绢丝毛混纺精纺面料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19765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8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绢丝毛混纺精纺面料的生产方法,依次通过条染复精梳、纺纱、织造、后整理制成面料,纺纱原料中羊毛的质量百分比为50%至60%,绢丝的质量百分比为40%至50%,对绢丝原料进行加工,采用拉断机拉断绢丝,将其制成纤维长度平均为40mm至50mm,长度离散小于50%,克重为5至8g/m的绢丝绒条,纤维长度小于30mm的绢丝绒条占绢丝绒条总量的百分比小于30%,属于纺织品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绢丝毛混纺精纺面料的生产方法绢丝含量高,可纺性好,有效地保证条干质量,纱疵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依次通过条染复精梳、纺纱、织造、后整理制成面料,纺纱原料中羊毛的质量百分比为50%至60%,绢丝的质量百分比为40%至50%,对绢丝原料进行加工,采用拉断机拉断绢丝,将其制成纤维长度平均为40mm至50mm,长度离散小于50%,克重为5至8g/m的绢丝绒条,纤维长度小于30mm的绢丝绒条占绢丝绒条总量的百分比小于30%,属于纺织品制造
。本专利技术的绢丝含量高,可纺性好,有效地保证条干质量,纱疵少。【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纱方法,尤其是一种絹丝和羊毛混纺的纺纱方法,属于纺织品制造

技术介绍
精纺面料选用原料种类十分广泛,常用的是涤纶、粘胶、锦纶、絹丝、羊绒、柞蚕丝、天丝、马海毛、晴纶、麻等原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与羊毛进行混纺。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精纺面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天然、绿色生态、健康、安全舒适的面料是消费者的首选。絹丝羊毛混纺面料由于羊毛与絹丝均为天然纤维,吸湿、保暖性性能良好,并且絹丝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具有保健功能,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絹丝的平均细度约为10.5 μ m,比起羊毛的平均细度14 μ m至16 μ m更细,可以纺制高支纱线,织制更加轻薄的精纺面料。虽然絹丝与羊毛混纺可以改善其可纺性,但是絹丝强伸性大,原料中絹丝含量所占比例高时,采用毛精纺加工设备按普通工艺进行生产纺纱比较困难,欠伸难度大,容易欠不开,出现硬头,增加纱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絹丝含量高,可纺性好,纱疵少的絹丝毛混纺精纺面料的生产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絹丝毛混纺精纺面料的生产方法,依次通过条染复精梳、纺纱、织造、后整理制成面料,纺纱原料中羊毛的质量百分比为50%至60%,絹丝的质量百分比为40%至50% ;对絹丝原料进行加工,采用拉断机拉断絹丝,将其制成纤维长度平均为40mm至50mm,长度离散小于50%,克重为5至8g/m的絹丝绒条;纤维长度小于30mm的絹丝绒条占絹丝绒条总量的百分比小于30%。上述生产方法采用单经单纬纱进行织造生产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纺纱是依次经过VSN混条一VSN头针一VSN 二针一 SHS三针一FM20P粗纱一FM20S粗纱一紧密纺一自络筒一蒸纱工序,制成用于织造精纺面料的单经单纬纱。上述生产方法采用双股纱进行织造生产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纺纱是依次经过VSN混条一VSN头针一VSN 二针一 SHS三针一FM20P粗纱一FM20S粗纱一COGNETEX四罗拉细纱一蒸纱一自络筒一并线一倍抢一蒸纱工序,制成用于织造精纺面料的双股纱。为了提高面料的质量,更好保证生产的顺利,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絹丝染色时,加入膨松剂和抗静电柔软剂,用布包裹絹丝绒条进行染色;羊毛染色时,采用低温快速染色方法进行染色;复精梳时,采用两台混条机先后进行两次混色、混条,再精梳两次;后整理时,采用平洗工序,进行反复洗呢整理。该染色方法可以解决絹丝条子易发硬的现象,改善絹丝的柔软度与平滑度,提高后道可纺性,并且使得羊毛纤维保持优良的性能。