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辊可逆轧机采用连铸圆坯轧制生产的轧辊装置及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64846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2 0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二辊可逆轧机采用连铸圆坯轧制生产的轧辊装置及工艺,一对轧辊上设计了四种类型的孔型,过渡孔型、扶持孔型、成品前孔型以及成品孔型。所述轧制工艺利用过渡孔型1轧制连铸圆坯,压下量为40~90mm/道次,轧制完成后翻钢;利用扶持孔型继续轧制前面轧出的“鼓”形轧件压下量为40~90mm/道次,得到形状规整的矩形或者方形轧件,轧制完成后翻钢;利用成品前孔型3将轧件轧制成预留压下量和宽展量的矩形或者椭形轧件,压下量为20~90mm/道次,轧制完成后翻钢;最后利用成品孔型轧制一道次,获得尺寸精度高和产品质量好的轧件,方钢或者矩形成品压下量为40~60mm/道次,圆钢的名义压下量为10~40mm/道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二辊可逆轧机采用连铸圆坯轧制生产的轧辊装置及工艺,一对轧辊上设计了四种类型的孔型,过渡孔型、扶持孔型、成品前孔型以及成品孔型。所述轧制工艺利用过渡孔型1轧制连铸圆坯,压下量为40~90mm/道次,轧制完成后翻钢;利用扶持孔型继续轧制前面轧出的“鼓”形轧件压下量为40~90mm/道次,得到形状规整的矩形或者方形轧件,轧制完成后翻钢;利用成品前孔型3将轧件轧制成预留压下量和宽展量的矩形或者椭形轧件,压下量为20~90mm/道次,轧制完成后翻钢;最后利用成品孔型轧制一道次,获得尺寸精度高和产品质量好的轧件,方钢或者矩形成品压下量为40~60mm/道次,圆钢的名义压下量为10~40mm/道次。【专利说明】二辊可逆轧机采用连铸圆坯轧制生产的轧辊装置及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钢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二辊可逆轧机采用连铸圆坯轧制生产的轧辊装置及工艺。
技术介绍
二辊可逆轧机生产大规格方圆钢一般采用钢锭和连铸坯,钢锭生产存在生产效率低,质量差别大,能耗和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连铸坯由于连铸机连铸半径的限制,坯料尺寸受限,压缩比达不到要求,生产过程中由于冷却不均匀易出现角部裂纹和成分偏析较严重。采用大断面连铸圆坯轧制可解决上述问题,因而大规格方圆钢生产厂家正掀起一轮采用连铸圆还的改造风潮。但是大规格连铸圆坯轧制后,轧件断面形状呈“鼓”形(如图1所示),轧件端部区域较中间部分宽展大呈“铲”形,翻钢后,在二辊可逆轧机上轧制易出现脱方甚至倒钢而轧废,大大影响了成材率,有些钢厂由于孔型设计的问题,其成材率不足40%。而现在的孔型设计为了防止轧件脱方、倒钢的出现,一般采用减少道次压下量的办法,而这又导致粗大铸态组织得不到充分变形,而影响产品的晶粒度和组织结构,最终使产品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轧制过程中不倒钢,成材率高、轧制成本低的二辊可逆轧机采用连铸圆坯轧制生产的轧辊装置及工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二辊可逆轧机采用大规格连铸圆坯轧制生产的孔型装置,在轧辊上沿所述轧辊的中心轴方向上至少排布有过渡孔型、扶持孔型和成品孔型;其中,所述过渡孔型的孔槽上宽为D+ (50?80)mm,孔槽底宽为D+ (5?30)mm,孔槽深度为0.5a- (15?50) mm ;所述扶持孔型的孔槽上宽为b后+ (5?15) mm,孔槽底宽为b|j- (5?10) mm,孔槽深度为(0.08-0.12) Dffi ;所述成品方钢孔型的孔槽上宽为a+ (5?30),孔槽底宽为a- (5?15),孔槽深度为 0.5a- (15 ?50) mm ;成品圆钢孔型的孔槽宽为(d+A+) X (1.007?1.02),通常取1.013 ;基圆直径为dX (1.007?1.02),通常取1.013;采用切线扩张,扩张角为10?30° ;其中,D为连铸圆坯直径,a为方钢边长,d为成品圆钢直径,A +为圆钢直径的正公差,bg为轧件轧后最大宽度,bu为轧件轧前宽度,Dfil为二棍可逆轧机轧棍直径。进一步地,在所述连铸圆坯上沿所述连铸圆坯的中心轴方向上还设有成品前孔型,所述方钢的成品前孔型的孔槽上宽为a+Ah+ (5?30) mm,孔槽底宽为a+Ah- (5?15) mm,孔槽深度为0.5a- (15?50) mm,其中a为方钢边长,A h为40?60mm ;所述圆钢的成品前孔型的孔槽上宽为a+Ah+ (5?30)mm,孔槽底宽为d+Ah- (5?15)mm,孔槽深度为0.5d- (15?50)_,Ah为10?40_,槽底圆弧直径为(1.5?2.4) d,其中d为成品圆钢直径。