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线包的整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37932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1 0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变压器线包的整腿装置,包括工作台(1)、底板(3)、导向槽I(9)、导向槽II(4)和导向柱(17);导向槽II的前端安装有其活塞杆上安装有位移板的位移气缸(8);导向槽II两侧安装有两个其活塞杆上安装有推板(13)的推板气缸(19);导向柱下端安装在底板上,上端安装有导向柱固定板(15);导向柱固定板上安装有压槽气缸(16);压槽气缸内活塞杆上安装有压槽;底板上安装有顶槽气缸(21),顶槽气缸上方、工作台内部安装有顶槽(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线包上内端子和外端子的整脚操作;将原来人工整腿转化为自动整腿,易于操作,提高了变压器内线包的生产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应用范围广泛。(*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变压器线包的整腿装置,包括工作台(1)、底板(3)、导向槽I(9)、导向槽II(4)和导向柱(17);导向槽II的前端安装有其活塞杆上安装有位移板的位移气缸(8);导向槽II两侧安装有两个其活塞杆上安装有推板(13)的推板气缸(19);导向柱下端安装在底板上,上端安装有导向柱固定板(15);导向柱固定板上安装有压槽气缸(16);压槽气缸内活塞杆上安装有压槽;底板上安装有顶槽气缸(21),顶槽气缸上方、工作台内部安装有顶槽(2)。本技术实现了对线包上内端子和外端子的整脚操作;将原来人工整腿转化为自动整腿,易于操作,提高了变压器内线包的生产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应用范围广泛。【专利说明】变压器线包的整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整腿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变压器线包的整腿装置,属于整腿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其内部线包的制作直接关乎着整个变压器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目前,初步完成的线包两侧的骨架上分别设有水平放置的外端子和竖直放置的内端子,操作人员需要对外端子和内端子进行整腿,具体操作是:利用镊子将内端子反折在线包上,并利用限位装置对两侧的内端子进行整形,使内端子折平在线包上、与线包基本接触;接着在线包两侧贴上一层挡墙胶带后,将外端子从根部垂直向上折弯,使外端子紧贴骨架。上述整腿操作均为人工操作,生产效率低,为了保证生产量,就不得不增加人员,无形中增加了生产厂家的运营成本;同时由于人员的经验等因素,在整个整腿过程中易出现不符合规定的产品,产品的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变压器线包的整腿装置,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压器线包的整腿装置,包括工作台、底板、导向槽I和导向槽II ;所述工作台安装在底板上;导向槽I和导向槽II均安装在工作台上,导向槽I的出口正对导向槽II的入口 ;工作台上、导向槽II的前端安装有气缸安装板I,气缸安装板I的前侧安装有位移气缸;位移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气缸安装板I,并安装有可在导向槽II内移动的位移板;工作台上、导向槽II中间部位的两侧安装有两个结构对称的气缸安装板II ;每个气缸安装板II的外侧安装有推板气缸,内侧安装有压插针;推板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气缸安装板II,并安装有推板;推板与压插针并排设置,并位于压插针的后侧;气缸安装板II的后侧、导向槽II的两侧设有两个竖直放置的导向柱,导向柱的下端穿过工作台,并安装在底板上;两个导向柱的上端安装有导向柱固定板;导向柱固定板的下侧安装有压槽气缸;压槽气缸的下方、导向槽II的上方安装有可沿两个导向柱上下移动的压槽固定板,压槽固定板的下侧安装有压槽,压槽与压槽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底板上、两个导向柱之间安装有顶槽气缸,顶槽气缸的上方、工作台的内部安装有可沿两个导向柱上下移动的顶槽;顶槽上安装有两个可在导向柱和导向槽II之间上下移动的顶槽板。进一步,所述工作台上开有用于安装导向槽I和导向槽II的安装孔I,所述安装孔I为长圆孔。进一步,所述工作台上开有用于安装气缸安装板II的安装孔II,所述安装孔11为长圆孔。进一步,所述压槽固定板上开有用于安装压槽的固定孔I,所述固定孔I为长圆孔。进一步,所述顶槽上开有用于安装顶槽板的固定孔II,所述固定孔II为长圆孔。