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涡流除硬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01377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3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微涡流除硬度装置,包括:絮凝一区、絮凝二区、过渡区、斜管区、清水区、出水渠及沉淀区;其中,絮凝一区的下部设有进水管,在絮凝一区的中下部设有提升搅拌机;絮凝二区设置于絮凝一区的外侧,与絮凝一区在顶部连通,在絮凝二区内填充有微涡流球;过渡区与斜管区设置于絮凝二区的外侧,过渡区与絮凝二区的底部连通;斜管区位于过渡区的上方,与过渡区的顶部连通;清水区设置于斜管区的上方,与斜管区的顶部连通,在清水区的上部设有出水堰;出水渠设置于清水区的外侧,通过出水堰与清水区连通,在出水渠的底部设有出水管;沉淀区设置于絮凝一区、絮凝二区及过渡区的下方,在沉淀区的下部设有浓缩机。(*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是有关一种微涡流除硬度装置,包括:絮凝一区、絮凝二区、过渡区、斜管区、清水区、出水渠及沉淀区;其中,絮凝一区的下部设有进水管,在絮凝一区的中下部设有提升搅拌机;絮凝二区设置于絮凝一区的外侧,与絮凝一区在顶部连通,在絮凝二区内填充有微涡流球;过渡区与斜管区设置于絮凝二区的外侧,过渡区与絮凝二区的底部连通;斜管区位于过渡区的上方,与过渡区的顶部连通;清水区设置于斜管区的上方,与斜管区的顶部连通,在清水区的上部设有出水堰;出水渠设置于清水区的外侧,通过出水堰与清水区连通,在出水渠的底部设有出水管;沉淀区设置于絮凝一区、絮凝二区及过渡区的下方,在沉淀区的下部设有浓缩机。【专利说明】—种微涡流除硬度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的除硬度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微涡流除硬度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对工业废水排放及回用的要求更加严格,废水回用已经成为工业企业用水的主要途径。而去除废水的硬度则是废水回用处理工艺中重要的一步。在水处理技术中,常用的去除水硬度的工艺主要有药剂软化法、离子交换法和膜分离法。其中,药剂软化法广泛应用的主要有石灰软化法、石灰一纯碱软化法和石灰一石膏软化法等;离子交换法广泛应用的主要有Na离子交换法、H离子交换法和H-Na离子交换脱碱软化法等;膜分离法广泛应用的主要有利用电位差的电渗析法、利用压力差的反渗透法和超滤等。在上述常用的去除水硬度的工艺中,应用最为广泛和经济可行的为药剂软化法。其中,常用的药剂软化法通常是利用高密度澄清池(例如专利申请号:200910136149.1的专利申请案)或者其变型构筑物来去除水的硬度。这种去除水硬度的构筑物具有投资总体高,机械设备多,施工难度较大,能耗大,运行管理复杂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涡流除硬度装置,使其装置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操作便捷,能耗低,投资省,同时硬度去除效率高,沉淀分离效果显著,出水水质稳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微涡流除硬度装置,其包括:絮凝一区、絮凝二区、过渡区、斜管区、清水区、出水渠以及沉淀区;其中,所述絮凝一区的下部设有进水管,在所述絮凝一区的中下部设有提升搅拌机;所述絮凝二区设置于所述絮凝一区的外侧,与所述絮凝一区在顶部连通,在所述絮凝二区内填充有微涡流球;所述过渡区设置于所述絮凝二区的外侧,与所述絮凝二区的底部连通;所述斜管区设置于所述絮凝二区的外侧,并位于所述过渡区的上方,与所述过渡区的顶部连通;所述清水区设置于所述斜管区的上方,与所述斜管区的顶部连通,在所述清水区的上部设有出水堰;所述出水渠设置于所述清水区的外侧,通过所述出水堰与所述清水区连通,在所述出水渠的底部设有出水管;所述沉淀区设置于所述絮凝一区、所述絮凝二区及所述过渡区的下方,与所述絮凝一区、所述絮凝二区及所述过渡区连通,在所述沉淀区的下部设有浓缩机,在所述浓缩机下方的所述沉淀区的底部的中央设有排泥管。本技术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微涡流除硬度装置,其中所述絮凝一区的底部为漏斗型斜坡状,在所述漏斗型斜坡状的底部的中央设有圆孔,所述浓缩机的主轴穿过所述圆孔,所述絮凝一区通过所述圆孔与所述沉淀区连通。