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波雷达接收机防护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4981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波雷达接收机防护结构及方法,所述微波雷达接收机防护结构,包括级联限幅器,所述级联限幅器置于天线和差器之后,级联限幅器置于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之前,所述联限幅器包括波导等离子体限幅器、微带限幅器、波导同轴转换器,所述微带限幅器级联于波导等离子体限幅器之后,所述波导同轴转换器级联于微带限幅器之后。本发明专利技术微带限幅器的启动门限相较于其他限幅器工作门限有效提升,确保回波信号可以低损耗的进入接收机,保证了接收机的灵敏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级联限幅器工作频率附近的驻波比略大于1,损耗较低满足使用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两级不同形式限幅器,提升了耐高功率能力和快响应时间;使用微带限幅器,抬高启动门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波防护,尤其涉及一种微波雷达接收机防护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高功率微波雷达通过发射高功率微波,可以实现对目标的探测、干扰、近摧毁,具有战场响应快、成本低、无污染、光速攻击、无火力附带损伤、全天候待命等特点,是未来战场对抗的一种先进手段。高功率微波发射信号脉冲功率高(gw级)、脉宽窄(ns级),高功率微波雷达接收机接收目标回波时,泄露的极强电磁辐射(大于10mw级)会通过前门耦合对高功率微波雷达接收通道造成同频电磁泄露干扰,接收机作为最直接的前门器件会被直接毁伤,导致雷达不能工作。高功率微波防护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但主要集中在非同频泄露干扰、高功率微波雷达发射与接收分置两地、kw级泄露功率电磁脉冲方面,不能做到对高功率电磁脉冲的有效防护;传统限幅器不具备耐高功率能力,普通波导等离子限幅器启动门限低,不满足对高功率回波防护时,又能对强回波信号的接收,导致目标丢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无具备对gw级发射功率、快速响应、高启动门限的限幅器实现高功率微波接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波雷达接收机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级联限幅器(1),所述级联限幅器(1)置于天线(2)和差器(3)之后,级联限幅器(1)置于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之前,所述级联限幅器(1)包括波导等离子体限幅器(4)、微带限幅器(5)、波导同轴转换器(6),所述微带限幅器(5)级联于波导等离子体限幅器(4)之后;所述波导同轴转换器(6)级联于微带限幅器(5)之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雷达接收机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等离子体限幅器(4)包括谐振腔体(41)、法兰盘(42)、密封窗(43)和放电间隙(44),波导等离子体限幅器(4)内设有稀有气体和放射性元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波雷达接收机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级联限幅器(1),所述级联限幅器(1)置于天线(2)和差器(3)之后,级联限幅器(1)置于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之前,所述级联限幅器(1)包括波导等离子体限幅器(4)、微带限幅器(5)、波导同轴转换器(6),所述微带限幅器(5)级联于波导等离子体限幅器(4)之后;所述波导同轴转换器(6)级联于微带限幅器(5)之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雷达接收机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等离子体限幅器(4)包括谐振腔体(41)、法兰盘(42)、密封窗(43)和放电间隙(44),波导等离子体限幅器(4)内设有稀有气体和放射性元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雷达接收机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级联限幅器(1)的工作频段为c波段,耐峰值功率大于10mw,响应时间小于2ns,电压驻波比小于1.4,恢复时间小于1us,泄露峰值功率小于1w,启动工作门限大于10mw。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波雷达接收机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间隙(44)设有两组且位于谐振腔体(41)内部,放电间隙(44)包括上下相对的固定电极(45)和谐振膜片(46);所述谐振膜片(46)对称分布于固定电极(45)两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豪杰王娟宋军胡广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南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