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教学电梯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3765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1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拟教学电梯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座、缓冲弹性件以及用于固定设置于模拟电梯底座上的基座,所述基座固定设置于模拟电梯底座上,所述缓冲弹性件固定设置于基座上,所述缓冲座固定设置于缓冲弹性件相对于基座的另一侧,所述缓冲弹性件外套设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固定设置于基座上,所述外套筒内壁上设置有可沿套筒内壁上下滑移的内套筒,所述内套筒置于缓冲弹性件与外套筒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模拟教学电梯缓冲装置限制缓冲弹性件发生径向变型,保证了缓冲弹性件的缓冲效果,并提高了缓冲弹性件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拟教学电梯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座、缓冲弹性件以及用于固定设置于模拟电梯底座上的基座,所述基座固定设置于模拟电梯底座上,所述缓冲弹性件固定设置于基座上,所述缓冲座固定设置于缓冲弹性件相对于基座的另一侧,所述缓冲弹性件外套设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固定设置于基座上,所述外套筒内壁上设置有可沿套筒内壁上下滑移的内套筒,所述内套筒置于缓冲弹性件与外套筒之间,本技术模拟教学电梯缓冲装置限制缓冲弹性件发生径向变型,保证了缓冲弹性件的缓冲效果,并提高了缓冲弹性件的使用寿命。【专利说明】模拟教学电梯缓冲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拟教学电梯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模拟教学电梯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缓冲装置设置于电梯井道坑底的地面上,当轿厢或者对重装置超越极限位置发生蹲底时,缓冲器用来吸收轿厢或对重装置的动能,减缓轿厢对底坑的冲击,现有技术中缓冲装置一般设置有缓冲座、缓冲弹簧以及弹簧基座,当缓冲座受到电梯轿厢冲击的时候,轿厢对于缓冲座的冲击力方向并不是每次都垂直于缓冲座,如果冲击力带有一点角度偏移的话,容易使弹簧在发生轴向变型的同时会出现径向位移,不仅仅影响缓冲装置的缓冲效果,而且径向位移容易使弹簧发生永久形变,减断弹簧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缓冲座在受冲击时缓冲弹性件出现径向变形的模拟教学电梯缓冲装置,保证了缓冲弹性件的缓冲效果,也提高了缓冲弹性件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拟教学电梯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座、缓冲弹性件以及用于固定设置于模拟电梯底座上的基座,所述基座固定设置于模拟电梯底座上,所述缓冲弹性件固定设置于基座上,所述缓冲座固定设置于缓冲弹性件相对于基座的另一侧,所述缓冲弹性件外套设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固定设置于基座上,所述外套筒内壁上设置有可沿套筒内壁上下滑移的内套筒,所述内套筒置于缓冲弹性件与外套筒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缓冲座受到冲击的时候,缓冲弹性件只能带动内套筒沿着外套筒内壁做轴向的缓冲作用,所述内套筒内壁可以限制缓冲弹性件发生径向的变型,保证了缓冲弹性件的缓冲效果,也提高了缓冲弹性件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套筒内壁上设置有供内套筒上下滑移的若干滑槽,所述内套筒上固设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杆,所述滑槽内均设置有用于支撑滑杆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与基座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槽内设置有缓冲弹性,缓冲座在受到冲击时能更加平稳,更进一步提高了模拟教学电梯缓冲装置的缓冲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套筒的长度为缓冲弹性件的长度的二分之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外套筒的长度,防止外套筒的长度过长或者过短引起缓冲弹性件的缓冲量太小,减弱了模拟教学电梯缓冲装置的缓冲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套筒相对于与缓冲弹簧接触的另一端与缓冲座抵触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套筒和缓冲座相抵触,为缓冲座提供支撑力,当缓冲座受到冲击时,可以马上为模拟教学电梯缓冲装置分担冲击力,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紧凑性,进一步提高了模拟教学电梯缓冲装置的缓冲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座截面呈圆形,所述缓冲座直径大于内套筒外壁直径且小于外套筒外壁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缓冲弹性件受冲击力压缩到一定量的时候,所述缓冲座与外套筒相互作用进行最后的缓冲作用,防止缓冲弹性件被过度压缩后出现强力的反弹作用,使电梯有朝反方向运动的趋势,或者因缓冲弹性件被过度压缩而出现永久性的变型发生损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模拟教学电梯缓冲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模拟教学电梯缓冲装置实施例的外套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模拟教学电梯缓冲装置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缓冲座;2、内套筒;21、内套筒内壁;22、内套筒外壁;3、缓冲弹性件;4、外套筒;41、外套筒外壁;42、外套筒内壁;43、滑槽;44、缓冲弹簧;5、基座;6、滑杆。