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聚丙烯粉料造粒过程的复合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0048751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5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聚丙烯粉料造粒过程的复合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复合稳定剂包含有抗氧组分和降粘组分;降粘组分与抗氧组分的重量比为1:(1~5);抗氧组分包括吩噻嗪和芳香胺、空间位阻酚、亚磷酸酯、含硫协效剂、受阻胺、羟胺中至少一种的混合;吩噻嗪和其他抗氧组分重量比为1:(2~20);降粘组分选自含氟聚合物、硅酮、PEG类加工助剂、水溶性聚酯或其他分子量在2000-20000的极性低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PEG类加工助剂包含低聚物、多元酸和微纳米粒子。所述复合稳定剂可用于聚丙烯粉料的造粒过程,提高融指稳定性,同时可以降低加工负荷,改善所制备粒料的成型加工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丙烯树脂的加工过程中的助剂,更进一步讲,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聚丙烯粉料造粒过程的复合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聚丙烯(PP)因为其性能优良价格低廉成为目前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塑料材料之一。但其在造粒和加工过程中,因为热和剪切力的作用极易发生降解,因而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尤其是低熔融指数的聚丙烯,因为其粘度高,在造粒过程中产生的剪切力大,剪切温度高,更容易发生降解。添加抗氧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常用方法。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新型的复合稳定剂,该稳定剂复合了具有降粘效果的加工助剂成分。通过降低PP的加工扭矩,进而降低剪切粘度的方法来抑制PP的降解,保持分子量和力学性能。同时还可以达到降低能耗,提高生产速度,减少机器磨损的目的,通过这种造粒工艺也可改善树脂产品在成型过程中的加工性能。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抗氧体系为酚类,硫酯类和亚磷酸胺类抗氧剂的复合,相关的专利为新型稳定剂的合成和复配。而本专利通过添加降粘组分复合的方法提高聚丙烯粉料造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聚丙烯粉料造粒过程的复合稳定剂,包含有以下组分:抗氧组分、降粘组分;降粘组分和抗氧组分重量比为1:(1~5);所述抗氧组分包括吩噻嗪和以下抗氧剂的至少一种的混合:芳香胺、空间位阻酚、亚磷酸酯、含硫协效剂、受阻胺、羟胺;吩噻嗪和其他抗氧组分的重量比为1:(2~20);所述降粘组分选自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含氟聚合物、硅酮、PEG类加工助剂、水溶性聚酯或分子量为2000~20000的极性低聚物;所述PEG类加工助剂,包含有低聚物、多元酸和粉末橡胶,低聚物与多元酸以摩尔比计为1:(0.1~10),低聚物与粉末橡胶以重量比计为100:(0.1~0.5);所述低聚物为分子量为2000~200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聚丙烯粉料造粒过程的复合稳定剂,包含有以下组分:抗氧组分、
降粘组分;降粘组分和抗氧组分重量比为1:(1~5);
所述抗氧组分包括吩噻嗪和以下抗氧剂的至少一种的混合:芳香胺、空间
位阻酚、亚磷酸酯、含硫协效剂、受阻胺、羟胺;吩噻嗪和其他抗氧组分的重
量比为1:(2~20);
所述降粘组分选自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含氟聚合物、硅酮、PEG类加
工助剂、水溶性聚酯或分子量为2000~20000的极性低聚物;
所述PEG类加工助剂,包含有低聚物、多元酸和粉末橡胶,低聚物与多元
酸以摩尔比计为1:(0.1~10),低聚物与粉末橡胶以重量比计为100:(0.1~0.5);
所述低聚物为分子量为2000~20000的极性低聚物;所述的多元酸为无机多元酸
或有机多元酸;所述粉末橡胶的平均粒径为20~200nm,凝胶含量为60%wt以上;
以上所述分子量为2000~20000的极性低聚物,为线性或短支链低聚物,其
分子链中至少有一端带有极性端基;当降粘组分同时含有分子量为2000~20000
的极性低聚物和PEG类加工助剂时,PEG类加工助剂之外的分子量为
2000~20000的极性低聚物,与PEG类加工助剂中的分子量为2000~20000的极
性低聚物为同一或不同种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稳定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粘组分和抗氧组分重量比为1:(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稳定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吩噻嗪和其他抗氧组分的重量比为1:(5~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稳定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氧组分包括所述吩噻嗪与空间位阻酚,亚磷酸酯和含硫协效剂的混
合物;其中空间位阻酚和亚磷酸酯的重量比为1:5~5:1;含硫协效剂与空间位阻
酚和亚磷酸酯混合物的重量为1:(10~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稳定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间位阻酚和亚磷酸酯的重量比为2:1~1:1;所述含硫协效剂与空间位
阻酚和亚磷酸酯混合物的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庆泉张师军张丽英徐凯董穆尹华邹浩郭鹏李杰吕芸邵静波刘建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