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船舶制冷系统的高压贮液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035721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0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船舶制冷系统的高压贮液器,属于船舶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贮液器内液体制冷剂对液器器壳体形成冲击的问题。本用于船舶制冷系统的高压贮液器,包括一筒体,筒体的两相对内侧壁上均固连有上防波板和下防波板,上防波板和下防波板均呈长条状,且长度方向与筒体轴向一致,上防波板和下防波板的板面均保持水平,上防波板的下侧面上沿长度方向垂直固连有若干径向防波板。本用于船舶制冷系统的高压贮液器能够有效防止贮液器内的液体制冷剂对壳体形成冲击,确保低压循环贮液器正常、稳定运行。(*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船舶制冷系统的高压贮液器,属于船舶制冷设备
。它解决了现有的贮液器内液体制冷剂对液器器壳体形成冲击的问题。本用于船舶制冷系统的高压贮液器,包括一筒体,筒体的两相对内侧壁上均固连有上防波板和下防波板,上防波板和下防波板均呈长条状,且长度方向与筒体轴向一致,上防波板和下防波板的板面均保持水平,上防波板的下侧面上沿长度方向垂直固连有若干径向防波板。本用于船舶制冷系统的高压贮液器能够有效防止贮液器内的液体制冷剂对壳体形成冲击,确保低压循环贮液器正常、稳定运行。【专利说明】一种用于船舶制冷系统的高压贮液器
本技术属于船舶制冷设备
,涉及一种用于船舶制冷系统的高压贮液器。
技术介绍
高压贮液器配装在节流元件和冷凝器之间,用于储存冷凝器冷凝下来的制冷剂液体。其是大型制冷系统中的主要设备之一,用于贮存在冷凝器凝结的制冷剂液体,适宜工况变化时制冷剂供液量的变化。同时,高压贮液器还起到液封作用,防止气体进入制冷系统的低压部分,高压贮液器的液体制冷剂不得多于80%。船舶制冷系统的使用环境特殊,要适应船舶横倾15°、横摇22.5°、纵倾5°、纵摇7.5°的工况,上述贮液器在船舶摇摆时,贮液器内的液体制冷剂会随船舶一起晃动,液体制冷剂对立式低压循环贮液器器壳体形成冲击,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船舶制冷系统的高压贮液器,该用于船舶制冷系统的高压贮液器能够有效防止贮液器内的液体制冷剂对壳体形成冲击,确保低压循环贮液器正常、稳定运行。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船舶制冷系统的高压贮液器,包括一水平设置的筒体,所述筒体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两相对内侧壁上均固连有上防波板和下防波板,所述上防波板和下防波板均呈长条状,且长度方向与筒体轴向一致,上防波板和下防波板的板面均保持水平,所述上防波板的下侧面上沿长度方向垂直固连有若干径向防波板。液体制冷剂从进液管进入筒体并留在筒体内,需要时从出液管中出去,筒体内的液体制冷剂一般不超过筒体的80% ;径向防波板沿筒体轴向排列并插入液体制冷剂内,当船舶出现摇晃摆动时,防波板能够阻断液体制冷剂的波浪传递和摇晃,防止液体制冷剂出现较大的波浪;上防波板位于下防波板的上面,当液体制冷剂的液面低于筒体径向的一半时,下防波板能够防止液体制冷剂液面拍打、冲击筒体,当液体制冷剂的液面高于筒体径向的一半时,上防波板能够防止液体制冷剂液面拍打、冲击筒体,结合径向防波板、上防波板和下防波板,能够确保高压贮液器正常、稳定运行。在上述的用于船舶制冷系统的高压贮液器中,所述两下防波板均位于筒体的径向中心位置,所述两上防波板的板面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即当液体制冷剂液面低于筒体径向的一半时下防波板发挥作用;两上防波板的板面高于筒体内最高液位线100mm,当液体制冷剂液面高于筒体径向的一半时上防波板发挥作用。在上述的用于船舶制冷系统的高压贮液器中,所述径向防波板的上边沿与上防波板的板面齐平,下边沿到筒体底部的距离为120mm?180mm,所述径向防波板的两端分别与筒体内壁相固连。径向防波板下边沿到筒体底部的距离太大,其防止液体制冷剂轴向窜动的效果较小,而该距离太小,则液体制冷剂的流通性太小。在上述的用于船舶制冷系统的高压贮液器中,所述若干径向防波板沿筒体轴向均匀分布。使径向防波板的受力更加均匀,同时对液体制冷剂防波动作用更加均匀。