特别地,过渡孔型和所述扶持孔型的槽底为平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成品孔型的槽底为平面或弧面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二辊可逆轧机采用大规格连铸圆坯轧制生产的工艺,所述工艺包括步骤:SI利用过渡孔型轧制连铸圆坯,轧制道次为2?4道次,压下量为40?90mm/道次,乳制完成后翻钢;S2将步骤SI轧制出的所述连铸圆坯送入扶持孔型进行轧制2?4道次,压下量为40?90mm/道次,轧制完成后翻钢;S3将S2轧制出的所述连铸圆坯送入过渡孔型、扶持孔型、成品孔型中的其中一个孔型进行轧制2?6道次,压下量为20?90mm/道次,轧制完成后翻钢;S4将S3轧制出的所述连铸圆坯送入成品孔型进行轧制I道次,压下量为40?60mm/道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二辊可逆轧机采用大规格连铸圆坯轧制生产的工艺,所述工艺包括步骤:SI利用过渡孔型轧制连铸圆坯,轧制道次为2?4道次,压下量为40?90mm/道次,乳制完成后翻钢; S2将步骤SI轧制出的所述连铸圆坯送入扶持孔型进行轧制2?4道次,压下量为40?90mm/道次,轧制完成后翻钢;S3将S2轧制出的所述连铸圆坯送入成品前孔型进行轧制2?6道次,压下量为20?90mm/道次,轧制完成后翻钢;S4将S3轧制出的所述连铸圆坯送入成品孔型进行轧制I道次,方钢或者矩形成品压下量为40?60mm/道次,圆钢的名义压下量为10?40mm/道次。本专利技术二辊可逆轧机采用连铸圆坯轧制生产的轧辊装置及工艺,轧制成材率高,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孔型后,连铸圆坯轧制过程中基本杜绝了脱方甚至倒钢而出现轧废的现象;使用大规格连铸坯轧制方圆钢,可以有效克服由于方、矩形坯边角部冷却快,在轧制时易产生角部裂纹和对孔型磨损较重的缺陷,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孔型过钢量,降低了辊耗;孔型的设计可实现大规格连铸圆坯大压下量轧制,轧制稳定,又采用控制手段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度,产品质量好,产品尺寸精度高。本专利技术孔型设计简单实用,轧制道次少,轧制过程中不倒钢,具有成材率高、轧制成本低、节约能源、成品尺寸精度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连铸圆坯经过渡孔型单方向轧制后的形状图2本专利技术二辊可逆轧机采用0380mm连铸圆坯生产200X200和150X150方钢的轧辊装置及工艺的轧辊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二辊可逆轧机采用0500mm连铸圆坯生产270X270和220X220方钢的轧辊装置及工艺的轧辊结构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二辊可逆轧机采用O600mm连铸圆坯生产320X320和270X270方钢的轧辊装置及工艺的轧辊结构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二辊可逆轧机采用0600mm连铸圆坯生产0380mm圆钢的轧辊装置及工艺的轧辊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为采用0380mm连铸圆坯生产200X200和150X150方钢的孔型设计和轧制工艺,其完整的工艺过程为:钢坯-加热-高压水除磷-过渡孔型I轧制-二辊可逆轧机前翻钢钩翻钢-扶持孔型2轧制-二辊可逆轧机前翻钢钩翻钢-成品前孔型3轧制-二辊可逆轧机前翻钢钩翻钢-成品孔型4轧制-定尺-冷却-精整-入库。本实施例中的钢坯材质选用42CrMo,使用轧辊的直径为1150mm,辊身长度为2600mm,轧辊转速0?50/120rpm,钢坯的开轧温度为:1150°C。该轧辊上各孔型根据辊身长度共布置7个孔槽,200X200和150X150成品槽各两个,并且200X200成品槽兼做150X150的成品前孔,其相关参数为:过渡孔型11:孔槽宽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辊可逆轧机采用连铸圆坯轧制生产的轧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辊可逆机的轧辊上沿所述轧辊的中心轴方向上至少排布有过渡孔型、扶持孔型和成品孔型;其中,所述过渡孔型的孔槽上宽为D+(50~80)mm,孔槽底宽为D+(5~30)mm,孔槽深度为0.5a?(15~50)mm;所述扶持孔型的孔槽上宽为b后+(5~15)mm,孔槽底宽为b前?(5~10)mm,孔槽深度为(0.08~0.12)D辊;所述方钢成品孔型的孔槽上宽为a+(5~30),孔槽底宽为a?(5~15),孔槽深度为0.5a?(15~50)mm;所述圆钢成品孔型的孔槽宽为(d+△+)×(1.007~1.02),通常取1.013;基圆直径为d×(1.007~1.02),通常取1.013;采用切线扩张,扩张角为10~30°;其中,D为连铸圆坯直径,a为方钢边长,d为成品圆钢直径,△+为圆钢直径的正公差,b后为轧件轧后最大宽度,b前为轧件轧前宽度,D辊为二辊可逆轧机轧辊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强卢勇张景旺徐勇朱庆年芦强夏兴进潘帆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