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绳压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57939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6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丝绳压线装置,包括支架,支架顶端通过螺钉B连接有悬臂,支架与悬臂相垂直,所述悬臂底部设有两组对称间隔布置的滚动机构,每组滚动机构包括挡板和压板,挡板与压板之间铰接有转轴,挡板与压板顶端通过螺钉A与悬臂相连,两块挡板分别置于悬臂底部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滚动机构实现与钢丝绳的柔性接触,降低钢丝绳的磨损量,提高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消除安全隐患;且在卷筒轴向两端设置挡板,起到钢丝绳限位作用,避免钢丝绳滑出卷筒外端,避免防乱线功能失效;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精度要求低、成本低廉、安全性和稳定性高的特定。(*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丝绳压线装置,包括支架,支架顶端通过螺钉B连接有悬臂,支架与悬臂相垂直,所述悬臂底部设有两组对称间隔布置的滚动机构,每组滚动机构包括挡板和压板,挡板与压板之间铰接有转轴,挡板与压板顶端通过螺钉A与悬臂相连,两块挡板分别置于悬臂底部两端。本技术通过滚动机构实现与钢丝绳的柔性接触,降低钢丝绳的磨损量,提高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消除安全隐患;且在卷筒轴向两端设置挡板,起到钢丝绳限位作用,避免钢丝绳滑出卷筒外端,避免防乱线功能失效;同时本技术还具有精度要求低、成本低廉、安全性和稳定性高的特定。【专利说明】一种钢丝绳压线装置
本技术属于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丝绳压线装置。
技术介绍
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存、取车时,卷筒对钢丝绳进行有序的螺旋式收放,完成车位的升降。在车位升降过程中,有时会因外力或限位开关失效而使车位升降出现异常,导致钢丝绳乱线,进而造成人员伤亡、车辆或设备损坏等安全故事。为此,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需设置一种安全可靠的防乱线装置。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采用的方案是在机架上安装一根竖直的支板,支板顶端固接一根横梁,横梁置于卷筒上方,横梁与卷筒之间的距离略大于钢丝绳直径,随着卷筒的转动即可通过横梁来理顺钢丝绳,但该方案存在以下问题:①横梁与钢丝绳为刚性接触、滑动摩擦,钢丝绳磨损严重,缩短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若发生断裂即存在较大安全隐患;②未在卷筒轴向两端设置限位机构,钢丝绳易滑出卷筒两侧,造成乱线,则防乱线功能失效;③横梁为单一刚性体,轴向不可调,若要保证安装位置精确,则对设备零部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增加了产品成本,经济性较差;④支板、横梁均为平板结构,刚性较差,车位升降时,一旦与钢丝绳接触,会出现摆动及摇晃现象,安全性、可靠性较差。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防乱线装置一般存在钢丝绳磨损严重、钢丝绳易发生滑脱现象、精度要求很高、成本较高、刚性稳定性较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钢丝绳磨损小、限位效果好、成本低廉、强度高、安全可靠的钢丝绳压线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钢丝绳压线装置,包括支架,支架顶端通过螺钉B连接有悬臂,支架与悬臂相垂直,所述悬臂底部设有两组对称间隔布置的滚动机构,每组滚动机构包括挡板和压板,挡板与压板之间铰接有转轴,挡板与压板顶端通过螺钉A与悬臂相连,两块挡板分别置于悬臂底部两端。所述悬臂中部开有两条相平行的轴向滑槽,螺钉A穿过轴向滑槽分别于挡板和压板相连。所述支架上端中部开有纵向滑槽,螺钉B穿过该纵向滑槽与悬臂相连。所述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挡板和压板相连。两块压板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钢丝绳压块的宽度。所述挡板最底端位置低于卷筒外壁。所述支架和悬臂的横截面均为U形。所述压板高度与转轴直径相等。