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浴式温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060325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7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浴式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反应罐、冷却塔和升温罐,两条管路分别连接在升温罐与反应罐的水浴夹层之间构成升温循环管路,另外两路管路分别连接在冷却塔与反应罐之间构成降温循环管路。本系统由两组温控系统分别通过对循环泵、电磁阀进行组合控制,利用蒸汽将升温罐的水升温后,通过循环泵连接到反应罐对罐内的制品进行升温,利用冷却塔循环水来对制品进行降温,从而达到反应罐内血液制品生产过程的温度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靠性高,生产过程的温度控制精准程度大为提高,避免温度控制不准确,造成制品质量问题;降低了电冷媒等资源的消耗,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能够很好地满足血液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要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浴式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反应罐、冷却塔和升温罐,两条管路分别连接在升温罐与反应罐的水浴夹层之间构成升温循环管路,另外两路管路分别连接在冷却塔与反应罐之间构成降温循环管路。本系统由两组温控系统分别通过对循环泵、电磁阀进行组合控制,利用蒸汽将升温罐的水升温后,通过循环泵连接到反应罐对罐内的制品进行升温,利用冷却塔循环水来对制品进行降温,从而达到反应罐内血液制品生产过程的温度要求。本技术可靠性高,生产过程的温度控制精准程度大为提高,避免温度控制不准确,造成制品质量问题;降低了电冷媒等资源的消耗,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能够很好地满足血液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要求。【专利说明】一种水浴式温度控制系统
本技术属于生物制药
,具体涉及使用在血液制品加工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水浴式温度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血液制品生产过程中,对温度控制的要求非常高,对反应罐的工作温度要求严格精准,任何温度控制的问题都将导致严重的质量问题。现有的生产过程中对反应罐温度的控制,一般是利用冷媒对反应罐进行降温,利用电加热对反应罐进行升温,人工读取各设备的温度数据后分别对水阀进行操作达到温度控制的目的。这样的温度控制方式缺点在于:1、可靠性差。升降温速度都非常快,且温度控制不准确,且依赖人工操作导致温度控制的精确度难以达到要求,一时疏忽会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2、能效低。对电、冷媒和人力资源消耗较大,能耗高,且需要在此岗位设置专门人员进行监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更好地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浴式温度控制系统,能够对血液制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反应罐的温度实现自动化的精准控制。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浴式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反应iip、冷却塔和升温iip,反应iiS内盛放制品的te体之外设置水浴夹层,其特征在于,两条管路分别连接在升温罐与反应罐之间构成升温循环管路,其中一条管路上串接有循环泵一和电磁阀K1,另一套管路上串接有电磁阀K2;另外两路管路分别连接在冷却塔与反应罐之间构成降温循环管路,其中一条管路上串接有循环泵二和电磁阀K3,另一套管路从冷却塔出来串接电磁阀K4后再连接到循环泵一与电磁阀Kl之间,经循环泵一接入反应罐;反应罐内设置有检测罐内制品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一SI,温度传感器一 SI与温控单元一连接,温控单元一分别与电磁阀K1、电磁阀K2、电磁阀K3、电磁阀K4以及循环泵一、循环泵二电连接,控制其工作。进一步地,所述升温罐为蒸汽制热升温罐;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通过管路输送到升温罐内的盘管中,连接蒸汽发生器和升温罐的管路上设置电磁阀K5 ;升温罐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二 S2检测罐内水温,温度传感器二 S2与温控单元二连接,控制电磁阀K5的工作。进一步地,所述升温罐外设置保温层。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泵一与升温罐之间的管路上串接过滤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可靠性高。全自动的一种水浴式温度控制系统,使得生产过程的温度控制精准程度都大为提高,避免了人工控制的不确定性,确保制品的生物活性;2、能效高。不仅降低了电等资源的消耗,而且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能够很好地满足血液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要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浴式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反应罐、冷却塔和升温罐,反应罐内盛制品外层设置水浴夹层。