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SCR箱消音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02842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3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SCR箱消音元件,包括前端设有进气管、后端设有出气管的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前穿孔板和后穿孔板,前穿孔板和后穿孔板将筒体依次分隔成扩张腔、末腔和穿孔腔,前穿孔板的上部设有连通扩张腔和末腔的喉管,所述出气管穿过穿孔腔和后穿孔板进入末腔,所述出气管位于穿孔腔和末腔的部分均布有通孔,用扩张腔、末腔和穿孔腔使得管道的截面突变引起声阻抗变化,使得一部分沿着管道传播的声波反射回声源,传递声能减少,提高其低频声学性能;采用双喉管结构使气体流通面积大,空气阻力小,造成的压力损失相对较小,可有效的减小排气背压;出气管采用芦弗管结构,降低高频噪声和再生噪声。(*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SCR箱消音元件,包括前端设有进气管、后端设有出气管的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前穿孔板和后穿孔板,前穿孔板和后穿孔板将筒体依次分隔成扩张腔、末腔和穿孔腔,前穿孔板的上部设有连通扩张腔和末腔的喉管,所述出气管穿过穿孔腔和后穿孔板进入末腔,所述出气管位于穿孔腔和末腔的部分均布有通孔,用扩张腔、末腔和穿孔腔使得管道的截面突变引起声阻抗变化,使得一部分沿着管道传播的声波反射回声源,传递声能减少,提高其低频声学性能;采用双喉管结构使气体流通面积大,空气阻力小,造成的压力损失相对较小,可有效的减小排气背压;出气管采用芦弗管结构,降低高频噪声和再生噪声。【专利说明】集成式SCR箱消音元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成式SCR箱消音元件。
技术介绍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柴油机后处理技术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柴油机尿素SCR系统需要在原有柴油机排气系统中加入SCR催化转化器,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将SCR催化转化器和柴油机排气消声器集成在一起的集成式SCR箱形式,在现有的SCR消声器中,SCR箱体身因为载体的原因使得柴油机排气背压较大,进而使得功率损失增大,为了将柴油机功率损失比和排气背压降低,往往牺牲其声学性能,使得插入损失达不到设计要求,SCR消声器声学性能较差,另外,发动机的排气量主要集中在低、中频段,而高频段也有较高的能量,在有限的消声器空间范围内,不能再低、中、高的宽广频率范围内获得较好的消声效果。目前我国柴油机排气消声主要采用的是穿孔管加扩张室不同组合的抗消声器,普遍存在消声性能差、排气阻力大的问题,尤其对集成式SCR箱声学性能和压力损失综合研究工作相对较少,在开发设计集成式SCR箱时,没有综合考虑消声器的消声作用、排气系统压力损失及其对SCR系统的性能影响,导致SCR箱消音水平不满足设计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排气背压损失、消音效果好的集成式SCR箱消音元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前端设有进气管、后端设有出气管的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前穿孔板和后穿孔板,前穿孔板和后穿孔板将筒体依次分隔成扩张腔、末腔和穿孔腔,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前穿孔板的上部设有连通扩张腔和末腔的喉管,所述喉管至少为一个,所述出气管穿过穿孔腔和后穿孔板进入末腔,所述出气管位于穿孔腔和末腔的部分均布有通孔。所述前穿孔板上部间隔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喉管。所述出气管位于末腔的端部设有导流口。所述出气管为芦弗管。所述前穿孔板为双层板,两层板之间夹装有吸音棉。所述穿孔腔内填充有消音棉。