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氯乙烯的共聚物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68474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3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需增塑剂的内增塑的基于氯乙烯的共聚物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基于氯乙烯的共聚物树脂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备:引发氯乙烯单体的聚合,向其中连续或不连续地加入一定量的丙烯酸丁酯并在高于聚合引发温度的温度下进行额外的聚合,从而制备核-壳型的基于氯乙烯的无规共聚物树脂。由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核-壳结构的基于氯乙烯的共聚物树脂包括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并且能够提供的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产品在能够没有对生产柔性产品必需的塑化剂的情况下进行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需增塑剂的内增塑的。具体地,基于氯乙烯的共聚物树脂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备:引发氯乙烯单体的聚合,向其中连续或不连续地加入一定量的丙烯酸丁酯并在高于聚合引发温度的温度下进行额外的聚合,从而制备核-壳型的基于氯乙烯的无规共聚物树脂。由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核-壳结构的基于氯乙烯的共聚物树脂包括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并且能够提供的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产品在能够没有对生产柔性产品必需的塑化剂的情况下进行加工。【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内增塑的。
技术介绍
基于氯乙烯的树脂是一种通用树脂,与烯烃树脂被广泛用作生活或工业材料。已经通过氯乙烯单体的均聚合制备了大多数这样的基于氯乙烯的树脂。并且正在开发和商业化基于氯乙烯的共聚物树脂,该基于氯乙烯的共聚物树脂通过氯乙烯与各种其它单体共聚合制备,具有单独的氯乙烯无法获得的物理性质。聚氯乙烯和基于氯乙烯的共聚物已经被用于各种目的,例如地板材料、户外广告板、墙纸或垫子。近来,对需要环保和对人体无毒性的婴儿玩具和医疗目的的应用正在增加。另外,正在开发氯乙烯接枝共聚物,例如醋酸乙烯酯和丙烯酸丁酯的接枝共聚物,以提高生产率,并且它们正在被生产和销售。但是,由于聚氯乙烯和基于氯乙烯的共聚物树脂不能自主地具有或缺乏柔韧性,要向其中加入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酯、己二酸酯或磷酸酯,以赋予其柔韧性。然而通过加入增塑剂外增塑的基于氯乙烯的树脂显示出由于迁移或溶剂提取性质导致的硬化性质并且其用途范围正由于当前的环境问题而正在缩小。而且,大部分基于氯乙烯的共聚物被开发是为了改善聚合物的热塑性、柔性或溶解性,并且大多数由此开发的产品`已被用作赋予易加工性的手段。在基于氯乙烯的共聚物中,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是最广泛知晓、商业化并使用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具有与已有的聚氯乙烯树脂类似的用途,但醋酸乙烯酯成本昂贵,并且相对于专门使用醋酸乙烯酯,在共聚物中的醋酸乙烯酯的含量不足以改善最终产品的加工性。然而,开发和使用基于氯乙烯的共聚物的趋势仍正在增长,其目的在于替代使用相对昂贵并有上面公开的环境问题的增塑剂。但是,还没有开发出具有环保和极佳性能的内增塑的基于氯乙烯的共聚物树脂。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核-壳型内增塑的基于氯乙烯的共聚物树脂,其具有柔性而无增塑剂,通过优化丙烯酸丁酯单体的投料方法和时间获得,并且还提供了其制备方法,该方法能够容易地控制共聚物中丙烯酸丁酯的含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核-壳型颗粒形式的树脂产品,用于改善树脂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核-壳结构的基于氯乙烯的共聚物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包括氯乙烯-丙烯酸丁酯聚合物,所述壳包括聚氯乙烯,并且共聚物中丙烯酸丁酯的含量为全部共聚物树脂重量的10至50wt%。核-壳结构的基于氯乙烯的共聚物树脂可以包含85至95wt%的氯乙烯-丙烯酸丁酯聚合物作为核,和5至15wt%的聚氯乙烯作为壳。而且,基于氯乙烯的共聚物树脂可以为具有50至250 U m平均直径的球形颗粒,并且可以具有0.3至0.7g/cc的体积比重和80至100的邵氏硬度。再者,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的核-壳结构的基于氯乙烯的共聚物树脂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将0.09至0.6重量份的悬浮剂和0.05至0.15重量份的引发剂与总量为100重量份的氯乙烯单体和丙烯酸丁酯单体混合,并在40至60°C的聚合温度引发反应;和(b)基于总量为100重量份的氯乙烯单体和丙烯酸丁酯单体,将5至43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单体在3至7小时内连续或不连续地分部分地加入到步骤(a)的反应产物中,并在45至70°C的聚合温度进行悬浮聚合。