在上述的用于船舶制冷系统的高压贮液器中,所述上防波板的宽度为相邻两径向防波板之间距离的1/10,所述下防波板的宽度为上防波板宽度的1.5倍。上防波板和下防波板的宽度均关系的其防止液体制冷剂冲击筒体的效果和筒体内气液制冷剂液化效果。在上述的用于船舶制冷系统的高压贮液器中,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均位于筒体的上方,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伸入筒体,且伸入端端部与筒体底部的距离为30mm?70mm。出液管伸入端伸入液体制冷剂液面以下,防止气相制冷剂进入出液管。在上述的用于船舶制冷系统的高压贮液器中,所述筒体底部还设有竖直向下的排污管。排污管用来排出液体制冷剂中沉淀下来的污溃。在上述的用于船舶制冷系统的高压贮液器中,所述筒体外侧面上还固连有若干支座。支座用于支撑筒体,使筒体保持稳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用于船舶制冷系统的高压贮液器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筒体内有若干径向防波板沿筒体轴向排列并插入液体制冷剂内,因此当船舶出现摇晃摆动时,防波板能够阻断液体制冷剂的波浪传递和摇晃,防止液体制冷剂出现较大的波浪。2、由于筒体内还设有上防波板和下防波板,因此当液体制冷剂的液面低于筒体径向的一半时,下防波板能够防止液体制冷剂液面拍打、冲击筒体,当液体制冷剂的液面高于筒体径向的一半时,上防波板能够防止液体制冷剂液面拍打、冲击筒体,确保高压贮液器正常、稳定运行。3、由于若干径向防波板沿筒体轴向均匀分布,因此能够使径向防波板的受力更加均匀,同时对液体制冷剂防波动作用更加均匀。【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高压贮液器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高压贮液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剖视图。图中,1、筒体;2、进液管;3、出液管;4、排污管;5、上防波板;6、下防波板;7、径向防波板;8、支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船舶制冷系统的高压贮液器,包括一水平设置的筒体1,筒体I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液管2和出液管3,液体制冷剂从进液管2进入筒体I并留在筒体I内,需要时液相制冷剂从出液管3中出去,筒体I内的液体制冷剂一般不超过筒体的80%。筒体I的两相对内侧壁上均固连有上防波板5和下防波板6,上防波板5和下防波板6均呈长条状,且长度方向与筒体I轴向一致,上防波板5和下防波板6的板面均保持水平,上防波板5的下侧面上沿长度方向垂直固连有若干径向防波板7,径向防波板7沿筒体I轴向排列并插入液体制冷剂内,当船舶出现摇晃摆动时,径向防波板7能够阻断液体制冷剂的波浪传递和摇晃,防止液体制冷剂出现较大的波浪;上防波板5位于下防波板6的上面,当液体制冷剂的液面低于筒体I径向的一半时,下防波板6能够防止液体制冷剂液面拍打、冲击筒体1,当液体制冷剂的液面高于筒体I径向的一半时,上防波板5能够防止液体制冷剂液面拍打、冲击筒体1,结合径向防波板7、上防波板5和下防波板6,能够确保高压贮液器正常、稳定运行。具体来说,结合图2所示,两下防波板6均位于筒体I的径向中心位置,即当液体制冷剂液面低于筒体I径向的一半时下防波板6发挥作用;两上防波板5的板面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且高于筒体I内最高液位线100mm,当液体制冷剂液面高于筒体I径向的一半时上防波板5发挥作用。径向防波板7的上边沿与上防波板5的板面齐平,径向防波板7的两端分别与筒体I内壁相固连,下边沿到筒体I底部的距离太大,其防止液体制冷剂轴向窜动的效果较小,而该距离太小,则液体制冷剂的流通性太小,因此本实施例中下边沿到筒体I底部的距离为150mm。径向防波板7有若干块,其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产品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径向防波板7的数量为三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贤熊从贵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钱江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