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散热器节能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05684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4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计算机散热器节能控制电路,包括直流电源和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直流电源和散热风扇之间设有用于调节电源电压的调节器LM1117,该调节器LM1117设有3个连接管脚,在第2管脚与第3管脚之间串接有电阻R5,第3管脚还依次经电阻R1和电阻R2接地,在电阻R2的两端连接有用于控制电阻R2短路的开关管Q1;开关管Q1的控制端与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端相连,电压比较器U1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有电阻R3与热敏电阻Rt组成的第一分压电路,电压比较器U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有电阻R4与电阻R0组成的第二分压电路。其显著效果是:设计新颖,电路结构简单且紧凑,可以通过温度改变散热风扇的转速,其实现成本较低、系统更节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计算机散热器节能控制电路,包括直流电源和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直流电源和散热风扇之间设有用于调节电源电压的调节器LM1117,该调节器LM1117设有3个连接管脚,在第2管脚与第3管脚之间串接有电阻R5,第3管脚还依次经电阻R1和电阻R2接地,在电阻R2的两端连接有用于控制电阻R2短路的开关管Q1;开关管Q1的控制端与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端相连,电压比较器U1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有电阻R3与热敏电阻Rt组成的第一分压电路,电压比较器U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有电阻R4与电阻R0组成的第二分压电路。其显著效果是:设计新颖,电路结构简单且紧凑,可以通过温度改变散热风扇的转速,其实现成本较低、系统更节能。【专利说明】计算机散热器节能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散热器控制电路,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散热器节能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日益普及,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目前计算机硬件配置的逐渐升级,在提升性能的同时,计算机的整体发热量也在不断上升。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发出去,不但会导致系统运行不稳,使用寿命缩短,甚至有可能使某些部件烧毁。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重视。现在市场上的计算机散热器主要有两种设计:一是单纯通过物理学上的导热原理实现散热功能。将散热片接触发热部件表面,吸收热量,再通过各种方法将热量传递到远处。但是该方法的散热不够及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效率非常低。另一种是利用散热风扇带动空气的流动来提高散热性能。这种散热器通常是将散热风扇直接与电源接通,计算机通电时风扇即按照额定的功率工作,无论计算机散热状况如何,散热风扇功率恒定,这种工作方式明显浪费资源,不利于节约成本和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计算机散热器节能控制电路,实现计算机在不同发热状况下,散热风扇按照不同的功率工作,从而节约能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计算机散热器节能控制电路,包括直流电源和散热风扇,其关键在于:在所述直流电源和散热风扇之间设有用于调节电源电压的调节器LMl 117,该调节器LMl 117设有3个连接管脚,其中:调节器LM1117的第I管脚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第2管脚与散热风扇电源线相连,在第2管脚与第3管脚之间串接有电阻R5,调节器LM1117的第I管脚还经电容Cl接地,第2管脚还经电容C2接地,第3管脚还依次经电阻Rl和电阻R2接地,在电阻R2的两端连接有用于控制电阻R2短路的开关管Ql ;所述开关管Ql的控制端与电压比较器Ul的输出端相连,电压比较器Ul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有电阻R3与热敏电阻Rt组成的第一分压电路,电压比较器Ul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有电阻R4与电阻RO组成的第二分压电路。作为进一步描述,所述热敏电阻Rt贴附在计算机电源转换器的外壳上,所述散热风扇为计算机电源散热风扇。热敏电阻Rt通常安装在计算机的发热区域,且所述热敏电阻Rt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第一分压电路输入到电压比较器Ul正相输入端的电压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当计算机发热区域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T时,所述第一分压电路分得电压高于第二分压电路分得的电压,电压比较器Ul控制开关管Ql导通,电阻R2短路,调节器LM1117输出较低的电压到所述散热风扇;当计算机发热区域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T时,所述第一分压电路分得电压低于第二分压电路分得的电压,电压比较器Ul控制开关管Ql断开,电阻R2工作,调节器LMl117输出较高的电压到所述散热风扇。作为优选,所述开关管Ql为MOS管。本技术具有如下显著效果:设计新颖,电路结构简单且紧凑,可以通过温度改变散热风扇的转速,其实现成本较低、系统更节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阻抗特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计算机散热器节能控制电路,包括直流电源(+5V)和散热风扇,在所述直流电源和散热风扇之间设有用于调节电源电压的调节器LM1117,该调节器LMl117设有3个连接管脚,其中:调节器LM1117的第I管脚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第2管脚与散热风扇电源线相连,在第2管脚与第3管脚之间串接有电阻R5,调节器LM1117的第I管脚还经电容Cl接地,第2管脚还经电容C2接地,第3管脚还依次经电阻Rl和电阻R2接地,在电阻R2的两端连接有用于控制电阻R2短路的开关管Ql,这里选择一 MOS管作为可控的开关管Ql ;所述开关管Ql的控制端与电压比较器Ul的输出端相连,电压比较器Ul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有电阻R3与热敏电阻Rt组成的第一分压电路,电压比较器Ul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有电阻R4与电阻RO组成的第二分压电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散热风扇为计算机电源散热风扇,所述热敏电阻Rt为负温度系数(NTC)的热敏电阻,其贴附在计算机电源转换器的外壳上检测计算机电源部件的温度。如图2所示,根据热敏电阻的特性,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调节器LM1117的第I管脚输入5V直流电源时,在第2管脚和第3管脚之间具有一个1.25V的参考电压Vkef,该电压跨接电阻R5 (比如50欧姆)产生一个恒定的电流I1(25毫安)。第3管脚输出的电流I2 (60微安)会使输出端产生误差。但由于I2相比于I1非常小并在线路和负载变化是保持恒定,因此误差可以忽略。通过设置第3管脚接地电阻RX (由Rl、R2的连接方式决定)的阻值大小,可以控制调节器LMl117输出电源电压Vqut的电压大小。Vout 的求值公式为:V0UT = Vkef(1+Rx/R5)+I2*Rx。由此可知,当计算机发热区域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T (比如60°C )时,所述第一分压电路分得电压高于第二分压电路分得的电压,电压比较器Ul输出高电平控制开关管Ql导通,电阻R2短路,RX=Rl (R1=R2=50欧姆),Vout?2.5V ;当计算机发热区域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T时,所述第一分压电路分得电压低于第二分压电路分得的电压,电压比较器Ul输出低电平控制开关管Ql断开,电阻R2工作,RX=R1+R2 (R1=R2=50欧姆),Vqut?3.75V。散热风扇根据供电电压的改变实现不同功率状态下工作。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比如说,在本申请文件公开范围内,可以对各个元件参数和供电电源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权利要求】1.一种计算机散热器节能控制电路,包括直流电源和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直流电源和散热风扇之间设有用于调节电源电压的调节器LMl 117,该调节器LMl 117设有3个连接管脚,其中: 调节器LM1117的第I管脚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第2管脚与散热风扇电源线相连,在第2管脚与第3管脚之间串接有电阻R5,调节器LM1117的第I管脚还经电容Cl接地,第2管脚还经电容C2接地,第3管脚还依次经电阻Rl和电阻R2接地,在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丽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