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通信终端及其在通话状态下的触控响应方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050687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5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触摸识别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触摸屏通信终端及其在通话状态下的触控响应方法、系统。所述包括下述步骤:在关闭显示屏的通话状态下检测触摸屏上用户的触摸操作信息;检测出有触摸操作之后,根据预设的触摸操作与应用的对应关系,识别是否存在与用户的触摸操作相对应的应用;若存在,则自动开启显示屏,调取相应的应用并启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触摸屏在通话状态检测识别用户的触摸操作而进行相关应用的调用,可靠性更高,带给用户个性化的操作和体验,并且可以省掉近距离感应所需要的传感器,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触摸识别
,尤其涉及一种触摸屏通信终端及其在通话状态下的触控响应方法、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通信终端日趋智能化,功能越来越多,在带给用户更丰富的使用体验的同时能耗也越来越高,使得用户对通信终端的充电维护操作更加频繁。为节省能耗,很多通信终端都在通话状态将屏幕关闭(即处于黑屏状态),通话结束再将屏幕恢复至正常显示画面,通常采用如下两种方式实现:一、在通信终端上设置近距离感应功能,通话状态中若检测到有人脸接触,则将显示屏和触控屏关闭,以降低能耗同时防止误操作。此方式可靠性较高,但是需付出相应的硬件成本。二、通过电容式触摸屏检测自身电容的变化来判断是否有人脸接触,若判断出有人脸接触,则将显示屏关闭,但是此功能需要在显示屏开启状态时检测到有人脸接触后关闭显示屏,还需要在显示屏关闭状态时检测到人脸离开后自动开启显示屏,对于前者,显示屏开启时既要检测正常的触摸操作,又需要检测人脸的接触,为了对正常触摸的影响最小,只能将人脸检测的区域尽量设定得较小,又由于实际通话过程中人脸和触摸屏接触面积和距离都会不停变化,在通常互电容检测所能达到的信噪比情况下,很难保证其可靠性。所以此实现方式虽然无硬件成本但可靠性较低,容易误识别。总之,现在的触摸屏通信终端在对通话状态下的触控操作进行响应时,无法兼顾可靠性和成本考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触摸屏通信终端在通话状态下的触控响应方法,旨在保证可靠响应的同时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触摸屏通信终端在通话状态下的触控响应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关闭显示屏的通话状态下检测触摸屏上用户的触摸操作信息;检测出有触摸操作之后,根据预设的触摸操作与应用的对应关系,识别是否存在与用户的触摸操作相对应的应用;若存在,则自动开启显示屏,调取相应的应用并启动。进一步地,在通话状态下未开启显示屏之前,所述触摸屏视区上的任何位置均为用户触摸操作的有效区域。进一步地,所述触控响应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在通话状态下在检测到用户使用完毕所启动的应用后,自动关闭显示屏。更进一步地,触摸屏通过下述步骤在通话状态下检测用户是否使用完毕所启动的应用:若检测到用户由触摸操作的有效区域之外向触摸操作的有效区域之内的滑动操作与预设的滑动方向和滑动距离相匹配,则判断为用户已经使用完毕所启动的应用。更进一步地,触摸屏通过下述步骤在通话状态下检测用户是否使用完毕所启动的应用:若检测到用户按下电源按键,则判断为用户已经使用完毕所启动的应用。更进一步地,触摸屏通过下述步骤在通话状态下检测用户是否使用完毕所启动的应用:若检测到用户按下电源按键,则判断为用户已经使用完毕所启动的应用。进一步地,所述触摸操作包括各个方向的滑动操作、文字输入操作、数字输入操作、图形输入操作。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触摸屏通信终端在通话状态下的触控响应系统,包括:触摸操作信息检测模块,用于在关闭显示屏的通话状态下检测触摸屏上用户的触摸操作信息;触摸操作识别模块,用于在所述触摸操作信息检测模块检测出有触摸操作之后,根据预设的触摸操作与应用的对应关系,识别是否存在与用户的触摸操作相对应的应用;触控响应模块,用于在所述触摸操作识别模块识别出存在有与用户的触摸操作相对应的应用时,自动开启显示屏,调取相应的应用并启动。进一步地,所述触控响应系统还包括:工作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在通话状态下在检测到用户使用完毕所启动的应用后,自动关闭显示屏。更进一步地,所述工作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用户由触摸操作的有效区域之外向触摸操作的有效区域之内的滑动操作与预设的滑动方向和滑动距离相匹配,则判断为用户已经使用完毕所启动的应用。更进一步地,所述工作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用户按下电源按键后,判断为用户已经使用完毕所启动的应用。