【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模拟教学电梯缓冲装置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模拟教学电梯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座1、缓冲弹性件3以及用于固定设置于模拟电梯底座上的基座5,所述缓冲弹性件3固定设置于基座5上,所述缓冲座I固定设置于缓冲弹性件3相对于基座5的另一侧,所述缓冲弹性件3外套设有外套筒4,所述外套筒4固定设置于基座5上,所述外套筒内壁42上设置有可沿外套筒内壁42上下滑移的内套筒2,所述内套筒置于缓冲弹性件3与外套筒4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缓冲座I受到冲击的时候,缓冲弹性件3只能带动内套筒2沿着外套筒内壁42做轴向的缓冲作用,所述内套筒内壁21可以限制缓冲弹性件3发生径向的变型,保证了缓冲弹性件3的缓冲效果,也提高了缓冲弹性件3的使用寿命。所述外套筒内壁42上设置有供内套筒2上下滑移的若干滑槽43,所述内套筒2上固设有与滑槽43相匹配的滑杆6,所述滑槽43内均设置有用于支撑滑杆6的缓冲弹簧44,所述缓冲弹簧44与基座5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优先采用设置有三条滑槽43,所述三条滑槽43均匀分布于外套筒内壁42且三条滑槽43形成三角状分布,使得内套筒2套设于外套筒内壁42时有一个稳定的结构,在滑槽43内设置有缓冲弹簧44,缓冲座I在受到冲击时能更加平稳,更进一步提高了模拟教学电梯缓冲装置的缓冲效果。所述外套筒4的长度为缓冲弹性件3的长度的二分之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外套筒4的长度,防止外套筒4的长度过长或者过短引起缓冲弹性件3的缓冲量太小,减弱了模拟教学电梯缓冲装置的缓冲效果。所述内套筒2相对于与缓冲弹簧44接触的另一端与缓冲座I抵触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套筒2和缓冲座I相抵触,为缓冲座I提供支撑力,当缓冲座I受到冲击时,可以马上为模拟教学电梯缓冲装置分担冲击力,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紧凑性,进一步提高了模拟教学电梯缓冲装置的缓冲效果。所述缓冲座I截面呈圆形,所述缓冲座I直径大于内套筒外壁22直径且小于外套筒外壁41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缓冲弹性件3受冲击力压缩到一定量的时候,所述缓冲座I与外套筒4相互作用进行最后的缓冲作用,防止缓冲弹性件3被过度压缩后出现强力的反弹作用,使电梯有朝反方向运动的趋势,或者因缓冲弹性件3被过度压缩而出现永久性的变型发生损坏。【权利要求】1.一种模拟教学电梯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座、缓冲弹性件以及用于固定设置于模拟电梯底座上的基座,所述基座固定设置于模拟电梯底座上,所述缓冲弹性件固定设置于基座上,所述缓冲座固定设置于缓冲弹性件相对于基座的另一侧,其特征是:所述缓冲弹性件外套设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固定设置于基座上,所述外套筒内壁上设置有可沿套筒内壁上下滑移的内套筒,所述内套筒置于缓冲弹性件与外套筒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教学电梯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套筒内壁上设置有供内套筒上下滑移的若干滑槽,所述内套筒上固设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杆,所述滑槽内均设置有用于支撑滑杆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与基座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电梯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套筒的长度为缓冲弹性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拟教学电梯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座、缓冲弹性件以及用于固定设置于模拟电梯底座上的基座,所述基座固定设置于模拟电梯底座上,所述缓冲弹性件固定设置于基座上,所述缓冲座固定设置于缓冲弹性件相对于基座的另一侧,其特征是:所述缓冲弹性件外套设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固定设置于基座上,所述外套筒内壁上设置有可沿套筒内壁上下滑移的内套筒,所述内套筒置于缓冲弹性件与外套筒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光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教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