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变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15852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8 1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变速装置,包括输入轴、输入齿轮组、差速齿轮组和差速器,所述输入轴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外花键和第二外花键,所述输入齿轮组套设于所述输入轴上,所述差速齿轮组设置于所述差速器外壳上,所述差速齿轮组的差速齿轮与输入齿轮组的输入齿轮对应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输入轴轴向移动使得第一外花键与任一输入齿轮啮合连接并向其传递动力,该输入齿轮再将动力递给差速齿轮,可以实现车辆的多档变速,结构紧凑,变速灵活可靠;差速齿轮组直接套设于差速器外壳上,省去传统变速器的一根轴及变速器与差速器的连接齿轮组,维修更换方便,节约生产成本;堕轮控制倒档齿轮反转,实现车辆的倒档动作,更加方便,满足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倒档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变速装置,包括输入轴、输入齿轮组、差速齿轮组和差速器,所述输入轴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外花键和第二外花键,所述输入齿轮组套设于所述输入轴上,所述差速齿轮组设置于所述差速器外壳上,所述差速齿轮组的差速齿轮与输入齿轮组的输入齿轮对应设置。本专利技术输入轴轴向移动使得第一外花键与任一输入齿轮啮合连接并向其传递动力,该输入齿轮再将动力递给差速齿轮,可以实现车辆的多档变速,结构紧凑,变速灵活可靠;差速齿轮组直接套设于差速器外壳上,省去传统变速器的一根轴及变速器与差速器的连接齿轮组,维修更换方便,节约生产成本;堕轮控制倒档齿轮反转,实现车辆的倒档动作,更加方便,满足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倒档需求。【专利说明】车辆变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紧凑、可多档变速的车辆变速装置。
技术介绍
自行车、汽车或其他车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代步工具,通常具有至少一个变速装置,用于车辆行驶的换挡控制。已知现有技术中,汽车发动机的动力经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最后传送到差速器再左右分配给半轴驱动车轮。已知的一种二档变速装置具有一个变速机构,该变速机构包括一个与发动机连接的输入齿轮、一根副轴及三个套设于该副轴上的副齿轮、一根输出轴及二个套设于该输出轴上的输出齿轮、轴环齿轮,输入齿轮与其中一个副齿轮啮合连接,其余二个副齿轮分别与输出齿轮啮合连接,轴环齿轮与其中一个输出齿轮连接,该输出齿轮向差速器传递动力,另一输出齿轮空转。上述的变速装置只可以用于简单的两种换挡,不能满足日常生活中车辆的使用,而且,结构相当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也不便于维修。另外,上述二档变速装置可通过增加套设于输出轴上的输出齿轮、套设于副轴上的副齿轮和轴环齿轮的数量来实现多档变速控制。但是,这样的结构复杂,变速缓慢,也增加车辆自身的重量,从而使得车辆笨重,行驶速度受到影响,生产成本高,降低车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可多档变速的车辆变速装置。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车辆变速装置,包括输入轴、输入齿轮组、差速齿轮组和差速器,所述输入轴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外花键和第二外花键,所述输入齿轮组套设于所述输入轴上,所述差速齿轮组设置于所述差速器外壳上,所述差速齿轮组的差速齿轮与输入齿轮组的输入齿轮对应设置。优选的,还包括至少一个套设于所述第二外花键上的超越离合器。优选的,所述超越离合器内孔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外花键相匹配的第二内花键。优选的,所述输入齿轮组包括至少二个套设于所述输入轴上的输入齿轮,所述差速齿轮组包括至少二个设置于所述差速器外壳上的差速齿轮。优选的,所述输入齿轮内孔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花键相匹配的第一内花键,所述差速齿轮和所述与该差速齿轮相对应的输入齿轮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差速齿轮组还包括一个倒档齿轮,所述输入齿轮组还包括一个与所述倒档齿轮相对应的输入齿轮。优选的,还包括一根副轴和套设于该副轴上的堕轮,所述堕轮设置于所述倒档齿轮和所述与该倒档齿轮相对应的输入齿轮之间。