该复精梳工序有利于提高可纺性,增加羊毛与絹丝的混合均匀度,减少毛粒、纱疵的产生,避免精毛纺设备梳理难以成球。平洗可以解决面料容易产生折痕的问题,反复洗呢可以使得面料的手感更好。本专利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絹丝毛混纺精纺面料的生产方法针对絹丝含量较高的精纺面料,在纺纱前对絹丝原料进行拉断处理,并采用絹纺梳理设备对絹丝进行梳理,制成类似羊绒的絹丝绒条。由于絹丝绒条和羊毛的长度及长度离散差异比较大,细度细,静电高,且絹丝的强伸性能好,可以改善可纺性,有效地保证条干质量,减少纱疵,有利于保障面料生产的顺利进行。采用本方法所生产的面料天然纤维制成,吸湿性、保暖性良好,既有絹丝风格又有羊绒手感,生产成本远比采用羊绒混纺的价格低,经济效益高。【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絹丝毛混纺精纺面料的生产方法,依次通过品种设计、条染复精梳、纺纱、织造、修补、后整理工艺制成面料。1、纱线品种设计。原料成分:羊毛50%,絹丝50% ;纱支:55Nm /1,捻度:1200Z T/m,密度:334X284根/10cm,重量:180g/m2。羊毛的长度约为80mm,长度离散36%。2、絹丝原料加工。采用拉断机拉断絹丝,采用絹纺梳理设备对絹丝进行梳理,将长度为88mm至90mm的絹丝条制成纤维长度平均约为43mm,长度离散48%,克重为6g/m的絹丝绒条。纤维长度小于30mm的絹丝绒条占絹丝绒条总量的百分比为25%。2、条染复精梳工艺。依次经过染色一复洗一混条一针梳一精梳一针梳一成条工序完成条染复精梳。絹丝染色时,加入膨松剂和抗静电柔软剂,用布包裹絹丝绒条进行染色。羊毛染色时,采用低温快速染色方法进行染色。混条时,将复洗烘干后的絹丝绒条和羊毛按比例进行预混合、梳理成球,入复精梳,采用两台混条机先后进行两次混色、混条,再精梳两次,使得絹丝和羊毛混合充分均匀,混纺绒条的纤维长度约为72mm,纤维长度小于30mm的混纺绒条占混纺绒条总量的百分比小于3%。3、纺纱工艺。依次经过VSN混条一VSN头针一VSN 二针一SHS三针一FM20P粗纱一FM20S粗纱一紧密纺一自络筒一蒸纱工序,制成用于织造精纺面料的单经单纬纱。4、织造、修补和后整理工艺。采用一般公知的织造、修补和后整理工艺,将纱线织造成坯布,并通过修补使得坯布无纺疵和织疵,坯布经过烧毛一湿整理一烘呢一平洗平煮一烘呢一熟修一剪毛一蒸呢工序,制成精纺面料。复精梳和纺纱时,采用小欠伸、小隔距、低车速、轻定量喂入、重加压的工艺进行生产,湿度要求达到85%左右,采用江苏丹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复精梳或纺纱用皮辊(专利申请号为201220056472.5)防止纤维缠绕皮辊。纺纱时,采用江苏丹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纺纱定位加湿器(专利申请号为201020513267.8)进行增湿补湿,避免絹丝吸湿慢放湿快。紧密纺时,采用江苏丹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环锭细纱多头纺的装置(专利申请号为200420080168.X)使双粗纱喂入,提高单经单纬纱条干均匀度。织造时,采用坯布不落卷布辊和江苏丹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织机纬纱加油装置(专利申请号为201020513258.9)对单经单纬的单纬纱进行润滑,提高纱的光洁度,减少断头及纱疵。(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絹丝毛混纺精纺面料的生产方法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1、纱线品种设计。原料成分:羊毛60%,絹丝40% ;纱支:120Nm/2,捻度:950Z/1150ST/m,密度:409X348 根 /10cm,重量:205g/m2。3、纺纱工艺。依次经过VSN混条一VSN头针一VSN 二针一SHS三针一FM20P粗纱一FM20S粗纱一COGNETEX四罗拉细纱一蒸纱一自络筒一并线一倍抢一蒸纱工序,制成用于织造精纺面料的双股纱。倍捻时,采用江苏丹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具有新型并线储纱管的倍捻机纱线退绕机构(专利申请号为201220057701.5)和倍捻纱线生产张力装置(专利申请号为201020513293.0)减少高支纱倍捻断头率。【权利要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彩琴徐荣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丹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