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育种中的检测
,尤其涉及分子辅助选育高产优质水稻时,检测同时增产增效的IPS1等位基因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水稻的最终产量器官,穗的结构与形态始终是育种过程中的重要参考指标,其涉及了水稻产量构成三要素(每株穗数、穗粒数和粒重)的两个。由于生态条件等原因,东北粳稻穗数水平相对较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的潜力较小。在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下,生产应用的品种间千粒重差异不大,对高产的作用相对较小,因此改善穗部结构、提高穗粒数是增加水稻单产水平的主攻方向。穗粒数由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共同决定,众多研究表明,增加颖花数的主要途径是提高二次枝梗颖花数,而二次枝梗颖花为弱势颖花,灌浆启动较晚,灌浆时间较长,在东北稻区往往结实率极低,改良意义不大。因而,东北稻区增加每穗颖花数的主要途径是尽可能增加一次枝梗数,同时维持适当的二次枝梗数,优化穗结构。长期的水稻育种实践表明,增加一次枝梗数,不仅能够实现产量的增加,而r>且能够在保证产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测水稻穗结构基因IPS1的特异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该分子标记为IPS1‑1,该片段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其中,该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下:IPS1‑1的上游引物序列为:5′‑AGCCGAGGGACGTGCAAACTACT‑3′IPS1‑1的下游引物序列为:5′‑ACAACATTCCCCTGGCAAGT‑‑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水稻穗结构基因IPS1的特异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该
分子标记为IPS1-1,该片段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其中,该分
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下:
IPS1-1的上游引物序列为:5′
-AGCCGAGGGACGTGCAAACTACT-3′
IPS1-1的下游引物序列为:5′-ACAACATTCCCCTGGCAAGT--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水稻穗结构基因IPS1的特异分子标记,
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标记IPS1-1由东北粳稻′沈农265′和云南地方
品种′丽江新团黑谷′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基因进行扩增获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水稻穗结构基因IPS1的特异分子标记,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重组自交过程中,所述分子标记IPS1-1与IPS1共分
离。
4.一种检测水稻穗结构基因IPS1的特异分子标记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其过程为:
步骤a,DNA提取;具体为:
步骤a1,取长度为10cm左右黄化苗4-5株剪碎,放于研钵中并立即
加入液氮研磨成粉末,置于1.5ml的微量离心管(EP)中;
步骤a2,加入预热至65℃的CTAB抽提液600μL;
步骤a3,轻轻混匀,使粉末充分散开,呈悬浮状态,放于60℃的水浴
30-60min,期间每5min轻轻倒转离心管使之分散均匀;
步骤a4,取出后,待冷至室温后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24∶1),
室温振荡,充分混匀,然后于台式冷冻离心机上10000rpm离心10min,
取上清液转入另一离心管中;
步骤a5,重复3-4次,直至中间没有蛋白层为止;
步骤a6,将上清液逐滴加入2倍体积的-20℃预冷的无水乙醇中,-20
℃放置30min以上;
步骤a7,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树坤,王嘉宇,张凤鸣,刘丹,白良明,孙世臣,丁国华,王彤彤,张喜娟,姜辉,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