本专利技术的优点:(I)输入轴轴向移动使得第一外花键与任一输入齿轮啮合连接并向其传递动力,该输入齿轮再将动力递给差速齿轮,至少二个输入齿轮可以实现车辆的多档变速,结构紧凑,变速灵活可靠; (2)差速齿轮组直接套设于差速器外壳上,省去传统变速器的一根轴及变速器与差速器的连接齿轮组,维修更换方便,节约生产成本; (3)增加的超越离合器结构,可用于自行车的调速控制,结构紧凑,分量轻,便于自行车的快速行驶; (4)堕轮控制倒档齿轮反转,实现车辆的倒档动作,更加方便,满足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倒档需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超越离合器,2、输入轴,3、第一输入齿轮,4、第二输入齿轮,5、第三输入齿轮,6、第一外花键,7、倒档齿轮,8、第二差速齿轮,9、第一差速齿轮。【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具有车辆变速装置,包括输入轴2、输入齿轮组、差速齿轮组和差速器,所述输入轴2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外花键6和第二外花键,所述输入齿轮组包括第一输入齿轮3和第二输入齿轮4,所述第一输入齿轮3和第二输入齿轮4分别套设于所述输入轴2上并在其内孔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花键相匹配的第一内花键,所述差速齿轮组包括套设于所述差速器外壳上的第一差速齿轮9和第二差速齿轮8,所述第一差速齿轮9与所述第一输入齿轮3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差速齿轮8与所述第二输入齿轮4啮合连接。上述实施例1中,输入齿轮直接与差速齿轮啮合连接,通过输入轴2轴向移动使得第一外花键6与第一输入齿轮3、第二输入齿轮4中的任一个输入齿轮衔接并向该输入齿轮传递动力,输入齿轮再将动力传递给差速齿轮,可实现车辆的减速或加速动作,差速齿轮设置在差速器外壳上,省去传统变速器的一根轴及变速器与差速器的连接齿轮组,结构紧凑,变速灵活可靠,维修更换方便,也节约生产成本。实施例2 作为优选实施例,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二个套设于第二外花键上的超越离合器1,所述超越离合器I内孔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外花键相匹配的第二内花键。上述实施例2中,增加超越离合器I的变速装置可用于自行车的调速控制中,超越离合器I带动输入轴2转动,第一外花键6与输入齿轮组中任一个输入齿轮衔接并传递动力,该输入齿轮再将动力传递给差速齿轮,可实现多档变速,结构紧凑,车身重量轻,便于自行车的快速行使。实施例3 作为另一优选实施例,其余与实施例1或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一跟副轴及套设于该副轴上的堕轮、套设于输入轴上的第三输入齿轮5及设置于差速器外壳上的倒档齿轮7,所述堕轮设置于所述倒档齿轮7和所述第三输入齿轮5之间。上述实施例3中,通过堕轮控制倒档齿轮7反转,实现车辆的倒档动作,满足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倒档需求,更加人性化。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车辆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输入齿轮组、差速齿轮组和差速器,所述输入轴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外花键和第二外花键,所述输入齿轮组套设于所述输入轴上,所述差速齿轮组设置于所述差速器外壳上,所述差速齿轮组的差速齿轮与输入齿轮组的输入齿轮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套设于所述第二外花键上的超越离合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越离合器内孔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外花键相匹配的第二内花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齿轮组包括至少二个套设于所述输入轴上的输入齿轮,所述差速齿轮组包括至少二个设置于所述差速器外壳上的差速齿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齿轮内孔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花键相匹配的第一内花键,所述差速齿轮和所述与该差速齿轮相对应的输入齿轮啮合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车辆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输入齿轮组、差速齿轮组和差速器,所述输入轴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外花键和第二外花键,所述输入齿轮组套设于所述输入轴上,所述差速齿轮组设置于所述差速器外壳上,所述差速齿轮组的差速齿轮与输入齿轮组的输入齿轮对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九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