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改性聚丙稀、聚乙烯复合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4683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0 2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改性聚丙稀、聚乙烯复合管,为三层复合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聚丙烯层、金属骨架层、高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层;金属骨架层为高强度钢丝左右螺旋缠绕成型的网状骨架结构;进一步改进在于:金属骨架层的高强度钢丝为高强度镀铜钢丝;高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层的厚度1.0~2.0mm;聚丙烯层为改性聚丙稀材料挤出成型的聚丙稀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超高的耐磨性,使用寿命长;具有优越的热熔连接性能,便于管路的连接安装,并保证管路连接的密封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改性聚丙稀、聚乙烯复合管,为三层复合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聚丙烯层、金属骨架层、高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层;金属骨架层为高强度钢丝左右螺旋缠绕成型的网状骨架结构;进一步改进在于:金属骨架层的高强度钢丝为高强度镀铜钢丝;高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层的厚度1.0~2.0mm;聚丙烯层为改性聚丙稀材料挤出成型的聚丙稀管。本技术具有超高的耐磨性,使用寿命长;具有优越的热熔连接性能,便于管路的连接安装,并保证管路连接的密封性。【专利说明】高性能改性聚丙稀、聚乙烯复合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材,尤其涉及一种聚乙烯管材。
技术介绍
聚乙烯管材由于具有质轻、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在石油、化工、矿山、建筑等行业,在用于输送固体颗粒、粉体介质时,聚乙烯管材内壁很容易磨损,使得聚乙烯管材失效,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的高性能改性聚丙稀、聚乙烯复合管。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高性能改性聚丙稀、聚乙烯复合管,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高性能改性聚丙稀、聚乙烯复合管为三层复合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聚丙烯层、金属骨架层、高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层;所述金属骨架层为高强度钢丝左右螺旋缠绕成型的网状骨架结构。上述结构中,所述金属骨架层的高强度钢丝为高强度镀铜钢丝。上述结构中,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层的厚度1.0?2.0 mm。上述结构中,所述聚丙烯层为改性聚丙稀材料挤出成型的聚丙稀管。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内层采用将纳米颗粒添加到高密度聚乙烯中复合而成的高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层,其耐磨性提高两倍以上,显著延长了管材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将纳米颗粒加入到高密度聚乙烯中,可以达到减小摩擦系数的效果,形成自润滑效果,甚至获得超润滑功能,这样,本技术在输送固体颗粒、粉体介质时,对管壁的磨损减小,也提高了本技术的耐磨性。2、管材采用钢丝网骨架结构为增强体,高密度聚乙烯为基体,能受较高压力,抗震性能好,使用安全可靠。3、外层为改性聚丙稀材料挤出成型的聚丙烯层,具有优越的热熔连接性能,便于管路的连接安装,并保证管路连接的密封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所示的高性能改性聚丙稀、聚乙烯复合管,为三层复合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聚丙烯层1、金属骨架层2、高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层3。金属骨架层2为高强度钢丝左右螺旋缠绕成型的网状骨架结构,本实施例中,金属骨架层2的高强度钢丝为高强度镀铜钢丝。聚丙烯层I为改性聚丙稀材料挤出成型的聚丙稀管。高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层3是将纳米颗粒添加到高密度聚乙烯中复合而成,其厚度1.0?2.0 mm,本实施例中,厚度1.5 mm。【权利要求】1.一种高性能改性聚丙稀、聚乙烯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性能改性聚丙稀、聚乙烯复合管为三层复合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聚丙烯层(I)、金属骨架层(2)、高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层(3);所述金属骨架层(2)为高强度钢丝左右螺旋缠绕成型的网状骨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改性聚丙稀、聚乙烯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骨架层(2)的高强度钢丝为高强度镀铜钢丝。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性能改性聚丙稀、聚乙烯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层(3)的厚度1.0?2.0 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性能改性聚丙稀、聚乙烯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层(I)为改性聚丙稀材料挤出成型的聚丙稀管。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性能改性聚丙稀、聚乙烯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层(I)为改性聚丙稀材料挤出成型的聚丙稀管。【文档编号】F16L9/147GK203585596SQ201320750816【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5日 【专利技术者】陈洪林, 林生, 王超 申请人:江苏祥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林林生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祥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