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油盒,包括进油孔,还包括可在燃油中下沉的单向止回塞,单向止回塞可上下移动地穿设在进油孔中,单向止回塞的上端设有可盖住进油孔的圆盘部。储油盒上设有单向止回塞,从而保证车辆上下坡时,储油盒中的燃油不会回流到燃油箱中,保证储油盒内有足够的燃油,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该储油盒可替代油箱中的泵芯远端吸油或副泵,弥补了现有储油盒方案的缺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储油盒,包括进油孔,还包括可在燃油中下沉的单向止回塞,单向止回塞可上下移动地穿设在进油孔中,单向止回塞的上端设有可盖住进油孔的圆盘部。储油盒上设有单向止回塞,从而保证车辆上下坡时,储油盒中的燃油不会回流到燃油箱中,保证储油盒内有足够的燃油,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该储油盒可替代油箱中的泵芯远端吸油或副泵,弥补了现有储油盒方案的缺点。【专利说明】一种储油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储油盒。
技术介绍
大部分金属燃油箱内均配有储油盒。储油盒焊接在油箱内的下壳体上,燃油泵放置在储油盒内。燃油通过流道进入进油口,从而进出储油盒,供燃油泵使用。但是该结构有一个弊端,如图1所示,车辆长时间处于下坡状态时(根据储油盒流道和进油口位置布置不同而上下坡不同),燃油箱倾斜到一定的角度,储油盒中的燃油逐步从进油孔回流到燃油箱,燃油由于重力作用集中到燃油箱的底部,储油盒中只剩少量燃油,消耗完后,储油盒中得不到燃油的补充,燃油泵吸不到燃油,会导致车辆熄火,容易酿成事故,而此时油箱内可能还有很多燃油,但由于储油盒结构的限制导致油泵无法吸到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虽然燃油箱内还有很多燃油,但由于储油盒结构的限制,导致燃油泵无法吸到油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储油盒,该储油盒可实现在车辆上坡或者下坡过程中,只要燃油箱内有燃油,储油盒内就可以保证有足够的燃油,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储油盒,包括进油孔,还包括可在燃油中下沉的单向止回塞,单向止回塞可上下移动地穿设在进油孔中,单向止回塞的上端设有可盖住进油孔的圆盘部。进一步地,所述单向止回塞还包括主体部,圆盘部位于主体部上端并与主体部相连,主体部上设有限制单向止回塞从进油孔中脱出的环形凸出部,环形凸出部位于进油孔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进油孔包括限位孔和分布在限位孔四周的至少两个进油花孔,单向止回塞可上下移动地穿设在限位孔中,至少两个进油花孔设置在可被圆盘部盖住处。进一步地,所述进油花孔为四个,均布在限位孔四周。进一步地,所述单向止回塞为密度比燃油大的橡胶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储油盒中设置一个单向流通的单向止回塞,车辆上坡或者下坡过程中,燃油不能从储油盒回流到燃油箱,可实现储油盒中有足够的燃油,燃油泵可持续从储油盒中吸油,从而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车辆在上下坡时储油盒的内部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车辆停止时储油盒的内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车辆正常行驶时储油盒的内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车辆下坡时储油盒的内部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车辆上坡时储油盒的内部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储油盒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进油孔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单向止回塞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单向止回塞与进油孔示意图(进油孔关闭)。图10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单向止回塞与进油孔示意图(进油孔打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2-10所示,本技术一种储油盒。储油盒I安装在燃油箱4内,储油盒I的底部设有进油孔2,储油盒I还包括可在燃油中下沉的单向止回塞3,单向止回塞3可上下移动地穿设在进油孔2中,单向止回塞3的上端设有可盖住进油孔2的圆盘部31。优选地,单向止回塞3还包括主体部32,圆盘部31位于主体部32上端并与主体部32相连,主体部32上设有限制单向止回塞3从进油孔2中脱出的环形凸出部33,环形凸出部33位于进油孔2的下方。优选地,所述进油孔2包括限位孔21和分布在限位孔21四周的至少两个进油花孔22,限位孔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方形等形状,进油花孔可以为圆形方形、扇形等各种形状,所述单向止回塞3可上下移动地穿设在所述限位孔21中,至少两个进油花孔22设置在可被圆盘部31盖住处。优选地,进油花孔22为四个,均布在所述限位孔21四周。优选地,所述单向止回塞3为密度比燃油大的橡胶塞。本实施方式的储油盒,如图2所示,车辆停止时,燃油箱4中的燃油液面与储油盒I中的燃油液面基本保持一致,储油盒I内外的压强基本相同,单向止回塞3的密度比燃油的大,所以单向止回塞3将沉到储油盒I底部,进油孔2处于关闭状态。如图3所示,车辆正常行驶时,燃油泵5从储油盒I中吸油,燃油逐步消耗,当储油盒I中的燃油液面低于燃油箱4的燃油液面时,由于压强作用,燃油箱4内部的燃油将顶开单向止回塞3,从燃油箱4进入到储油盒I内部,这时储油盒I的进油孔2处于打开状态。如图4所示,车辆处于下坡状态时,燃油箱4倾斜一定的角度,燃油箱4中的燃油由于重力作用集中到燃油箱4的远离储油盒I的底部,储油盒I中的燃油集中到储油盒I的底部,单向止回塞3沉到储油盒I底部,燃油箱4中的燃油液面一直保持比储油盒I中的燃油液面低,所以单向止回塞3不会被储油盒I外部的燃油顶开,进油孔2 —直保持关闭状态,储油盒I中的燃油不会回流到燃油箱4中,储油盒I中一直有燃油,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如图5所示,车辆处于上坡状态时,燃油箱4倾斜一定的角度,燃油箱4中的燃油由于重力作用集中到燃油箱4的靠近储油盒I的底部,储油盒I中的燃油集中到储油盒I的底部,燃油泵5从储油盒I中吸油,燃油逐步消耗,当储油盒I中的燃油液面低于燃油箱4的燃油液面时,由于压强作用,燃油箱4内部的燃油将顶开单向止回塞3,从燃油箱4进入到储油盒I内部,这时储油盒I的进油孔2处于打开状态。本实施方式的储油盒,在储油盒I中设置一个单向止回塞3,车辆上坡或者下坡过程中,燃油不能从储油盒I回流到燃油箱4中,可保证储油盒I内有足够的燃油,燃油泵5可持续地从储油盒I中吸取燃油,从而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本实施方式中,车辆处于下坡状态时,燃油箱4中的燃油集中到燃油箱4的远离储油盒I的底部;车辆处于上坡状态时,燃油箱4中的燃油集中到燃油箱4的靠近储油盒I的底部,这是由储油盒I在燃油箱4中的安装位置决定的。若储油盒I安装在燃油箱4中另外的位置,导致车辆处于下坡状态时,燃油箱4中的燃油集中到燃油箱4的靠近储油盒I的底部;车辆处于上坡状态时,燃油箱4中的燃油集中到燃油箱4的远离储油盒I的底部,对于这种情形,本技术的储油盒也同样适用,同样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储油盒,所述储油盒(I)安装在燃油箱(4)内,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伟,侯梅,庄新发,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