在本专利技术中,悬浮剂可以包括第一悬浮剂,其选自具有60至80%皂化度的基于聚乙烯醇(下文中为:基于PVA)的化合物、基于纤维素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中;第二悬浮剂,其选自具有30至50%皂化度的基于PVA的化合物、20至40%基于羟基化纤维素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中;或者第一悬浮剂和第二悬浮剂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颗粒形式的树脂产品,包括100wt%上述公开的核-壳结构的基于氯乙烯的共聚物树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树脂产品,使`用所述核-壳结构的基于氯乙烯的共聚物树脂作为加工助剂或抗冲改性剂。有益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控制反应中丙烯酸丁酯单体的加入而容易地控制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中丙烯酸丁酯的含量。因此,根据该方法制备的基于丙烯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具有核-壳结构,包括作为核的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和作为壳的聚氯乙烯,并且当将其用于柔性产品时,由于内增塑而无需增塑剂,它们可以用于提供具有极佳加工性和环境友好性的树脂产品。【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包含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的基于氯乙烯的共聚物树脂的核-壳结构的横截面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核2:聚氯乙烯,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更为详细地解释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内增塑特性的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丙烯酸丁酯单体连续或不连续地加入氯乙烯单体中,以及通过悬浮聚合法聚合无规共聚物,从而形成核-壳结构。在共聚物的制备中,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相对容易地控制丙烯酸丁酯单体的量,并且可以提供根据含量具有不同体积比重或柔性的基于氯乙烯的共聚物树脂。而且,本专利技术人意在使用共聚物不仅单独作为树脂,而且还作为起到加工助剂或抗冲改性剂作用的添加剂,并且具体地,意在通过采用核-壳结构的特性来改善树脂使用的便捷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核-壳结构的基于氯乙烯的共聚物树脂的特征在于核包含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壳包含聚氯乙烯,并且基于全部共聚物树脂的重量,共聚物中丙烯酸丁酯的含量为10至50wt%。本专利技术采用氯乙烯单体和丙烯酸丁酯单体,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关键在于包括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的“核-壳结构”。各种类型的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是已知的,但由于丙烯酸丁酯的粘性,它们问题在于可加工性比其他共聚物低。由于此原因,本专利技术意在解决现存的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的问题,并提供用于制备“核-壳结构的”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的聚合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备的核-壳型共聚物。由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获得的共聚物不粘,而是内增塑共聚物,因此其能够提供树脂产品而无需额外的 增塑剂。而且,本专利技术的共聚物可以制成颗粒形式,且可以单独用作树脂或用作各种添加剂。核-壳结构的基于氯乙烯的共聚物树脂是指包含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的树月旨,具体而言,制备的颗粒包含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内核和聚氯乙烯颗粒外壳。该核-壳结构的基于氯乙烯的共聚物树脂可以包括作为核的85至95wt%的氯乙烯-丙烯酸丁酯聚合物和作为壳的5至15wt%的聚氯乙烯。基于氯乙烯的共聚物树脂为核-壳结构的球形颗粒,具有50至250 y m的平均直径、0.3至0.70g/cc的体积比重和约80至100的邵氏硬度。因此,当该树脂用于产品时,其可以单独使用或作为添加剂使用。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丙烯酸丁酯单体被连续或不连续地加入以制备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壳结构的基于氯乙烯的共聚物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包括氯乙烯‑丙烯酸丁酯聚合物,所述壳包括聚氯乙烯,并且基于全部共聚物树脂的重量,共聚物中丙烯酸丁酯的含量为10至50wt%。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志优李芝炯孔廷昊郑镛局曹尚铉
申请(专利权)人:韩化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