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热零部件热冲击和热疲劳的模拟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40360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受热零部件热冲击和热疲劳的模拟试验台,属于试验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机械平台、加热系统、冷却系统、温度检测装置、控制系统、安全报警装置,机械平台包括两组夹紧装置、隔热法兰Ⅲ、带座轴承、主轴、主轴摆动气缸、主轴摆动气缸支架、支座、轴承支座,两组夹紧装置结构相同关于主轴对称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试件表面的温度或试件最大加热冷却时间作为控制条件,可同时试验两个试件,一个在加热,一个在冷却,简单、实用、效率高,可以方便、快捷的对试件的热冲击和热疲劳强度进行考核、研究,可以节约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提高研究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受热零部件热冲击和热疲劳的模拟试验台,属于试验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柴油机增压技术、多气门系统等技术的普及应用,柴油机强化程度不断提高,气缸内平均有效压力、转速、燃气最高温度等都不断增高,活塞、缸盖、排气管、涡轮、缸套等受热零部件承受着较高的热应力,而当这些受热零部件未作相应的技术改进或改进不当,如结构设计不合理、冷却能力不足、材料热强度不足等,这些受热零部件将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导致活塞、缸盖、排气管、涡轮、缸套等受热零部件热损伤故障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发动机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制约着高强化内燃机的长期可靠运行。目前对受热零部件的热冲击(疲劳)研究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进行有限元仿真研究,一是直接进行整机试验研究,一是进行模拟试验研究。有限元仿真研究的准确性严重依赖于边界条件的准确性,而边界条件则需要通过试验来获得,另外有限元仿真研究也不能准确反应热疲劳、热冲击的产生机理。整机试验研究是将受热零部件装机、在实际工况下运转,直至试件受热零部件出现疲劳裂纹为止,试验周期长、耗资巨大,已不能满足实际要求。模拟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受热零部件热冲击和热疲劳的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平台、加热系统、冷却系统、温度检测装置、控制系统、安全报警装置;所述机械平台包括两组夹紧装置、隔热法兰Ⅲ(13)、带座轴承(14)、主轴(15)、主轴摆动气缸(16)、主轴摆动气缸支架(17)、支座(18)、轴承支座(19),两组夹紧装置结构相同关于主轴(15)对称安装,一组夹紧装置包括带座球轴承Ⅰ(1)、左轴(2)、隔热法兰Ⅰ(3)、夹紧机构Ⅰ(4)、隔热法兰Ⅱ(5)、右轴(6)、带座球轴承Ⅱ(7)、联轴器(8)、工作平台(9)、气缸支撑(10)、摆动气缸(11);所述带座球轴承Ⅰ(1)与左轴(2)为过盈配合,左轴(2)与隔热法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热零部件热冲击和热疲劳的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平台、加热系统、冷却系统、温度检测装置、控制系统、安全报警装置;所述机械平台包括两组夹紧装置、隔热法兰Ⅲ(13)、带座轴承(14)、主轴(15)、主轴摆动气缸(16)、主轴摆动气缸支架(17)、支座(18)、轴承支座(19),两组夹紧装置结构相同关于主轴(15)对称安装,一组夹紧装置包括带座球轴承Ⅰ(1)、左轴(2)、隔热法兰Ⅰ(3)、夹紧机构Ⅰ(4)、隔热法兰Ⅱ(5)、右轴(6)、带座球轴承Ⅱ(7)、联轴器(8)、工作平台(9)、气缸支撑(10)、摆动气缸(11);所述带座球轴承Ⅰ(1)与左轴(2)为过盈配合,左轴(2)与隔热法兰Ⅰ(3)通过螺栓连接,隔热法兰Ⅰ(3)、隔热法兰Ⅱ(5)之间装有夹紧机构Ⅰ(4),隔热法兰Ⅱ(5)与右轴(6)通过螺栓连接,右轴(6)穿过带座球轴承Ⅱ(7)与联轴器(8)连接,联轴器(8)与气缸支撑(10)相连,带座球轴承Ⅰ(1)、带座球轴承Ⅱ(7)和气缸支撑(10)均通过螺栓与工作平台(9)进行固定连接,摆动气缸(11)通过螺钉固定在气缸支撑(10)上,工作平台(9)的下面设有隔热法兰Ⅲ(13),主轴(15)为一根通轴,主轴(15)的一端穿过支座(18)的孔与隔热法兰Ⅲ(13)连接在一起,主轴(15)与带座轴承(14)为过渡配合,主轴(15)的另一端与主轴摆动气缸(16)连接,主轴摆动气缸(16)的上面设有主轴摆动气缸支架(17),主轴摆动气缸支架(17)与支座(18)固定在一起,主轴摆动气缸(16)固定在主轴摆动气缸支架(17)上,轴承支座(19)固定在支座(18)上,带座轴承(14)固定在轴承支座(19)上,所述加热系统包括点火喷嘴(20)、燃气管道(21),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水管道(22)、冷却水喷嘴(23)、空气喷头(24)、空气管道(25);点火喷嘴(20)位于夹紧机构Ⅰ(4)的正下方,点火喷嘴(20)与燃气管道(21)连接,冷却水喷嘴(23)位于夹紧机构Ⅱ(12)的正下方,冷却水喷嘴(22)与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基林申立中李洪民邓晰文毕玉华贾德文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