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将多个线包依次由导向槽I推进导向槽II,利用位移气缸、推板气缸、压槽气缸和顶槽气缸内的活塞杆的往返运动,使得进入导向槽II内的每个线包依次被位移板推至推板处,再被两侧的推板将其上的内端子折弯,然后被压槽将折弯的内端子压平和顶槽板将外端子向上垂直弯折,再由导向槽II的出口端被推出,最终实现了对线包上内端子和外端子的整脚操作;将原来人工整腿转化为自动整腿,易于操作,提高了变压器内线包的生产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图。图中:1、工作台,2、顶槽,3、底板,4、导向槽11,5、位移板,6、气缸安装板1,7、面板,8、位移气缸,9、导向槽I,10、线包,11、压插针,12、气缸安装板II,13、推板,14、压槽,15、导向柱固定板,16、压槽气缸,17、导向柱,18、压槽固定板,19、推板气缸,20、顶槽板,21、顶槽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变压器线包的整腿装置,包括工作台1、底板3、导向槽19和导向槽Π4 ;所述工作台I安装在底板3上;导向槽19和导向槽114均安装在工作台I上,导向槽19的出口正对导向槽114的入口 ;工作台I上、导向槽114的前端安装有气缸安装板16,气缸安装板16的前侧安装有位移气缸8 ;位移气缸8的活塞杆穿过气缸安装板16,并安装有可在导向槽Π4内移动的位移板5 ;工作台I上、导向槽114中间部位的两侧安装有两个结构对称的气缸安装板1112 ;每个气缸安装板Π12的外侧安装有推板气缸19,内侧安装有压插针11 ;推板气缸19的活塞杆穿过气缸安装板1112,并安装有推板13 ;推板13与压插针11并排设置,并位于压插针11的后侧;气缸安装板1112的后侧、导向槽114的两侧设有两个竖直放置的导向柱17,导向柱17的下端穿过工作台1,并安装在底板3上;两个导向柱17的上端安装有导向柱固定板15 ;导向柱固定板15的下侧安装有压槽气缸16 ;压槽气缸16的下方、导向槽114的上方安装有可沿两个导向柱17上下移动的压槽固定板18,压槽固定板18的下侧安装有压槽14,压槽14与压槽气缸16的活塞杆连接;底板3上、两个导向柱17之间安装有顶槽气缸21,顶槽气缸21的上方、工作台I的内部安装有可沿两个导向柱17上下移动的顶槽2 ;顶槽2上安装有两个可在导向柱17和导向槽114之间上下移动的顶槽板20。工作过程:初始状态,位移气缸8、推板气缸19、頂槽气缸21和压槽气缸16均处于收回状态。首先,操作人员可将需要整脚的线包10依次由导向槽19推进导向槽114,当第一个线包进入导向槽114时,启动位移气缸8开始动作,控制内部的活塞杆伸出,安装在活塞杆上的位移板5随之一起向外伸出,推动该线包10至两个推板13之间;其次,启动导向槽114两侧的推板气缸19,推板气缸19内的活塞杆带动上方的推板13 —起向内侧伸出,推动线包10上两侧竖直设置的内端子,使其向内侧弯曲;与此同时,位移气缸8中的活塞杆缩回,位移板5随之收缩,操作人员再将第二个线包推进导向槽114 ;气缸安装板Π12内侧的压插针11用于将向上翘起的外端子压平,避免出现外端子因翘起而被推板13将其向内侧折弯,影响其效果的情况;接着,推板气缸19内的活塞杆缩回,位移气缸8中的活塞杆再次伸出,其活塞杆上的位移板5推动第二线包和第一线包沿导向槽114移动,将第二线包推至推板13之间,第一线包推到压槽14的下方;启动压槽气缸16和顶槽气缸21,压槽气缸16内的活塞杆向下方伸出,带动上方的压槽14和压槽固定板18沿导向柱17向下方移动,对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线包的整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底板(3)、导向槽I(9)和导向槽II(4);所述工作台(1)安装在底板(3)上;导向槽I(9)和导向槽II(4)均安装在工作台(1)上,导向槽I(9)的出口正对导向槽II(4)的入口;工作台(1)上、导向槽II(4)的前端安装有气缸安装板I(6),气缸安装板I(6)的前侧安装有位移气缸(8);位移气缸(8)的活塞杆穿过气缸安装板I(6),并安装可在导向槽II(4)内移动的位移板(5);工作台(1)上、导向槽II(4)中间部位的两侧安装两个结构对称的气缸安装板II(12);每个气缸安装板II(12)的外侧安装有推板气缸(19),内侧安装有压插针(11);推板气缸(19)的活塞杆穿过气缸安装板II(12),并安装推板(13);推板(13)与压插针(11)并排设置,并位于压插针(11)的后侧;气缸安装板II(12)的后侧、导向槽II(4)的两侧设有两个竖直放置的导向柱(17),导向柱(17)的下端穿过工作台(1)、安装在底板(3)上;两个导向柱(17)的上端安装有导向柱固定板(15);导向柱固定板(15)的下侧安装有压槽气缸(16);压槽气缸(16)的下方、导向槽II(4)的上方安装有可沿两个导向柱(17)上下移动的压槽固定板(18),压槽固定板(18)的下侧安装有压槽(14),压槽(14)与压槽气缸(16)的活塞杆连接;底板(3)上、两个导向柱(17)之间安装有顶槽气缸(21),顶槽气缸(21)的上方、工作台(1)的内部安装有可沿两个导向柱(17)上下移动的顶槽(2);顶槽(2)上安装有两个可在导向柱(17)和导向槽II(4)之间上下移动的顶槽板(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夏永文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格利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