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樟芝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46212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2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牛樟芝泡腾片,包括100-300重量份牛樟芝提取物、20-120重量份环糊精、5-15重量份粘合剂、100-260重量份填充剂、1-15重量份润滑剂、5-20重量份甜味剂、崩解剂;所述崩解剂包括35-100重量份酸源和15-50重量份的碱源。本发明专利技术牛樟芝泡腾片有效成分利用率高,且服用方便、口感良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牛樟芝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将牛樟芝提取物、填充剂、甜味剂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料;再将所述混合料与酸源和碱源分别制粒后压制成片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牛樟芝保健品及食品领域,尤其涉及以牛樟芝提取物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牛樟芝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牛樟芝,是一种药用真菌,简称“樟芝”,学名为Antrodia cinnamomea,俗名牛樟菇、红樟芝、樟内菇、樟菇、血灵芝等,因其疗效特殊神奇、救人无数,在民间甚至有“阴阳对口菇”之称。因牛樟芝具有解毒保肝、抗癌、强化免疫、抗过敏、降血脂等神奇功效,素有“药芝之王”的美誉。随着科技的进步,愈来愈多专家学者和科研机构投入大量经费与人力,深入研究牛樟芝的各种功效,完成了许多的研究报告及临床研究、观察,不但证实牛樟芝完全没有副作用,且在抑制癌细胞、提升免疫力、保肝、解酒、抗发炎、抗氧化等方面都有极其明显的功效。牛樟芝具有优异的医疗保健功能,利用牛樟芝保健养生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但是正确食用牛樟芝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实在很难做到。其一,当前人们服用牛樟芝多采用开水煮服或者直接嚼食子实体的方式,牛樟芝有效成分不能完全溶出被人体吸收,利用率较低;其二,正确的牛樟芝食用过程比较繁杂,食用不便;其三,一般方法食用牛樟芝时,口感偏苦;其四,对牛樟芝的真假难以辨别,存在食用安全问题。因此,目前迫切需要提供一种方便高效的牛樟芝制剂,以适应广大消费者的需求。现有产品中牛樟芝有效成分利用率低,多为牛樟芝水提物或发酵液的浓缩液,加上服用和携带不方便,使之对牛樟芝的利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感良好、服用方便的牛樟芝泡腾片,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牛樟芝有效成分利用率。本专利技术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牛樟芝泡腾片,包括100-300重量份牛樟芝提取物、20-120重量份环糊精、5-15重量份粘合剂、100-260重量份填充剂、1-15重量份润滑剂、5-20重量份甜味剂及崩解剂;所述崩解剂包括35-100重量份酸源和15-50重量份的碱源;所述碱源表面包裹有所述粘合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牛樟芝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牛樟芝提取物、填充剂、甜味剂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与碱源、润滑剂混合,制成碱性颗粒;将所述混合料与酸源、润滑剂混合,制成酸性颗粒;将酸性颗粒和碱性颗粒压制成片剂,获得所述牛樟芝泡腾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醇提和水提相结合的工艺,最大程度获得牛樟芝的有效成分;得到牛樟芝有效成分包含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采用环糊精包合的技术对牛樟芝醇提物进行处理,加之在崩解剂快速崩解的作用下,增加了牛樟芝醇提取物的溶解性,进而大大提高了牛樟芝有效成分的利用度;使用粘合剂对碱源进行包合预处理,同时采用酸碱分别制粒的方法,增强了制剂的稳定性;所制得牛樟芝泡腾片食用安全方便、易于溶解吸收、生物利用度高、口味酸甜适口,尤其适合儿童、老年人以及吞服药丸困难者。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牛樟芝泡腾片,包括100-300重量份牛樟芝提取物、20-120重量份环糊精、5-15重量份粘合剂、100-260重量份填充剂、1-15重量份润滑剂、5-20重量份甜味剂、崩解剂;所述崩解剂包括35-100重量份酸源和15-50重量份的碱源;所述碱源表面包裹有所述粘合剂。其中,牛樟芝提取物包括固态培养法、液体发酵法或椴木培养法所得牛樟芝子实体和/或菌丝体的牛樟芝水提取物和/或经环糊精包裹的牛樟芝醇提取物;酸源为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和枸橼酸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柠檬酸;碱源为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钾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碳酸氢钠,碱源在使用前需要经过粘合剂包合预处理。