前述的微涡流除硬度装置,其中在所述絮凝二区的中下部设有强力曝气环。前述的微涡流除硬度装置,其中在所述强力曝气环的干管中设有高压水冲洗管旁路。前述的微涡流除硬度装置,其中所述出水堰为变流量出水堰。前述的微涡流除硬度装置,其中在所述出水渠设有防气阻导气管,所述防气阻导气管的一端伸出所述出水渠的水面上,另一端伸入所述出水管内。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微涡流除硬度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微涡流除硬度装置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操作便捷,能耗低,投资省,同时硬度去除效率高,沉淀分离效果显著,出水水质稳定,易于工程实际应用推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微涡流除硬度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10:絮凝一区11:进水管12:提升搅拌机13:底部14:圆孔20:絮凝二区21:微涡流球22:强力曝气环 30:过渡区40:斜管区 50:清水区51:出水堰 60:出水渠61:出水管 62:防气阻导气管设70:沉淀区 71:浓缩机72:排泥管【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微涡流除硬度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步骤、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所示,是本技术一种微涡流除硬度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一种微涡流除硬度装置主要由絮凝一区10、絮凝二区20、过渡区30、斜管区40、清水区50、出水渠60以及沉淀区70构成。其中,絮凝一区10的下部设有进水管11,在絮凝一区10的中下部设有提升搅拌机12。通过提升搅拌机12的作用可以改变流体的状态,使絮凝一区10内的水流旋流上升,从而增加除硬药剂与 待处理水的接触,提升絮凝效果。絮凝二区20设置于絮凝一区10的外侦牝与絮凝一区10在顶部连通,在絮凝二区20内填充有微涡流球21。过渡区30设置于絮凝二区20的外侧,与絮凝二区20的底部连通。斜管区40置于絮凝二区20的外侧,并位于过渡区30的上方,与过渡区30的顶部连通。清水区50置于斜管区40的上方,与述斜管区40的顶部连通,在清水区50的上部设有出水堰51。出水渠60设置于清水区50的外侧,通过出水堰51与清水区50连通,在出水渠60的底部设有出水管61。沉淀区70置于絮凝一区10、絮凝二区20及过渡区30的下方,与絮凝一区10、絮凝二区20及过渡区30连通,在沉淀区70的下部设有浓缩机71,在浓缩机71下方的沉淀区70的底部的中央设有排泥管72。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微涡流除硬装置在使用时,待处理水是从进水管11进入装置内,并依次经絮凝一区10、絮凝二区20、过渡区30、斜管区40、清水区50及出水渠60由出水管61排除,污泥则进入沉淀区70,在沉淀后脱水由排泥管72外排。本技术的絮凝一区10的底部13可以为漏斗型斜坡状。在漏斗型斜坡状的底部13的中央可设有圆孔14,浓缩机71的王轴可芽过圆孔14,絮凝一区10可通过圆孔14与沉淀区70连通。当待处理的水与除硬药剂(如石灰)混合后从进水管11进入絮凝一区10,絮凝一区10的漏斗型斜坡状的底部13可以避免水中的悬浮颗粒在絮凝一区10死角的累计。并且在提升搅拌机12的作用下,絮凝一区10内的水流呈旋流上升状态,水中较大的颗粒物会沉降于絮凝一区10底部的中心,此时沉降的较大的颗粒物便可以直接通过漏斗型斜坡状的底部13中央设置的圆孔14排出至下方的沉淀区70。在本技术的絮凝二区20的中下部可设有强力曝气环22。强力曝气环22可以解决现有的微涡流絮凝堵塞的现象。通过定期开启强力曝气环22,对微涡流球21之间淤积的悬浮物进行空气搅拌,可以使之随水流进入下方的沉淀区70,从而可以有效的保证絮凝二区20的处理效果。为了防止强力曝气环22里淤积悬浮物而致使曝气孔堵塞,本技术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娟刘凯男刘晓磊俞彬
申请(专利权)人: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天北京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