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填料及由其制备的耐磨复合材料和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40671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填料及由其制备的耐磨复合材料和制备方法,该耐磨填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立方氮化硼微粉0.15~7.5份,二硅化钼微粉0.15~7.5份,聚四氟乙烯微粉0.2~10份。由其制备的耐磨复合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塑料树脂100份,上述耐磨填料0.5~25份,偶联剂0~2份,加工助剂0~2份。该耐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组分进行高速混合后在挤出机中挤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立方氮化硼微粉、二硅化钼微粉与聚四氟乙烯微粉复配作为耐磨填料用于塑料基体,制得了一种耐磨性能好,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和较低的干磨磨耗的耐磨复合材料,同时拓展了立方氮化硼、二硅化钼的应用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改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填料及由其制备的耐磨复合材料和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957年,美国的R.H.温托夫(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员工)首先研制成立方氮化硼。立方结构的氮化硼,分子式为BN,立方氮化硼可简写为CBN,其晶体结构类似金刚石,硬度略低于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维氏硬度HV72000~98000兆帕,金刚石维氏硬度HV100000兆帕),因此它与金刚石统称为超硬材料,常用作磨料和刀具材料。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2416602A公开了一种氮化硼砂轮;中国专利申请CN101712550A公开了一种氮化硼超硬刀具,主要用于车削刀具。二硅化钼(MoSi2)是Mo-Si二元合金系中含硅量最高的一种中间相,具有金属与陶瓷的双重特性,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高温材料,其具有极好的高温抗氧化性,抗氧化温度高达1600℃以上,密度适中(6.24g/cm3)、热膨胀系数较低(8.1×10-6K-1)、电热传导性良好(热导率45W/(m·K),体积电阻率2.15×10-5Ω·cm),脆韧转变温度较高,在1000℃以下有陶瓷般的硬脆性,1000℃以上呈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塑料树脂的耐磨填料,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立方氮化硼微粉   0.15~7.5份,二硅化钼微粉     0.15~7.5份,聚四氟乙烯微粉    0.2~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塑料树脂的耐磨填料,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立方氮化硼微粉   0.15~7.5份,
二硅化钼微粉     0.15~7.5份,
聚四氟乙烯微粉    0.2~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填料中各组分的粒径为0.1~20μm。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中的耐磨填料填充的耐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塑料树脂      100份,
上述耐磨填料    0.5~25份,
偶联剂        0~2份,
加工助剂      0~2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填料的重量份为0.7~17份,其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
立方氮化硼微粉   0.2~5份,
二硅化钼微粉     0.2~5份,
聚四氟乙烯微粉   0.3~7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的重量份为0.2~1.5份,所述加工助剂的重量份为0.2~1.5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树脂选自聚乙烯、聚丙烯、聚酰胺、聚酯、聚苯硫醚、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砜或聚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或钛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加工助剂选自硅酮粉、硬脂酸锌或二甲基硅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桂生俞飞孙利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