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终压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5533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式终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顶板下安装调整垫片固定在安装座上,安装座固定在下底板上;终压凸模镶块安装在刀座上,刀座固定在旋转支架上;旋转顶板固定在旋转支架上,两端配入旋转支架的窝座中;铰链固定座固定在上底板上;在旋转支架的外端装有卡板,球头顶杆的下端为球面,上端加工弹簧窝座,侧面与弹簧安装座滑配,侧面上端有阶梯台,弹簧与球头顶杆一起装入弹簧安装座内;弹簧安装座固定在上底板上;耐磨垫片安装在旋转支架上;行程限制器固定安装在上底板上。将成形方向由自上而下转变成弧线成形方向,解决了θ≤20°的产品,在采用通常的终压合结构进行压合时所带来的产品缺陷和调试问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式终压合装置,适用于油压机和包边机上的压合 模具。技术背景-压合模主要用于发罩、门板、背门、行李箱等重要汽车覆盖件的内、外板的周圈压合。当产品的e《20。时,如果采用通常的终压合结构,在设备的上滑块的带动下,终压合的成形方向自上而下如图4所示,容易造成产品的内部 缺陷如暗坑、波纹等的生成,且产品的滚线值K如图3所示难以预测,这些都 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品质。其中,滚线值难以预测,可能会引起前工序翻边模具 中翻边线的更改,再加上凹模与终压凸模镶块的间隙调整困难,会大大的加长 调试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旋转式终压合装置,将成形方向由自上而下转变成弧线成形方向,解决了e《20。的产品,在采用通常的终压合结构 进行压合时所带来的产品缺陷和调试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旋转式终压合装置,凹模通过 螺钉、柱销安装到下底板上;预压凸模镶块通过螺钉、柱销卧入刀架上;其特 征在于顶板下安装调整垫片固定在安装座上,安装座固定在下底板上;终压 凸模镶块安装在刀座上,刀座固定在旋转支架上,刀座的后端卧到旋转支架的 窝座中;旋转顶板固定在旋转支架上,两端配入旋转支架的窝座中;铰链固定 座固定在上底板上;铰链固定座上的通孔的两端配入了无油衬套;旋转支架通 过铰链轴安装到铰链固定座上;在旋转支架的外端装有卡板,球头顶杆的下端为球面,上端加工弹簧窝座,侧面与弹簧安装座滑配,侧面上端有阶梯台,弹簧与球头顶杆一起装入弹簧安装座内;弹簧安装座固定在上底板上;耐磨垫片 安装在旋转支架上;行程限制器固定安装在上底板上。行程限制器的下面为斜平面,旋转支架的上面对应处有加工台。 旋转顶板的顶面为圆柱面,圆柱的轴心与铰链轴的轴心平行。铰链固定座与旋转支架接触面的两侧装有无油止推垫片。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解决了 9《20°的产品,在采用通常的终压合结 构进行压合时所带来的产品缺陷和调试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的A-A示意图3为压合产品示意图4为现有的终压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底板,2、上底板,3、凹模,4、预压凸模镶块,5、刀架,6、终压 凸模镶块,7、刀座,8、旋转支架,9、安装座,IO顶板,11、调整垫片,12、 铰链固定座,13、铰链轴,14、无油衬套,15、弹簧安装座,16、球头顶杆, 17、弹簧,18、耐磨垫片,19、旋转顶板,20、行程限制器,21、卡板,22、 无油止推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l、 2所示; 一种旋转式 终压合装置,凹模3通过螺钉、柱销安装到下底板1上;预压凸模镶块4通过 螺钉、柱销卧入刀架5上;其特征在于顶板10下安装调整垫片11,通过螺钉 将顶板和调整垫片安装到安装座9上,再通过螺钉将安装座安装到下底板1上; 通过调整调整垫片11的厚度,完成凹模3与终压凸模镶块6的间隙调整。安装到旋转支架8上,刀座7的后端卧到旋转支架8的窝座中。旋转顶板19的顶面为圆柱面,圆柱的轴心与铰链轴13的轴心平行。旋转 顶板19通过螺钉把到旋转支架8上,两端配入旋转支架8的窝座中。铰链固定座12通过螺钉、柱销安装到上底板2上。铰链固定座12上的通 孔的两端配入了无油衬套14。无油衬套14起到润滑和耐磨的作用。旋转支架8通过铰链轴13安装到铰链固定座12上。铰链固定座12与旋转 支架8接触面的两侧装有无油止推垫片22,起到润滑作用。在旋转支架8的外 端装有卡板21,起到对铰链轴13的限位作用。球头顶杆16的下端为球面,上端加工弹簧窝座,侧面与弹簧安装座15滑 配,侧面上端有阶梯台,起到限位作用。弹簧17与球头顶杆16—起装入弹簧 安装座15内。弹簧安装座通过螺钉、柱销固定到上底板2上。