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泡叶藻中提取制备低分子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4860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5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海藻化学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从泡叶藻中提取制备低分子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方法。具体对泡叶藻(Ascophyllum?mackaii)分别采用稀盐酸和水浸泡提取,浸泡液通过发泡机净化提取液,分别收集上层漂浮物以及底层沉淀物并采用过滤收集和细胞破碎提取的方法充分提取收集泡叶藻中的多糖。超滤技术除去盐分并获得20000道尔顿之内的分级产物。乙醇沉淀法获得岩藻聚糖硫酸酯粗品。DEAE-Sepharose?F.F.的阴离子交换树脂色谱柱进行纯化,分级。8-14KD透析袋再次分级、浓缩,低温浓缩和冷冻干燥获得岩藻聚糖硫酸酯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藻化学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从泡叶藻中提取制备低分子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方法
技术介绍
岩藻聚糖硫酸酯(fucoidan),又名岩藻多糖或褐藻糖胶,是一种水溶性的硫酸杂多糖,普遍存在于褐藻和一些棘皮动物中。研究发现岩藻聚糖硫酸酯具有抗凝血、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并且随着其应用价值的不断提升,需求量也在增加。因此如何提高岩藻聚糖硫酸酯中主要成分的提取率是对其进行产业化利用的关键。岩藻聚糖硫酸酯的主要成分除了L-岩藻糖和硫酸根外,还含有半乳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糖醛酸、蛋白质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活性与硫酸根含量和位置密切相关。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工艺条件对岩藻聚糖硫酸酯得率有很大影响,而且对其多糖含量与硫酸根含量的影响不同。虽然刘红英等和李兆新等对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含量测定进行了一些探讨,但由于其组成复杂还没有标准方法。因此在提取纯化过程中,评价指标也各不相同,大部分用粗多糖质量、粗多糖中多糖含量来表示。>由于岩藻聚糖硫酸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泡叶藻中提取制备低分子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泡叶藻原料于40?60℃下浸泡提取在泡叶藻原料干藻重量6?10倍的稀盐酸溶液中1.3?4.8h,稀酸浸泡液待用,保留上层漂浮物;酸浸泡后的泡叶藻固体继续加入其体积3?6倍的水溶液,搅拌浸泡4?7h,收集水浸泡液,将稀酸浸泡和水浸泡液合并待用;2)将上层漂浮物调节至pH5.5?6.5,在经过滤或高速离心,收集过滤液A;将上述依次经稀酸和水浸泡后固态藻体采用纳米高压均质机进行细胞破碎,破碎后进行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B;3)将上述合并液、过滤液A和上清液B混合均匀后进行超滤去除盐分,而后超滤浓缩至原料重量的1/2体积(V/W),浓缩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泡叶藻中提取制备低分子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
1)将泡叶藻原料于40-60℃下浸泡提取在泡叶藻原料干藻重量6-10倍
的稀盐酸溶液中1.3-4.8h,稀酸浸泡液待用,保留上层漂浮物;酸浸泡后
的泡叶藻固体继续加入其体积3-6倍的水溶液,搅拌浸泡4-7h,收集水浸
泡液,将稀酸浸泡和水浸泡液合并待用;
2)将上层漂浮物调节至pH5.5-6.5,在经过滤或高速离心,收集过滤
液A;
将上述依次经稀酸和水浸泡后固态藻体采用纳米高压均质机进行细胞
破碎,破碎后进行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B;
3)将上述合并液、过滤液A和上清液B混合均匀后进行超滤去除盐分,
而后超滤浓缩至原料重量的1/2体积(V/W),浓缩液进行醇沉淀,沉淀物
干燥,即为岩藻聚糖硫酸酯粗干品;
4)将上述岩藻聚糖硫酸酯粗干品加入其3-5倍重量的蒸馏水中进行溶
解,溶解后通过装有DEAE-Sepharose F.F.的阴离子交换树脂柱进行洗脱,
收集洗脱液透析后于55-65℃低温浓缩并冷冻干燥获得,即得到原藻重量
1.5-2.3%的岩藻聚糖硫酸酯。
2.按权利要求1所述从泡叶藻中提取制备低分子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泡叶藻原料为南非、智利、秘鲁的泡叶藻或大型巨
藻的一种或多种。
3.按权利要求1所述从泡叶藻中提取制备低分子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丽君袁毅郭书举曲桂艳刘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