采用上述方案的集成式SCR箱消音元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用扩张腔、末腔和穿孔腔使得管道的截面突变引起声阻抗变化,使得一部分沿着管道传播的声波反射回声源,传递声能减少,提高其低频声学性能;采用双喉管结构使气体流通面积大,空气阻力小,造成的压力损失相对较小,可有效的减小排气背压;出气管采用芦弗管结构,降低高频噪声和再生噪声;考虑到排气管的温度及吸声效果,选用耐高温的超细玻璃棉作为吸声材料,该材料可在高温下正常工作,而且消声效果好;穿孔腔内填充消音棉,可增加消声材料的厚度和密度,提高中、低频的消声效果;前穿孔板中夹装的消音棉较薄,可防止形成较大的排气背压,穿孔腔中采用的消音棉较厚,既可以使整个消声器的结构紧凑、重量减轻,又可以取得较好的消声效果,且不会产生较大的排气背压。而且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噪效果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该集成式SCR箱消音元件包括前端设有进气管、后端设有出气管14的筒体1,筒体I内设有前穿孔板13和后穿孔板11,前穿孔板13和后穿孔板11将筒体I依次分隔成扩张腔3、末腔12和穿孔腔8,前穿孔板13的上部设有连通扩张腔3和末腔12的喉管5,喉管5至少为一个,本实施例中前穿孔板13上部间隔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喉管5,双喉管5使气体流通面积大,空气阻力小,造成的压力损失相对较小,可有效的减小排气背压。出气管14穿过穿孔腔8和后穿孔板11进入末腔12,出气管14位于穿孔腔8和末腔12的部分均布有通孔9。通孔9能降低高频气流再生噪声成分。在后穿孔板11与筒体I端壁之间的穿孔腔8内填充有消音棉10,消音棉10较厚,既可以使整个消声器的结构紧凑、重量减轻,又可以取得较好的消声效果,且不会产生较大的排气背压。出气管14位于末腔12的端部设有导流口 7,导流口 7可减少再生噪声。前穿孔板13内夹装有吸音棉6,前穿孔板13由两块板组成,两块板上分别均布有通孔,吸音棉6装在两板之间,后穿孔板11为单板,且板面上均布有通孔。本实施例中出气管14为芦弗管,芦弗管为中部设有通孔的同心管。本实施例中吸音棉选为超细玻璃棉,超细玻璃棉可以在1000°C的高温下正常工作,而且消音效果好。本技术是这样使用的:气流通过进气管进入扩张腔3,进行共振消音,共振消音后的大部分气流通过两个喉管5进入末腔12,两个喉管5有效降低压力损失,增大气流流通面积,小部分气流穿过前穿孔板13和消音棉13进入末腔12,穿孔板13的孔率高、孔径小,通过声波反射和摩擦,能够有效降低高频声波能量,末腔12方便低频声波反射和中高频声波混合,末腔12内的气流一部分通过后穿孔板11进入穿孔腔8,并通过穿孔腔8内的消音棉10对中高频噪声和再生噪声进行消音,气流经过消音棉10消音后通过出气管14上的通孔9进入出气管14并排出,末腔12中的气流另一部分通过导流口 7和出气管14上的通孔9进入出气管14,进入出气管14后的气流部分直接排出,另一部分通过通孔9进入消首棉10消首后排出。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集成式SCR箱消音元件,包括前端设有进气管、后端设有出气管(14)的筒体(1),所述筒体(I)内设有前穿孔板(13)和后穿孔板(11),前穿孔板(13)和后穿孔板(11)将筒体(I)依次分隔成扩张腔(3)、末腔(12)和穿孔腔(8),其特征是所述前穿孔板(13)的上部设有连通扩张腔(3)和末腔(12)的喉管(5),所述喉管(5)至少为一个,所述出气管(14)穿过穿孔腔(8)和后穿孔板(11)进入末腔(12),所述出气管(14)位于穿孔腔(8)和末腔(12)的部分均布有通孔(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SCR箱消音元件,其特征是所述前穿孔板(13)上部间隔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喉管(5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式SCR箱消音元件,其特征是所述出气管(14)位于末腔(12)的端部设有导流口(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SCR箱消音元件,其特征是所述出气管(14)为芦弗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SCR箱消音元件,其特征是所述前穿孔板(13)为双层板,两层板之间夹装有吸音棉(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中业翟旭茂史美丽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