所述支架底端固接有底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钢丝绳压线装置具有以下优点:①通过滚动机构实现与钢丝绳的柔性接触、滚动摩擦,降低钢丝绳的磨损量,提高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消除安全隐患;②在卷筒轴向两端设置挡板,起到钢丝绳限位作用,避免钢丝绳滑出卷筒外端,避免防乱线功能失效;③通过滑槽实现轴向和纵向的位置可调,保证安装精确度,降低零部件加工精度要求,从而降低成本;④支架和悬臂均为U形,保证装置刚度,避免装置出现摆动及摇晃现象,提高产品安全性及可靠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防乱线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图4中虚线部分I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支架,2-悬臂,3-转轴,4-压板,5-挡板,6_螺钉A,6’ -螺钉B,7_横向滑槽,8-纵向滑槽,9-底板,10-轴承,11-机架,12-卷筒,13-钢丝绳,14-钢丝绳压块,15-支板,16-横梁,17-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压线装置,主要通过横梁16与钢丝绳13刚性接触,完成理线工作,却存在钢丝绳磨损严重、钢丝绳易脱落打乱、成本高等问题。如图2?6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钢丝绳压线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I顶端通过螺钉B6’连接有悬臂2,支架I与悬臂2相垂直,所述悬臂2底部设有两组对称间隔布置的滚动机构,每组滚动机构包括挡板5和压板4,挡板5与压板4之间铰接有转轴3,挡板5与压板4顶端通过螺钉A6与悬臂相连,两块挡板5分别置于悬臂2底部两端。通过滚动机构实现与钢丝绳13的柔性接触,即滚动接触,有效降低了钢丝绳的磨损度,提升了使用寿命;通过挡板5实现钢丝绳13的限位,避免钢丝绳13从卷筒12两侧滑落。为了实现不同卷筒12的尺寸要求,所述悬臂2中部开有两条相平行的轴向滑槽7,螺钉A6穿过轴向滑槽7分别于挡板5和压板4相连,实现了滚动机构的轴向调节,提升了本技术的灵活性。为了进一步提升本技术的使用灵活性,所述支架I上端中部开有纵向滑槽8,螺钉B6’穿过该纵向滑槽8与悬臂2相连,实现了滚动机构的纵向调节。为了减少转轴3与挡板5和压板4之间的摩擦力,所述转轴3两端通过轴承10分别与挡板5和压板4相连。为了避免压板4在卷筒12滚动过程撞击钢丝绳压块14,两块压板4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钢丝绳压块14的宽度。为了保证挡板5能限制钢丝绳13发生轴向位移脱落,所述挡板5最底端位置低于卷筒12外壁。所述支架I和悬臂2的横截面均为U形,两侧弯折呈加强筋,保证了支架I与悬臂2的强度,提升了本技术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了防止压板4与钢丝绳13发生接触导致钢丝绳13磨损,所述压板4高度与转轴3直径相等。为了能将本技术稳定地安装在机架11上,所述支架I底端固接有底板9。实施例:如图6所示,使用时,先通过底板9将本技术的支架I与机架11相连,松开螺钉A6,通过横向滑槽7轴向调节转轴3、挡板5和压板4组成的滚动机构的位置,使两个滚动机构内的两块挡板5分别置于卷筒12两端外部,同时保证两块压板4支架的距离大于钢丝绳压块14的宽度,调整完成后将螺钉A6拧紧完成轴向调节;松开螺钉B6’,通过纵向滑槽8将悬臂2连同其底部的滚动机构一起向下推动,当转轴3与卷筒12外壁缠绕的钢丝绳13之间的距离< 0.2mm时制动,拧紧螺钉B6’,即完成了纵向调节;启动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即可进行钢丝绳13的收放,通过转轴3实现钢丝绳13的柔性接触即滚动摩擦,大幅降低了钢丝绳13的磨损度,提升了使用寿命;通过卷筒12两端的挡板5实现限位功能,避免钢丝绳13发生跳线和脱线;通过横向滑槽7与纵向滑槽8实现横纵位置的调节,能适用于尺寸不同的卷筒12,使用范围和使用灵活性得以提高。【权利要求】1.一种钢丝绳压线装置,包括支架(I ),支架(I)顶端通过螺钉B (6’)连接有悬臂(2),支架(I)与悬臂(2)相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2)底部设有两组对称间隔布置的滚动机构,每组滚动机构包括挡板(5)和压板(4),挡板(5)与压板(4)之间铰接有转轴(3),挡板(5)与压板(4)顶端通过螺钉A (6)与悬臂相连,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丝绳压线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顶端通过螺钉B(6’)连接有悬臂(2),支架(1)与悬臂(2)相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2)底部设有两组对称间隔布置的滚动机构,每组滚动机构包括挡板(5)和压板(4),挡板(5)与压板(4)之间铰接有转轴(3),挡板(5)与压板(4)顶端通过螺钉A(6)与悬臂相连,两块挡板(5)分别置于悬臂(2)底部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南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