耐磨垫片18通过螺钉安装到旋转支架8上。行程限制器20通过螺钉、柱销安装到上底板2上。行程限制器20的下面 为斜平面,旋转支架8的上面对应处有加工台,旋转支架8处于回位状态时, 旋转支架8的加工台与行程限制器下面的斜平面刚好接触,起到行程限位的作 用。其工作原理是压床滑块下行,完成预压合后,处于回位状态的旋转式终压 合装置,随着压床滑块的进一步下行,旋转顶板19与顶板10开始接触,利用 杠杆原理,终压凸模镶块6在旋转支架8和刀座7的带动下,绕铰链轴13的轴 心旋转,沿弧线方向对产品进行压合,弹簧安装座15内的球头顶杆16縮回, 弹簧17被压縮,终压合结束后,压床滑块上行,旋转式终压合装置在弹簧17 的作用下回位,旋转支架8接触到行程限制器20后,完成回位。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式终压合装置,凹模(3)通过螺钉、柱销安装到下底板(1)上;预压凸模镶块(4)通过螺钉、柱销卧入刀架(5)上;其特征在于顶板(10)下安装调整垫片(11)固定在安装座(9)上,安装座(9)固定在下底板(1)上;终压凸模镶块(6)安装在刀座(7)上,刀座(7)固定在旋转支架(8)上,刀座(7)的后端卧到旋转支架(8)的窝座中;旋转顶板(19)固定在旋转支架(8)上,两端配入旋转支架(8)的窝座中;铰链固定座(12)固定在上底板(2)上;铰链固定座(12)上的通孔的两端配入了无油衬套(14);旋转支架(8)通过铰链轴(13)安装到铰链固定座(12)上;在旋转支架(8)的外端装有卡板(21),球头顶杆(16)的下端为球面,上端加工弹簧窝座,侧面与弹簧安装座(15)滑配,侧面上端有阶梯台,弹簧(17)与球头顶杆一起装入弹簧安装座(15)内;弹簧安装座(15)固定在上底板(2)上;耐磨垫片(18)安装在旋转支架(8)上;行程限制器(20)固定安装在上底板(2)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终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行程限制器(20)的下面为斜平面,旋转支架(8)的上面对 应处有加工台。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终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旋转顶板(19)的顶面为圆柱面,圆柱的轴心与铰链轴(13) 的轴心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终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铰链固定座(12)与旋转支架(8)接触面的两侧装有无油止 推垫片(2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式终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顶板下安装调整垫片固定在安装座上,安装座固定在下底板上;终压凸模镶块安装在刀座上,刀座固定在旋转支架上;旋转顶板固定在旋转支架上,两端配入旋转支架的窝座中;铰链固定座固定在上底板上;在旋转支架的外端装有卡板,球头顶杆的下端为球面,上端加工弹簧窝座,侧面与弹簧安装座滑配,侧面上端有阶梯台,弹簧与球头顶杆一起装入弹簧安装座内;弹簧安装座固定在上底板上;耐磨垫片安装在旋转支架上;行程限制器固定安装在上底板上。将成形方向由自上而下转变成弧线成形方向,解决了θ≤20°的产品,在采用通常的终压合结构进行压合时所带来的产品缺陷和调试问题。文档编号B30B15/02GK201249531SQ200820072238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8日专利技术者悦 李, 琼 林, 曦 罗, 陈长青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式终压合装置,凹模(3)通过螺钉、柱销安装到下底板(1)上;预压凸模镶块(4)通过螺钉、柱销卧入刀架(5)上;其特征在于:顶板(10)下安装调整垫片(11)固定在安装座(9)上,安装座(9)固定在下底板(1)上;终压凸模镶块(6)安装在刀座(7)上,刀座(7)固定在旋转支架(8)上,刀座(7)的后端卧到旋转支架(8)的窝座中;旋转顶板(19)固定在旋转支架(8)上,两端配入旋转支架(8)的窝座中;铰链固定座(12)固定在上底板(2)上;铰链固定座(12)上的通孔的两端配入了无油衬套(14);旋转支架(8)通过铰链轴(13)安装到铰链固定座(12)上;在旋转支架(8)的外端装有卡板(21),球头顶杆(16)的下端为球面,上端加工弹簧窝座,侧面与弹簧安装座(15)滑配,侧面上端有阶梯台,弹簧(17)与球头顶杆一起装入弹簧安装座(15)内;弹簧安装座(15)固定在上底板(2)上;耐磨垫片(18)安装在旋转支架(8)上;行程限制器(20)固定安装在上底板(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琼李悦罗曦陈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