两条管路分别连接在升温罐与反应罐的水浴夹层之间构成升温循环管路,其中一条管路上串接有循环泵一和电磁阀K1,另一套管路上串接有电磁阀K2 ;另外两路管路分别连接在冷却塔与反应罐之间构成降温循环管路,其中一条管路上串接有循环泵二和电磁阀K3,另一套管路从冷却塔出来串接电磁阀K4后再连接到循环泵一与电磁阀Kl之间,经循环泵一接入反应罐;反应罐内设置有检测罐内制品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一 SI,温度传感器一 SI与温控单兀一连接,温控单兀一分别与电磁阀K1、电磁阀K2、电磁阀K3、电磁阀K4以及循环泵一、循环泵二电连接,控制其工作。所述升温罐为蒸汽制热升温罐;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通过管路输送到升温罐内的盘管中,连接蒸汽发生器和升温罐的管路上设置电磁阀K5 ;升温罐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二S2检测罐内水温,温度传感器二 S2与温控单元二连接,控制电磁阀K5的工作。为了便于升温罐温度的迅速提升,升温罐外设置保温层;为了滤除循环水中的杂质和沉淀物,在循环泵一与升温罐之间的管路上串接过滤器。本系统由两组温控系统分别控制,温控单元一控制反应罐的升降温,温控单元二控制蒸汽升温罐的升温。在使用中,利用蒸汽将升温罐的水升温后,通过循环泵到反应罐对罐内的制品进行升温,利用冷却塔循环水来对罐内的制品进行降温,从而达到反应罐内血液制品生产过程的温度要求。系统的具体控制过程:系统开始运行时,设置温控单元二的温度为要达到的温度(例如60°C),电磁阀K5打开,蒸汽进入升温罐内的加热盘管,由于升温罐为保温罐可提前升到所需温度,从而迅速将蒸汽升温罐内的水温上升到设定温度。需要对反应罐内制品进行升温时,首先温控单元一控制电磁阀K1、K2打开,循环泵一延时启动,将反应罐内的液体精准地升温到设定温度;温度传感器一 SI检测到罐内产品温度接近设定温度时,温控单元一控制循环泵一停止,电磁阀K1、K2关闭,罐内制品温度缓慢上升到设定温度,防止温度过高。需要对反应罐内制品进行降温时,只要在温控单元一上设置好所需温度(一般为常温),控制电磁阀K1、K2关闭,K3、K4打开,循环泵一启动,循环泵二延时启动,这时冷却塔的冷水对反应罐内的制品进行循环降温。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据其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其限制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凡依据本技术披露技术所作的简单变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内容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水浴式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反应te、冷却塔和升温te,反应te内盛放制品的te体之外设置水浴夹层,其特征在于,两条管路分别连接在升温罐与反应罐之间构成升温循环管路,其中一条管路上串接有循环泵一和电磁阀K1,另一套管路上串接有电磁阀K2 ;另外两路管路分别连接在冷却塔与反应罐之间构成降温循环管路,其中一条管路上串接有循环泵二和电磁阀K3,另一套管路从冷却塔出来串接电磁阀K4后再连接到循环泵一与电磁阀Kl之间,经循环泵一接入反应罐;反应罐内设置有检测罐内制品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一 SI,温度传感器一 SI与温控单兀一连接,温控单兀一分别与电磁阀K1、电磁阀K2、电磁阀K3、电磁阀K4以及循环泵一、循环泵二电连接,控制其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浴式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罐为蒸汽制热升温罐;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通过管路输送到升温罐内的盘管中,连接蒸汽发生器和升温罐的管路上设置电磁阀K5 ;升温罐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二 S2检测罐内水温,温度传感器二 S2与温控单元二连接,控制电磁阀K5的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浴式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浴式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反应罐、冷却塔和升温罐,反应罐内盛放制品的罐体之外设置水浴夹层,其特征在于,两条管路分别连接在升温罐与反应罐之间构成升温循环管路,其中一条管路上串接有循环泵一和电磁阀K1,另一套管路上串接有电磁阀K2;另外两路管路分别连接在冷却塔与反应罐之间构成降温循环管路,其中一条管路上串接有循环泵二和电磁阀K3,另一套管路从冷却塔出来串接电磁阀K4后再连接到循环泵一与电磁阀K1之间,经循环泵一接入反应罐;反应罐内设置有检测罐内制品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一S1,温度传感器一S1与温控单元一连接,温控单元一分别与电磁阀K1、电磁阀K2、电磁阀K3、电磁阀K4以及循环泵一、循环泵二电连接,控制其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永刚蒋桂香李亚增黄荣强张伟洪好武骆燕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双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