其中,环糊精为α-环糊精、β-环糊精或γ-环糊精中的至少一种,优选β-环糊精;粘合剂为聚乙二醇4000或聚乙二醇6000中的至少一种,优选聚乙二醇6000;填充剂为聚葡萄糖、乳糖、甘露醇或蔗糖中的至少一种,优选聚葡萄糖;润滑剂为无水乙醇、5%-10%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和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甜味剂为阿斯巴甜、安赛蜜、甜菊糖甙和甜蜜素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牛樟芝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牛樟芝提取物、填充剂、甜味剂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与碱源、润滑剂混合,制成碱性颗粒;将所述混合料与酸源、润滑剂混合,制成酸性颗粒;将酸性颗粒和碱性颗粒压制成片剂,获得所述牛樟芝泡腾片。具体地,牛樟芝提取物包括牛樟芝水提取物和/或经环糊精包裹的牛樟芝醇提取物。其中,牛樟芝水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取重量比为1:(5-15)的牛樟芝原料和水,在80-95℃下浸提30-60分钟,过滤,取滤液;重复以上浸提步骤至少两次;合并所得的滤液,得到牛樟芝水提取液;在60-80℃下将牛樟芝水提取液真空浓缩成膏状后于100-120℃下用微波真空干燥粉碎,过80-200目筛,得牛樟芝水相提取物或者,在60-80℃下将所述牛樟芝水提取液真空浓缩成浓缩液,在100-120℃下喷雾干燥成粉,80-200目筛,得牛樟芝水相提取物。其中,环糊精包裹的牛樟芝醇提取物的制备过程包括:取经过水相浸提后的牛樟芝原料,加入相当于原料重量4-10倍的乙醇,在80-90℃下回流1-1.5h,过滤,取滤液;重复以上提取步骤至少一次;合并所得的滤液,得到牛樟芝乙醇提取液;将体积比为1:(20-25)的环糊精和纯净水混合,加热至65℃溶解,冷却至45℃以下得环糊精饱和水溶液;将乙醇浸取液加入到环糊精饱和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其中,所述环糊精的重量为乙醇浸提液的0.1-0.5倍;喷雾干燥粉碎,过80目筛,得环糊精包裹的牛樟芝醇提取物。具体地,所述碱源表面包裹有粘合剂的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在30-45℃下烘干碱源,粉碎过80目筛;取相当于碱源的重量的0.25倍的粘合剂于70-80℃恒温水浴熔融,加入处理好的碱源,搅拌均匀后冷却成块,粉碎过80目筛。本专利技术采用醇提和水提相结合的工艺,最大程度获得牛樟芝的有效成分;得到牛樟芝有效成分包含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采用环糊精包合的技术对牛樟芝醇提物进行处理,加之在崩解剂快速崩解的作用下,增加了牛樟芝醇提取物的溶解性,进而大大提高了牛樟芝有效成分的利用度;使用粘合剂对碱源进行包合预处理,同时采用酸碱分别制粒的方法,增强了制剂的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牛樟芝泡腾片,其特征在于,包括100?300重量份牛樟芝提取物、20?120重量份环糊精、5?15重量份粘合剂、100?260重量份填充剂、1?15重量份润滑剂、5?20重量份甜味剂、崩解剂;所述崩解剂包括35?100重量份酸源和15?50重量份的碱源;所述碱源表面包裹有所述粘合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樟芝泡腾片,其特征在于,包括100-300重量份牛樟芝提取物、
20-120重量份环糊精、5-15重量份粘合剂、100-260重量份填充剂、1-15重量
份润滑剂、5-20重量份甜味剂、崩解剂;所述崩解剂包括35-100重量份酸源和
15-50重量份的碱源;所述碱源表面包裹有所述粘合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樟芝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牛樟芝提取物
为牛樟芝水提取物和/或牛樟芝醇提取物;所述牛樟芝醇提取物经过所述环糊精
的包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樟芝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源为柠檬酸;
所述碱源为碳酸氢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樟芝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糊精为β-环
糊精;所述粘合剂为聚乙二醇6000;所述填充剂为葡萄糖;所述润滑剂为无水
乙醇、5-10wt%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和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中的至少
一种;所述的甜味剂为阿斯巴甜、安赛蜜、甜菊糖甙和甜蜜素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牛樟芝泡腾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将牛樟芝提取物、填充剂、甜味剂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料;
将所述混合料与碱源、润滑剂混合,制成碱性颗粒;
将所述混合料与酸源、润滑剂混合,制成酸性颗粒;
将酸性颗粒和碱性颗粒压制成片剂,获得所述牛樟芝泡腾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牛樟芝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牛
樟芝水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
取重量比为1:(5-15)的牛樟芝原料和水,在80-95℃下浸提30-60分钟,

\t过滤,取滤液;重复浸提过程至少两次;合并所得的滤液,得到牛樟芝水提取
液;
在60-80℃下将所述牛樟芝水提取液真空浓缩成膏状后于100-120℃下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宗杰谢海涛王鹏亭周荣灵郭育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仁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