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列滚柱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2575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机械压力机的一种离合器,它由外环,内环,滚柱,关闭环,定位凸轮和弹簧组成,内环的外接柱面与外环内孔构成的楔形槽各个槽内均置有双列滚柱,与现有离合器的单列滚柱比较,其圆柱度误差少,精度高,滚动灵活,承载能力强,使离合器接合和脱开更快捷、更可靠。(*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压力机的一种离合器。现有的机械压力机中的离合器在内环和外环之间是采用单列滚柱结构,随着压力机公称力的增大,内环的棱柱面数目,滚柱的直径和长度,都将相应的增多,增大和加长,由于滚柱加长,制作的圆柱度误差及自身的重量原因,使滚柱滚动的灵活程度相对较差;同时,受外环内径尺寸的限制,不可能将内环设计成更多的棱柱面,一般均在十个面以下,在滚柱卡入楔形槽时,滚柱自起滚到楔紧的时间相对较慢,从而影响了离合器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本技术为了弥补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将原来的单列滚柱设计成双列滚柱的一种离合器。本技术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的内容记载如下该离合器包括有外环、内环、滚柱,关闭环,定位凸轮和弹簧。内环是一个多面棱柱体,它的外棱柱面与外环内孔之间构成的数个楔形槽,每个槽内均置有滚柱,本技术的技术特点是置于楔形槽中的滚柱为双列滚柱,双列滚柱长度之和少于或等于单列滚柱的长度。本技术产生的积极效果是由于滚柱短,制作圆柱度误差比长的滚柱容易控制,精度高,重量较轻,滚动灵活,在内环棱柱面数目不变的情况下,滚柱数要比单列滚柱数增加一倍,滚柱自起滚到楔紧时间相对要快,并可有效改善承载能力,使离合器更快捷,更可靠的起到接合和脱开的效果。现在,根据附图结合实施例的描述,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视图。图2是图1A-A视图。图3是图1B-B视图。图1所示,定位凸轮5和内环3通过键连接在压力机的轴上,外环紧固在压力机飞轮内孔中,内环3是一个多面棱柱体,与外环1内孔构成数个楔形槽,双列滚柱分置在各个楔形槽内,双列滚柱4对接间隙排列,双列滚柱4的长度少于或等于单列滚柱的长度,装接在定位凸轮5上的可活动的关闭环2将双列滚柱4顶在内环3外棱柱面的中间位置,如图2所示。当压力机的操纵挡块离开关闭环2的凸头,关闭环2在弹簧6的作用下,该弹簧6一头连接关闭环2,另一头连接定位凸轮上5,如图3所示,将关闭环2沿着飞轮转动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带动双列滚柱4滚入外环1与内环3之间的楔形槽内,将内环3和外环1卡紧连接为一体,使曲轴跟着飞轮一起运行;当压力机操纵挡块复位,挡住了关闭环2的凸头,这时关闭环2把楔紧的双位滚柱重新挡回到内环3棱柱面的中间位置,离合器处于脱开伺服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双列滚柱离合器,它包括外环,内环,滚柱,关闭环,定位凸轮和弹簧,内环外棱柱面与外环内孔构成的楔形槽中置有滚柱,其特征是楔形槽中的滚柱为双列滚柱(4)。专利摘要本技术是机械压力机的一种离合器,它由外环,内环,滚柱,关闭环,定位凸轮和弹簧组成,内环的外接柱面与外环内孔构成的楔形槽各个槽内均置有双列滚柱,与现有离合器的单列滚柱比较,其圆柱度误差少,精度高,滚动灵活,承载能力强,使离合器接合和脱开更快捷、更可靠。文档编号B30B15/00GK2357909SQ99202958公开日2000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2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2日专利技术者周旭正, 杨大正, 陈一通 申请人:浙江萧山精密压力机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列滚柱离合器,它包括外环,内环,滚柱,关闭环,定位凸轮和弹簧,内环外棱柱面与外环内孔构成的楔形槽中置有滚柱,其特征是楔形槽中的滚柱为双列滚柱(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旭正杨大正陈一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萧山精密压力机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