲洗3次,把孢囊在灭过菌的玻片上压破,转移到改良的高氏一号培养基(可溶性淀粉20g / L,硝酸钾Ig / L,磷酸氢二钾0.5g / L,七水硫酸镁0.5g / L,氯化钠0.5g / L,琼脂18g / L,七水硫酸铁0.01g / L)进行分离,25°C培养5d后,挑取孢囊边缘单菌落进行划线分离并纯化,4°C冰箱中保存。菌株筛选依据:对小麦孢囊线虫二龄线虫(J2)的致死作用,具有方法如下,将分离到的放线菌菌株的培养液200ul加入50ul线虫液(2000条/ ml),同时设空白液体培养基做对照,放入15°C培养箱中,48h后观察线虫的死亡情况,用NaOH确定线虫的死活,48h后校正死亡率为83%的处理的菌株命名为S07。菌株鉴定方法:鉴定方法为结合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及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形态学鉴定:在ISP2培养基(酵母提取物4.0g / L,麦芽提取物10.0g / L,葡萄糖4.0g / L,琼脂15.0g / L,pH7.3)上,气生菌丝发达,暗灰色,能形成同心环,基内菌丝黄色,不断裂,不产生色素,孢子成链,孢子链直或稍弯曲,孢子球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经形态学鉴定为一种链霉菌(Streptomyces sp.)。分子生物学鉴定:取50~IOOmg S07菌株的菌丝体,加液氮充分研磨后,迅速转移至1.5mL离心管中,用CTAB法提取菌株基因组DNA。利用引物fx1-f5’AGA GTT TGA TCC TGGCTC AG3’和fxir5’ AGA AAG GAG GTG ATC CAG CC3’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回收纯化后,将DNA片段连接到PMD19,然后将连接产物转化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生防菌株S07,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治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生防菌株S07为环状链霉菌(Streptomyces?anulatus),保藏号为CGMCC?NO:86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连张洁付博李永辉袁虹霞石颖斐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