更进一步地,所述工作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在触摸屏上无触摸操作的状态持续时长超过预设的时长阈值,则判断为用户已经使用完毕所启动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触摸屏通信终端,包括显示屏、触摸屏、在通话时保持正常工作状态的主控制器,还包括如上所述的触控响应系统,所述触控响应系统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触摸屏在通话状态时仅靠检测识别用户的触摸操作而进行相关应用的调用,可靠性更高,带给用户个性化的操作体验,并且可以省掉近距离感应所需要的传感器,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触摸屏通信终端在通话状态下的触控响应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触摸屏通信终端在通话状态下的触控响应系统的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将触摸屏在非通话状态下使用的触摸操作识别功能应用于通话状态下,在通话状态下实现“黑屏”上对触摸操作的检测、识别,进而调取相关的应用。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触摸屏通信终端在通话状态下的触控响应方法的实现流程,详述如下。步骤A,在关闭显示屏的通话状态下检测触摸屏上用户的触摸操作信息。通信终端进入通话状态后显示屏关闭,即黑屏,同时触摸屏切换到触摸操作识别状态。但是其主控制器并没有睡眠,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一旦触控芯片检测到有触摸操作即通知主控制器将显示屏开启。上述触摸操作可以是各个方向的滑动操作(如上滑、下滑、左滑、右滑等)、文字输入操作(如中文、英文等)、数字输入操作、图形输入操作等。考虑到显示屏关闭时进行触摸操作与非通话状态时的触摸操作不同,用户在显示屏关闭时不太容易区分哪部分属于触摸操作的有效区域,哪部分属于非有效区域,因此本专利技术特别将触摸屏视区上的任何位置均设置为在通话状态下未开启显示屏之前的用户触摸操作的有效区域,方便用户使用。步骤B,检测出有触摸操作之后,根据预设的触摸操作与应用的对应关系,识别是否存在与用户的触摸操作相对应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中,触摸操作与应用的对应关系预先设定,可以是通信终端出厂时已定义好,也可以由用户自定义。如将上滑操作与通讯录相关联,将下滑操作与短信息相关联,将左滑与记事本相关联等等,当识别出用户的触摸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摸屏通信终端在通话状态下的触控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在关闭显示屏的通话状态下检测触摸屏上用户的触摸操作信息;检测出有触摸操作之后,根据预设的触摸操作与应用的对应关系,识别是否存在与用户的触摸操作相对应的应用;若存在,则自动开启显示屏,调取相应的应用并启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摸屏通信终端在通话状态下的触控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述步骤:
在关闭显示屏的通话状态下检测触摸屏上用户的触摸操作信息;
检测出有触摸操作之后,根据预设的触摸操作与应用的对应关系,识别是
否存在与用户的触摸操作相对应的应用;
若存在,则自动开启显示屏,调取相应的应用并启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话状态下未开启
显示屏之前,所述触摸屏视区上的任何位置均为用户触摸操作的有效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步骤:
在通话状态下在检测到用户使用完毕所启动的应用后,自动关闭显示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通过下述步骤在
通话状态下检测用户是否使用完毕所启动的应用:
若检测到用户由触摸操作的有效区域之外向触摸操作的有效区域之内的滑
动操作与预设的滑动方向和滑动距离相匹配,则判断为用户已经使用完毕所启
动的应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触摸屏通过下述步骤
在通话状态下检测用户是否使用完毕所启动的应用:
若检测到用户按下电源按键,则判断为用户已经使用完毕所启动的应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触摸屏通过下述步骤
在通话状态下检测用户是否使用完毕所启动的应用:
若触摸屏上无触摸操作的状态持续时长超过预设的时长阈值,则判断为用
户已经使用完毕所启动的应用。
7.触摸操作包括各个方向的滑动操作、文字输入操作、数字输入操作、图
形输入操作。
8.一种触摸屏通信终端在通话状态下的触控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摸操作信息检测模块,用于在关闭显示屏的通话状态下检测触摸屏上用
户的触摸操作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彦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